從小「話多」和「話少」的孩子,20年後,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2023-11-28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從小「話多」和「話少」的孩子,20年後,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表姐說,她家娃放學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媽媽,無論表姐是在廚房裡做家務,還是在客廳里對著電腦工作,孩子都會跟在媽媽的後面,像機關槍一樣不停的轟炸著老母的耳膜。表姐說,孩子像個話癆一樣,真的是讓人煩躁啊!你家有這樣的小「機關槍」嗎?

話多和話少的孩子區別明顯

著名的演講家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的是專業技巧,75%靠的是語言表達。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好不好,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大人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娃暢所欲言

麻省理工學院曾經發布過一則研究報告,年齡相同的孩子,愛說話的娃智商超過不愛說話的娃很多。這個結果出來之後,大家的觀點並不一樣。

有的父母表示,孩子愛說話和不愛說話,並不是他們聰明的標準。有的家長說,孩子性格內向,但是非常聰明,只是不愛表達而已。

科學研究證實了,語言能力對大腦的發育有積極的作用。寶寶一直說話的過程中,能夠促使大腦更好的發育。孩子表達的越多,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大,孩子的話語多,自然就能帶動大腦的積極運轉。

也就是說,孩子說話多,大腦發育更好。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說話。

清華教授彭凱平在一次訪談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他說未來的人才要有兩個重要的技能,一是複雜的思維,二是溝通的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未來的就業率低,和別人的貧富差距也會拉大。說話多和說話少的孩子,20年後的人生走向會有很多的區別。

從三方面出發讓孩子變身「小話癆」

語言表達能力的黃金期是2-6歲,因此,家長從小要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要會說話,懂得如何溝通,下面的三點,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1、主動和孩子交流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也做過分析:能說的孩子很快就能找到好朋友,而不善言談的孩子,只能拿著玩具遠遠的站在那裡看別人玩耍。愛說話的孩子,能夠更快的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就要多和寶寶交流溝通,最初可以帶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用手指點著讀出來,比如說這是手,這是耳朵,然後再告訴孩子家庭成員的名稱,還有家裡面擺設的各種物品的名字。

這個階段,孩子的表達能力還很差,對有些事物理解不上去,家長需用簡單的語言來和娃進行反覆的交流,幫助他們快速的認識周圍的事物,為孩子們的開口說話提前打下堅實的基礎

2、及時的回應孩子

小寶寶的年幼時的問題很多,可能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家長不要嫌麻煩,多和孩子交流,別敷衍他們。如果孩子長時間得不到大人的回應,就會停止了說話的慾望,變得沉默寡言,求知的慾望也會漸漸下降。

父母的態度和回應的頻率才是孩子表達的關鍵,對於好奇心強的娃,家長要耐心的回答他們的每一個問題,無論寶寶幼稚或者是囉嗦,家長都要拿出十足的耐心去對待。

無論寶寶發音清晰與否,家長要和孩子多說話,保持良好的語言氛圍,這樣才能夠激發孩子交流溝通的慾望。老師和家長都喜歡口齒伶俐的孩子,他們能夠把一件事情表述明白。

相信大家都看過網上比較火的那個叫多肉的小男孩兒,這個小寶寶雖然說話發音還不太標準,但是他領著小鴨子的視頻,已經火遍了全網。

家裡人都積極的和這個孩子交流溝通,即便是他發音不標準,家裡人也沒有人嫌棄,還把他鼓勵成了一個小小的網紅。

3、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蒙台梭利指出:寶寶在3-4歲時就會出現邏輯思維的敏感期,3-12歲是語言組織能力的黃金時期。從小就要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能夠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質,對於孩子的前途有著良好深遠的影響。

鄰居家的寶媽帶孩子出去的時候經常搶著說話,別人問小朋友你幾歲了?媽媽馬上就會回答,我家寶寶三歲啦!

他說話還不太清楚,但是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孩子剛剛張口想說話,就被大人把話語權搶去了。家長要讓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哪怕說的不對,也要讓他們有這個學習的過程。

一個孩子如果從嬰幼兒階段就語言貧乏,沒有累積詞彙量,等到他們到了三年級的時候,閱讀水平就會很差,同樣也會影響到以後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也會不盡人意。

Tips:說話看起來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因為不會說話,造成了很多的誤解和矛盾。沉默寡言會讓寶寶吃虧,有的孩子明明被別人誤解了,他們也懶得解釋,經常這樣就會語言能力會很差。

枕邊育兒寄語: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說話的腔調,還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給娃積極正向的引導作用。人類靠語言溝通,會好話,能夠把一件事情用最好的方式表達出來。好好說話,是孩子一生都要學習的事情!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68f69719819e297fef0c1ec4c2d8d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