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要211的普通生,不要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生,是學歷歧視嗎?

2022-01-14     明珠絮語

原標題:寧要211的普通生,不要職業技術學院的優秀生,是學歷歧視嗎?

01

這兩天在網上有一個討論,特別有意思。

說的是一位畢業於某職業技術學院的女生,簡歷特別優秀,但是最終HR卻錄用了另一位簡歷普通的211本科生。

乍一看,這又是一起「學歷歧視」事件。

但我看了看網上流傳的那位女生的簡歷,發現不是。

02

女生的簡歷看起來確實滿滿當當,但有分量的「乾貨」並不多。

她的英語僅僅過了四級,而且沒寫分數,很可能並非高分通過。

「專長」一項則是有初級會計證書、計算機一二級證書、普通話二甲證書。說實話,這些證書在好一點的學校,都屬於不值得一寫的起步條件。

女生在大學期間受到的獎勵確實可圈可點,學校的「三好學生」和「一等獎學金」,省教育廳的「優秀畢業生」和「勵志獎學金」,可以說明她在學校是優秀的分子。

但熟悉評獎規則的人都明白,這些獎勵也僅僅能證明她在學校優秀而已。因為每個學校都有獎學金以及各種榮譽的名額,有的學校可能是優中選優,有的學校則可能是「矮子裡拔將軍」。

03

打個比方說吧,如果讓你從全世界選拔球員組建一個足球隊,有兩個人給你投簡歷,一個是中國隊的最佳隊員,另一個是巴西隊的普通球員,你要哪個?

我覺得,但凡明白點足球發展現狀的人,都會選擇後者。

所在的平台不同,榮譽的含金量也不同。

同樣是最佳球員,中國隊的和巴西隊的差遠了,中國隊的最佳球員可能連巴西隊的普通球員都比不過。

從網上可以查到,那所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高職院校,和211院校之間還差了三本、二本和普通一本幾個檔次。

無論誰是招聘方,恐怕選人的時候都會傾向於211的學生。

04

那麼,是不是初始學歷低的學生,就真的再努力也沒有機會了呢?

當然不是。

我們還記得曾經刷爆朋友圈、年薪201萬的華為「天才少年」張霽嗎?

他的本科出身就不是特別好,他的本科簡歷,無非是「各科成績始終名列前茅,順利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考試,獲得全國ITAT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資格認證證書……」

雖然這在二三本學校也算「優秀」,但肯定華為看不上。

張霽的逆襲,是因為他又讀了碩士和博士。

在博士期間,他發表在頂會的論文有8篇。

不但如此,他讀博時在騰訊實習,獲得國際國內專利7項,研究成果獲得騰訊公司2016、2017年度傑出貢獻獎,2019年度卓越運營獎。他開發的很多系統已經上線,為騰訊節省了大量成本。

這樣的成績,已經足以讓人不去看他的初始學歷。

05

在就業市場上,學歷歧視是客觀存在的。

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公平的。

因為你上的大學很普通,至少說明在高中階段,你在智商和努力方面要比人家差。

人家通過努力取得了進入名校學習的機會,有了更好的學習環境,順利完成學業,憑什麼再和你站到同一個起跑線上?

你想要重新找回自己想要的那種公平,只能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多的成績才行,就像華為「天才少年」張霽一樣。

真的,世上沒有絕對的不公平,只有你的努力還不到位,或者你還不是足夠優秀。

明珠絮語(ID:tsliuchanghai),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新書《為自己讀書》正在噹噹、京東、天貓等平台熱賣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631eab0a8d02ec1d131c75602ef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