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專九丑」到底是哪幾個日期?

2022-10-13   西風獨醉

原標題:「八專九丑」到底是哪幾個日期?

命理愛好者都知道八專九丑,但是八專九丑到底是哪幾個日期,各人說法不一。今天的文章我就跟大家「考證」下「八專」和「九丑」。

九丑

首先我們來看「九丑」。為什麼先看「九丑」?是因為九丑日相對來說比較好分辨,而八專日則眾說紛紜。九丑日就是地支為「子午卯酉」的日期,因為子午卯酉為五行沐浴之地,主桃花旺。所以九丑日出生的人不是長得丑,而是長的相當漂亮,不然怎麼會桃花旺呢?桃花旺,則古人認為命主容易做「醜事」,所以叫九丑,但對現代人來說這顯然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六十甲子中地支為子午卯酉的有20個,但並不是個個都為九丑(那是因為還有幾個是八專,我們後文會談到)。《三命通會》中認為「壬子、壬午、戊子、戊午、己酉、己卯、乙酉、乙卯、辛酉、辛卯」為九丑,但該書中的九丑共有十個,不符合「九」這個數,這是為什麼呢?請繼續往下看。

八專

說了九丑,我們再來看八專。八專日有各種說法,其中《五行精紀》和《三命通會》認為是「甲寅、乙卯、己未、丁未、庚申、辛酉、戊戌、癸丑」八天。但網上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甲寅、己未、丁未、庚申、癸丑」(《協紀辨方書》也持此看法)五天。兩種說法到底哪個說法才對呢?

於是,我對此進行了一些考證,發現在《漢典》中有「在六十花甲中,由壬子起算的壬子元12天中(即六十干最後12天),有8日為天地比,即同氣相重,此稱為八專。八專日為:甲寅、乙卯、己未、丁已、庚申、辛酉、壬子、癸亥」。這段話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是因為其中對「八專」的解釋最為合理,即八個「專日」。「專日」就是命主專有的日期,自然是干支五行相同,即干支互為「比肩」(地支藏干本氣與天干為比肩)。

那麼,《漢典》的說法是否為孤證呢?非也。因為「八專」之所以為八專,是因為「同氣相重,陰陽同居」,與《漢典》的說法完全一樣。在《三命通會·五行元理消息賦》中也有這樣的語句:「八專日支同類」,似乎也印證了《漢典》的說法。

八專辨

如果說以「干支同類」來做標準,則《五行精紀》等記載的丁未和癸丑這兩日顯然不符合要求。如果以《漢典》中的說法為主,則又要推翻《五行精紀》、《三命通會》和《協紀辨方書》的說法。到底要以八個為準呢?

於是,我們繼續考證。在《三命通會》中,萬民英對「專日」做了詳細的解釋。「論八專,以二十四向取天干八、地支十二,加干、坤、艮、巽,獨子午卯酉為專,余則雜氣不純,此其義也」,又說「丁未、己丑、戊戌、戊辰四日,為自執。壬子、癸丑、丙午、丁巳四日,為帝旺。戊午、己未,亦坐帝旺,故八專日只取前四日也」。顯然萬民英的這段話也出現了疏漏。戊辰和戊戌,天干都為戊土,而丁未和己丑則天干不同,應該是己未和己丑才對。後面的癸丑為帝旺也是有誤的,應該是癸亥為帝旺

如果我們對萬民英書中的明顯疏漏進行修正,則丁未修正為己未,癸丑修正為癸亥,則《三命通會》所記載的八專日正好跟《漢典》所述基本一樣。《漢典》:「甲寅、乙卯、己未、丁已、庚申、辛酉、壬子、癸亥」。《三命通會》:「甲寅、乙卯、己未、己未、庚申、辛酉、戊戌、癸亥」,去掉重複的己未,正好是八個。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漢典》為「丁巳、壬子」而《三命通會》為「己未、戊戌」。但《漢典》記載的是正確的嗎?

八專日應該是這幾個

我們需要看看所有的「天地比日」,來分辨八專日。那麼,《漢典》中所說的那四個不在壬子日後的「天地比日」是哪幾天呢?戊辰、己丑、戊戌、丙午是也。加上壬子日後的甲寅、乙卯、己未、丁已、庚申、辛酉壬子、癸亥,是十二個天地比日。

八個專日就要從這十二個天地比日中尋找。我們欣喜的發現,十二個天地比日中有四個日期為子午卯酉,分別是「丙午、乙卯、辛酉和壬子」,將其去掉正好剩餘八個,為八專。因此,八專日就是「戊辰、己丑、戊戌、甲寅、己未、丁已、庚申、癸亥」。為什麼要去掉「子午卯酉」的日期,因為子午卯酉是九丑日的判斷依據,應歸入九丑而不是八專。

九丑日應該是哪幾個?

《三命通會》中的九丑日是「壬子、壬午、戊子、戊午、己酉、己卯、乙酉、乙卯、辛酉、辛卯」十天,但網上一般把辛酉去掉,所以正好是九天。但為什麼去掉的是辛酉而不是同為天地比日的壬子或乙卯,則不得而知。我們姑且就以去掉辛酉日為準,容待以後繼續考證。

今天的文章,我們考證了八專和九丑,但這只是一家之言,至於是否正確還有待繼續考證。最後說一句,《協紀辨方書》的八專為什麼只有五天?也是因為八專和九丑不能同日,所以在《三命通會》所記載的傳統的八專日中去掉了「乙卯、辛酉、壬子」等三個九丑日,也算是一家之言。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