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雙胞胎,人們的刻板印象無疑是相似。
可是說到崔景涵、崔景國這對龍鳳胎高爾夫球手,所有人都會說不像,這其中包括他們的父母,也包括他們自身。
崔景涵(左)和崔景國雙雙捧起冠軍獎盃
「的確,他們很不像,姐姐細心,弟弟粗心,姐姐內向,弟弟外向,你看一場比賽下來,崔景國總是會結交一大堆朋友……」兩姐弟的媽媽雷芳說。
「除了高爾夫愛好,你和姐姐還有什麼相同點嗎?」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弟弟崔景國。
崔景國顯然從沒有遇到過這樣一道「難題」,一時之間竟然答不上來了!
當然,他們的生日相同(12月27日),他們有著同樣一對愛他們的父母,還有他們同一天在沃爾沃全國青少年高爾夫球錦標賽中取得突破,實現首勝!
8月30日星期五,姐弟倆在北京華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尼克勞斯球場(標準桿74桿)分別取得女子A組和男子A組勝利,因此雙雙敲定2024年沃爾沃全國青少年比洞錦標賽的參賽資格。
雖然同為本場賽事男女A組積分排名最高的選手,他們的奪冠道路卻很不同。崔景涵從第一天開始就領先,始終未從榜首位置跌落,三天沒有一天打出高於標準桿,交出217桿(71-72-74,-5),領先3桿取得勝利。
崔景涵
她在講述過去一年成長時,指出自己的心態進步了很多。現在,她不會糾結於失誤,會快速忘卻自己的爆洞,努力去打好剩下的比賽。這一點在最後一輪得到充分證明。女子A組最後一天從後九洞出發,崔景涵在一號洞吞下柏忌之後,與剛剛抓到兩隻小鳥的陳卓相差只有一桿。
崔景涵說:「我告訴自己,從此開始,我要忘記自己領先1桿,我要視為與她(陳卓)平打,要在最後部分贏她。」她說到做到,在5個洞中抓到3隻小鳥,最終穩穩邁向冠軍寶座,實現從第一輪領先到最後一輪的完勝。
崔景國
崔景國前兩天沒有優勢可言。第一輪,他打出71桿,落後3位領先者2桿,排名第四位。第二輪,他交出72桿,落後領先者6桿,並列位於第四位。
沒有人想到最後一天他能追趕上去取勝。崔景國本人卻看到了一線希望。賽事第二天晚上,他給爸爸提了一個要求:「要是我奪冠,請獎勵我一個iPad!」
結果最後一天,他打出沃爾沃全國青少年比洞錦標賽選拔賽歷史上最好的一輪球——64桿(-10),其中包括8隻小鳥和1隻老鷹。他也憑藉這卓越的一輪從後追趕上去,實現兩桿勝利。
很難說崔景國哪一桿最漂亮,但是18號洞的收官堪稱一絕。在家長、同伴、媒體、工作人員的圍觀之下,這個五桿洞,他第三桿切杆,切失誤了,小球落入果嶺旁邊的斜坡上,那裡長著很深的長草。大部分人想的估計是切球出來,放在旗杆附近,然後保一個帕。當時崔景國領先2桿,至少保證可以進入延長賽。可是崔景國56度挖起杆卻直接切球進洞,抓到小鳥,領先優勢增加到3桿,基本上已經絕殺最後一組出發的對手。
崔景國揮揮拳頭,可是並沒有大肆慶祝,當記者要求他擺一個慶祝奪冠的手勢時,他拒絕了,他說:「萬一後邊直接打進(信天翁)呢?」
韓今給崔景國澆水
可是在他回到記分處的路上,以韓今為首的小夥伴們卻不理會那麼多,紛紛給他澆水,提前慶祝他奪冠。
其實這一次賽事還揭示了姐弟倆的另外一點不同。崔景國發球距離在男子選手之中屬於短板,可短杆技術精良,而他制勝的一桿恰巧是切球進洞。崔景涵的開球距離在女子選手中具有優勢,彌補了短杆上的不足,而她的最後一輪除了開球,其餘部分都需要加強。
可勝利就是勝利!爸爸,是否也會獎勵女兒一部iPad呢?
「不會,首先,我已經有一部iPad了;其次,爸爸一直認為這個冠軍是我應得的,」崔景涵笑著回答。
崔景涵
可是返回到小學一年級,姐弟倆的父母肯定不這麼認為。那個時候,他們一家人都沒有接觸過高爾夫運動。家住五棵松,他們有一天去一家大型購物商場玩。那裡正好擺放著一部模擬器,姐弟倆都站上去玩了玩。旁邊的教練幫助測了測,認為崔景國身體條件不錯,應該好好培養,他由此開始了高爾夫之路。
半年之後,崔景涵加入了弟弟的行列,也開始跟著呂鐸教練學習高爾夫。
可為什麼不是兩人一起開始呢?「那個時候我已經在學舞蹈了,而且在大人的觀念里,女孩應該學文藝,男孩應該搞運動,」崔景涵回答的時候又笑了。
那么半年之後怎麼又改變呢?媽媽雷芳給出的答案是兩邊跑太累了,乾脆姐弟倆一起上高爾夫。而崔景涵的理由是高爾夫比舞蹈更好玩。
無論是什麼理由,無論性格、起點、技巧有多麼不同,相同的是姐弟倆都選定了高爾夫這條道路,而他們的努力在沃爾沃全國青少年比洞錦標賽選拔賽第一站得到回報。希望他們堅持不懈,取得更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