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街的陣痛

2023-07-20     支點財經

原標題:漢街的陣痛

武漢SKP

(支點財經記者 陳勇 攝)

即將開業的武漢SKP,給運營楚河漢街的萬達出了一份考卷。

「漢街快變成特賣場了!」7月17日晚,一位在武漢楚河漢街閒逛的女孩向同伴感慨道。一句話,道出了楚河漢街當前的真實處境。曾經知名品牌雲集的漢街,如今充斥著不少大眾品牌的臨時特賣門店。

目前,漢街第二街區的部分品牌已經開始撤店離場,他們或搬遷至第一、第三街區,或另尋他處經營。SKP引進的奢侈品大牌進場前,為了避免過長的空窗期影響收益,萬達只得暫時將漢街部分空置門店租給一些品牌作為特賣場,儘管這些品牌的調性也許和漢街並不相符。

隨著萬達商業帝國的沉浮,漢街及其周邊的萬達項目命運走向也各不相同。萬達嘉華酒店轉手富力,萬達電影樂園停業,北京華聯則接手了漢街萬達廣場和漢街第二街區。

疫情三年,加上武漢的商業地產競爭激烈,漢街也正面臨調整。

已經營12年的漢街,曾被稱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即將開業的SKP能給漢街帶來什麼,是外界最關心的問題。而眼下,SKP開業前,漢街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陣痛期。

漢街變遷

2011年9月30日,楚河漢街開業。全長1.5公里的漢街,是當時中國最長的商業步行街。開業後的第一個國慶黃金周,漢街客流量超過200萬人次,成為全國假期人流排名前三的熱點區域,號稱「中國第一商業街」。

開業之初,有200多個知名品牌落戶漢街。這裡面,既有品牌旗艦店,如NIKE、MORGAN、DAZZLE、無印良品、C&A、優衣庫、星巴克、哈根達斯、麥當勞、翠華餐廳、文華書城等40個品牌,又有武漢首店,周大福集合店、柏斯琴行等13個品牌。

2013年,繼香港、上海後,中國第三家杜莎夫人蠟像館在武漢漢街開館。數年之後,2018年,樂高華中首家授權專賣店、以色列品牌米哈·奈格林中國首店、喜茶武漢首家Lab店、小米之家武漢首家旗艦店相繼在漢街開業;2019年,李維斯中國最大旗艦店落地漢街。

「漢街做起來了,而且是很成功的」,一位熟悉漢街的人士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據其回憶,2020年之前,漢街客流量很大,人頭攢動,高峰時期比如周末或者晚上,擁有數千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排隊入場。

在武漢,漢街不僅是本地人日常休閒場所,也是外地遊客必打卡的目的地。「這裡遊客比較多,我們店裡顧客很多都是外地遊客,不是本地人。」漢街一門店店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12年來,漢街不斷發生變化,既有老的品牌離場,也有新的品牌進來。MORGAN、C&A、H&M、Gap等服裝品牌相繼關店,陪伴武漢人多年的翠華餐廳、文華書城也宣布停業,喜茶武漢首家Lab店也悄然消失。同時,快時尚品牌UR全國首發形象店、魅族全球旗艦店首家旗艦店、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等相繼進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品牌的更迭、調整是正常的市場規律,原因多元、複雜,對於像漢街這樣的成熟商業業態來說,品牌需要快速更迭,來保持吸引力。

近兩年萬達一直面對上市壓力,對租金收益要求比較高,而營商舉措有所減少,導致新興優質品牌更替節奏放緩。武商夢時代、武漢天地、華潤萬象城等商場的品牌更新快,漢街近兩年則沒有比較大的新品牌入駐。

當然,對廣義的漢街來說,近期最大的入駐品牌應屬「中國店王」SKP。它將在這裡開出華中首店,萬達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

調整期的陣痛

SKP目前在全國共有三個運營項目,分別位於北京、西安、成都。2021年,北京SKP以240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全國商場第一名,並蟬聯「全球店王」。西安和成都的SKP運營也都非常成功。

2021年,北京華聯以股權形式接手漢街萬達廣場及漢街第二街區,收購項目目前正被改造成武漢SKP。

漢街萬達廣場是王健林在高端商場上的一次嘗試,並為此砸下重金。商場造價是普通萬達廣場的三倍,夜景照明項目還曾獲得照明界「奧斯卡」之稱的LALD卓越獎,商場裡彙集了BottegaVeneta、Balmain、Kinloch Anderson、Moneta、Roberto Cavalli、Lindberg、Swarovski、Estée Lauder、Sisley、Clarins、SK-II、Jurlique等一眾國際品牌,但經營狀況一直不太好,最後不得不閉店轉讓。

2013年的漢街萬達廣場

(支點財經記者 陳勇 攝)

SKP對萬達廣場的改造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預計該項目將在明年初開業。

漢街共有三個街區,第二街區距離原萬達廣場最近。據了解,SKP接手後,第二街區將主要開設奢侈品旗艦店,現有品牌的撤離已經在進行中。

支點財經製圖

7月14日,位於第二街區的優衣庫漢街店正式閉店,有消息稱,優衣庫門店或將搬遷至第一街區。優衣庫員工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要閉店一年,還沒確定好搬到哪兒」。

化妝品牌絲芙蘭、鞋履品牌CHARLES & KEITH即將搬遷至第一街區,那裡新的門店已在裝修中。服裝品牌TEENIE WEENIE的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說,門店的合同年底到期,屆時也要搬走。

周大福門店一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說,「這條街(第二街區)能留下來的估計沒幾個,去年就說要改造,因為疫情停工幾個月,現在開工了,我們最多撐到9月或者10月份(搬走)。」

負責運營第二街區的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二街區要進行分步改造,很多品牌會陸續撤店。」該運營人員稱,SKP規劃的二街區是重奢項目,招商工作已經結束。

一位接近漢街運營方的人士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二街區要做重奢,現有的品牌都會被清退,等著奢侈品大牌進場,目前二街區的商鋪大都屬於短期合同,3個月一簽約,有些商鋪在做特賣,大牌進場前,空著也是空著。」

支點財經記者在現場觀察到,第二街區充斥著很多特賣場。特步、MENE、AMONAVIS等鞋服品牌,在以2折左右的價格促銷。

支點財經記者 王文華 攝

3月份,漢街附近的徐東銷品茂裝修,雅黛麗門店臨時搬到了漢街第二街區過渡。據該門店的工作人員介紹,3月份過來之後,見證了二街區的搬遷和變化,一些品牌店搬走,多了不少臨時出租的店鋪,「5月份,看到很多老外在這邊看門店,應該是奢侈品牌在選位置」。

有網友表示,「SKP施工改造,加上漢街街區店鋪調整,漢街的可逛度下降不少。」

戴德梁行華中區商業部主管郭雪君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表示,「二街區目前在配合SKP改造,大部分是短租,出現一些品牌特賣門店,是正常的過渡。漢街未來要享受SKP和萬達帶來的品牌聯動紅利,就必須接受當前調整期的陣痛,以及青黃不接的現狀。」

萬達面前的考卷

SKP開業,會給漢街帶來什麼?在郭雪君看來,這是SKP出給萬達的考題,關鍵看萬達怎麼解答。

SKP對漢街以及整個中南中北路商圈無疑是利好,但能否和SKP實現1+1大於2的效果,關鍵還要看萬達未來對第一、第三街區的調整策略。

漢街地處武漢核心商圈,交通便利,整體客流穩定,吸附能力強,客流層次多元,以年輕人居多。對於漢街的經營,萬達可以選擇做差異化。SKP以零售為主,優勢是奢侈品和中高端時尚潮流零售品牌,漢街現在擁有快時尚、運動品牌、3C、餐飲等業態,未來可以繼續強化品質餐飲、體驗式休閒娛樂、潮流零售等年輕化的業態品類,實現差異化互補。

此外,一些運動潮流品牌、汽車品牌、設計師買手店、中古店等,它們可能希望開設大面積的旗艦店或者形象店,那麼漢街第一街區或第三街區是很好的選擇。

「SKP和漢街之間更多的是競合關係,甚至合更多,因為如果我是年輕人,很可能會去逛LV、Dior,也會選擇去漢街買杯奶茶、抽個盲盒。」郭雪君說。

不少熟悉漢街的人表示,和疫情前相比,漢街的人流量有所減少。SKP開業後,人流能否恢復到疫情前?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最終取決於SKP的招商落地情況,如果SKP能實現北京SKP門店80%的大牌集合落地,比如LV、GUCCI等,在人流上就不是問題,「SKP的客戶群體不只是武漢,還包括周邊8個城市組成的武漢城市群和整個湖北」,甚至輻射華中地區。

郭雪君認為,SKP落地,對漢街人流量的恢復是正面的,可以實現商圈客流的共享和相互賦能,對漢街而言,機遇大於挑戰。

可以預見的是,SKP入駐後將強化商業旅遊效應。漢街本身具有旅遊屬性,是武漢的旅遊名片之一,SKP將進一步帶動武漢商業旅遊的發展。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武漢SKP

(支點財經記者 陳勇 攝)

即將開業的武漢SKP,給運營楚河漢街的萬達出了一份考卷。

「漢街快變成特賣場了!」7月17日晚,一位在武漢楚河漢街閒逛的女孩向同伴感慨道。一句話,道出了楚河漢街當前的真實處境。曾經知名品牌雲集的漢街,如今充斥著不少大眾品牌的臨時特賣門店。

目前,漢街第二街區的部分品牌已經開始撤店離場,他們或搬遷至第一、第三街區,或另尋他處經營。SKP引進的奢侈品大牌進場前,為了避免過長的空窗期影響收益,萬達只得暫時將漢街部分空置門店租給一些品牌作為特賣場,儘管這些品牌的調性也許和漢街並不相符。

隨著萬達商業帝國的沉浮,漢街及其周邊的萬達項目命運走向也各不相同。萬達嘉華酒店轉手富力,萬達電影樂園停業,北京華聯則接手了漢街萬達廣場和漢街第二街區。

疫情三年,加上武漢的商業地產競爭激烈,漢街也正面臨調整。

已經營12年的漢街,曾被稱為現代版「清明上河圖」。即將開業的SKP能給漢街帶來什麼,是外界最關心的問題。而眼下,SKP開業前,漢街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陣痛期。

漢街變遷

2011年9月30日,楚河漢街開業。全長1.5公里的漢街,是當時中國最長的商業步行街。開業後的第一個國慶黃金周,漢街客流量超過200萬人次,成為全國假期人流排名前三的熱點區域,號稱「中國第一商業街」。

開業之初,有200多個知名品牌落戶漢街。這裡面,既有品牌旗艦店,如NIKE、MORGAN、DAZZLE、無印良品、C&A、優衣庫、星巴克、哈根達斯、麥當勞、翠華餐廳、文華書城等40個品牌,又有武漢首店,周大福集合店、柏斯琴行等13個品牌。

2013年,繼香港、上海後,中國第三家杜莎夫人蠟像館在武漢漢街開館。數年之後,2018年,樂高華中首家授權專賣店、以色列品牌米哈·奈格林中國首店、喜茶武漢首家Lab店、小米之家武漢首家旗艦店相繼在漢街開業;2019年,李維斯中國最大旗艦店落地漢街。

「漢街做起來了,而且是很成功的」,一位熟悉漢街的人士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據其回憶,2020年之前,漢街客流量很大,人頭攢動,高峰時期比如周末或者晚上,擁有數千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排隊入場。

在武漢,漢街不僅是本地人日常休閒場所,也是外地遊客必打卡的目的地。「這裡遊客比較多,我們店裡顧客很多都是外地遊客,不是本地人。」漢街一門店店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12年來,漢街不斷發生變化,既有老的品牌離場,也有新的品牌進來。MORGAN、C&A、H&M、Gap等服裝品牌相繼關店,陪伴武漢人多年的翠華餐廳、文華書城也宣布停業,喜茶武漢首家Lab店也悄然消失。同時,快時尚品牌UR全國首發形象店、魅族全球旗艦店首家旗艦店、茶飲品牌霸王茶姬等相繼進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品牌的更迭、調整是正常的市場規律,原因多元、複雜,對於像漢街這樣的成熟商業業態來說,品牌需要快速更迭,來保持吸引力。

近兩年萬達一直面對上市壓力,對租金收益要求比較高,而營商舉措有所減少,導致新興優質品牌更替節奏放緩。武商夢時代、武漢天地、華潤萬象城等商場的品牌更新快,漢街近兩年則沒有比較大的新品牌入駐。

當然,對廣義的漢街來說,近期最大的入駐品牌應屬「中國店王」SKP。它將在這裡開出華中首店,萬達同時面臨機遇和挑戰。

調整期的陣痛

SKP目前在全國共有三個運營項目,分別位於北京、西安、成都。2021年,北京SKP以240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全國商場第一名,並蟬聯「全球店王」。西安和成都的SKP運營也都非常成功。

2021年,北京華聯以股權形式接手漢街萬達廣場及漢街第二街區,收購項目目前正被改造成武漢SKP。

漢街萬達廣場是王健林在高端商場上的一次嘗試,並為此砸下重金。商場造價是普通萬達廣場的三倍,夜景照明項目還曾獲得照明界「奧斯卡」之稱的LALD卓越獎,商場裡彙集了BottegaVeneta、Balmain、Kinloch Anderson、Moneta、Roberto Cavalli、Lindberg、Swarovski、Estée Lauder、Sisley、Clarins、SK-II、Jurlique等一眾國際品牌,但經營狀況一直不太好,最後不得不閉店轉讓。

2013年的漢街萬達廣場

(支點財經記者 陳勇 攝)

SKP對萬達廣場的改造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預計該項目將在明年初開業。

漢街共有三個街區,第二街區距離原萬達廣場最近。據了解,SKP接手後,第二街區將主要開設奢侈品旗艦店,現有品牌的撤離已經在進行中。

支點財經製圖

7月14日,位於第二街區的優衣庫漢街店正式閉店,有消息稱,優衣庫門店或將搬遷至第一街區。優衣庫員工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要閉店一年,還沒確定好搬到哪兒」。

化妝品牌絲芙蘭、鞋履品牌CHARLES & KEITH即將搬遷至第一街區,那裡新的門店已在裝修中。服裝品牌TEENIE WEENIE的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說,門店的合同年底到期,屆時也要搬走。

周大福門店一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說,「這條街(第二街區)能留下來的估計沒幾個,去年就說要改造,因為疫情停工幾個月,現在開工了,我們最多撐到9月或者10月份(搬走)。」

負責運營第二街區的工作人員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二街區要進行分步改造,很多品牌會陸續撤店。」該運營人員稱,SKP規劃的二街區是重奢項目,招商工作已經結束。

一位接近漢街運營方的人士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二街區要做重奢,現有的品牌都會被清退,等著奢侈品大牌進場,目前二街區的商鋪大都屬於短期合同,3個月一簽約,有些商鋪在做特賣,大牌進場前,空著也是空著。」

支點財經記者在現場觀察到,第二街區充斥著很多特賣場。特步、MENE、AMONAVIS等鞋服品牌,在以2折左右的價格促銷。

支點財經記者 王文華 攝

3月份,漢街附近的徐東銷品茂裝修,雅黛麗門店臨時搬到了漢街第二街區過渡。據該門店的工作人員介紹,3月份過來之後,見證了二街區的搬遷和變化,一些品牌店搬走,多了不少臨時出租的店鋪,「5月份,看到很多老外在這邊看門店,應該是奢侈品牌在選位置」。

有網友表示,「SKP施工改造,加上漢街街區店鋪調整,漢街的可逛度下降不少。」

戴德梁行華中區商業部主管郭雪君接受支點財經記者採訪表示,「二街區目前在配合SKP改造,大部分是短租,出現一些品牌特賣門店,是正常的過渡。漢街未來要享受SKP和萬達帶來的品牌聯動紅利,就必須接受當前調整期的陣痛,以及青黃不接的現狀。」

萬達面前的考卷

SKP開業,會給漢街帶來什麼?在郭雪君看來,這是SKP出給萬達的考題,關鍵看萬達怎麼解答。

SKP對漢街以及整個中南中北路商圈無疑是利好,但能否和SKP實現1+1大於2的效果,關鍵還要看萬達未來對第一、第三街區的調整策略。

漢街地處武漢核心商圈,交通便利,整體客流穩定,吸附能力強,客流層次多元,以年輕人居多。對於漢街的經營,萬達可以選擇做差異化。SKP以零售為主,優勢是奢侈品和中高端時尚潮流零售品牌,漢街現在擁有快時尚、運動品牌、3C、餐飲等業態,未來可以繼續強化品質餐飲、體驗式休閒娛樂、潮流零售等年輕化的業態品類,實現差異化互補。

此外,一些運動潮流品牌、汽車品牌、設計師買手店、中古店等,它們可能希望開設大面積的旗艦店或者形象店,那麼漢街第一街區或第三街區是很好的選擇。

「SKP和漢街之間更多的是競合關係,甚至合更多,因為如果我是年輕人,很可能會去逛LV、Dior,也會選擇去漢街買杯奶茶、抽個盲盒。」郭雪君說。

不少熟悉漢街的人表示,和疫情前相比,漢街的人流量有所減少。SKP開業後,人流能否恢復到疫情前?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最終取決於SKP的招商落地情況,如果SKP能實現北京SKP門店80%的大牌集合落地,比如LV、GUCCI等,在人流上就不是問題,「SKP的客戶群體不只是武漢,還包括周邊8個城市組成的武漢城市群和整個湖北」,甚至輻射華中地區。

郭雪君認為,SKP落地,對漢街人流量的恢復是正面的,可以實現商圈客流的共享和相互賦能,對漢街而言,機遇大於挑戰。

可以預見的是,SKP入駐後將強化商業旅遊效應。漢街本身具有旅遊屬性,是武漢的旅遊名片之一,SKP將進一步帶動武漢商業旅遊的發展。

記者 王文華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9f4229bdb1902e6a9969678046a8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