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演技排行榜揭曉:肖央和朱一龍排名之後,第一竟是大黑馬!

2024-10-09     圖騰66

2024年的國慶檔,依舊是男性演員的主場。

目前最熱銷的影片包括《志願軍2》和《浴火之路》,同時還有兩部黑馬之作《危機航線》和《熊貓計劃》。在這些電影中,男演員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女演員中,唯有趙麗穎以大女主形象亮眼,及張子楓則在兩部影片中擔任女主角。

儘管觀眾在不平衡的戲份中,仍能欣賞到女性演員展現的魅力,例如趙麗穎飾演的櫻子。

然而,如果我們客觀來看,今年國慶檔的主要擔當還是男演員,特別是那些實力派的男演員。

這場實力派演員的較量,成為了國慶檔期的一場演技盛宴。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盤點國慶檔中表現最出色的10位男演員,看看他們在這個星光熠熠的檔期里,各自展現了怎樣的精彩演技。

雖然排名有所不同,但在這個依靠明星魅力與演技支撐的國慶檔,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位,整體效果都會打折。

第十位:張翰的《只此青綠》

《只此青綠》是如今國慶檔口碑最優異的影片,豆瓣評分為8.0,但也是爭議最多的電影之一。

舞劇與電影的結合是一種創新,但電影中最精彩的片段,依然源自於經典的舞劇作品。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舞蹈演員張翰的演出。

舞蹈是一種結合音樂、節奏與身體動作的藝術形式。在舞者的肢體表達中常常蘊含強烈的張力。然而,當這種表演融入電影時,其是否能夠引發觀眾的共鳴則是另一個問題。

張翰飾演的北宋少年「希孟」,在歷史上繪製完這幅《千里江山圖》後便不幸身亡,早早去世。

清代的詩人宋犖創作了詩歌:

宣和時期的王希孟受皇帝的親自教導,筆法精湛。獲取了一幅畫作後便去世,徒留下太師在京城感傷。

這位悲劇天才少年由張翰演繹得十分生動,即便沒有台詞,也能讓觀眾深刻體驗他的心境。

幾場情緒激烈的戲份尤其讓觀眾印象深刻,也使人感慨,舞蹈演員的表演水平絲毫不遜色於電影演員。

張翰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特意前往央美請教老師,刻意練習臨摹作品,甚至跳舞時把趾甲都跳掉了,仍然覺得「不夠,沒有達到要求。還可以更出色,再提升!」

他對角色的深度投入,使得角色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

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到經歷了年少時的迷茫和幾度奉獻畫作卻得不到賞識的失落,最終仍然創作出了心中理想的《千里江山圖》,卻耗盡了自己的精力。

觀眾能夠通過他的表演清楚地了解到,那位千年前的天才少年畫家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對《千里江山圖》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第九位:潘斌龍《浴火之路》

這是在《第二十條》之後,潘斌龍展現的又一個精彩的小角色。

然而,就是這個微小的角色,奪走了我第一波淚水。

他飾演的老侯是失去孩子的父母們的支柱,總是面帶微笑,帶著一群家長一起尋覓孩子,宛如團隊的領隊,渾身散發著無盡的樂觀。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個電話,內容是:「孩子找到了,但……已經去世了。」

老侯接完電話後,沒有表現出異樣,繼續和團友們歡樂地聊天,大家還調侃說,聽說孩子找到了。潘斌龍則微微一笑回應:確實找到了。

隨後與大家愉快地一起唱起了歌曲。

就在一個無人察覺的瞬間,他直接站上了一座橋,肖央飾演的崔大路剛喊出「別——」,他便輕輕一躍,消失不見。

潘斌龍的面容並不算俊朗,但在大銀幕上,他卻展現出豐富的故事感和生動的魅力。

我至今仍無法忘記老侯跳下的那一瞬間,他的神情既沒有悲傷也沒有憤怒,仿佛所有的強顏歡笑都已用盡,輕盈地與這個世界告別。

第八位:張宥浩《志願軍2》

在《志願軍1》中飾演小戰士楊三弟的張宥浩,這次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說煥然一新。

如果第一部中的楊三弟顯得稚嫩且有些扭捏,甚至略顯畏懼,那麼在《志願軍2》里,經歷了眾多戰友的離去後,楊三弟終於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志願軍戰士。

因此,楊三弟再次發射了巴祖卡,這無疑是影片中最暢快的一擊。

角色在不同系列間的變化並不容易詮釋,然而在張宥浩的表現下,一切都顯得極為恰當和流暢。

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勇敢地用自己的身體抵擋住冰冷的鋼鐵洪流,這種精神令人感動,也不禁令人振奮。

第七位:葛優主演的《爆款好人》

電影的票房表現並不理想,但葛優的演技卻毫無瑕疵。

《爆款好人》是國慶檔僅有的兩部大男主作品,其中大部分重要戲份幾乎都由葛優獨自承擔,前妻由龔蓓苾飾演,兒子由吳磊扮演,而情敵則由賈冰飾演。

葛優再次飾演了那位我們似乎都曾見過的北京老爺子。

他能應付各種情況,偶爾也表現得有些自滿。既有正義感,又喜歡誇誇其談;性格善良,但也挺愛面子的。總之,讓人既覺得可笑又有些生氣。

在早年與《我和我的祖國》的首次合作中,寧浩曾稱葛優為「國寶級演員」。至今幾年過去,葛優的演技依然值得這個讚譽。

他飾演的張北京展現了一種超前時代的「鬆弛感」,在不完美的生活中積極尋找小確幸。電影中,他經歷了網紅的起起落落,但最終依然能夠輕鬆一笑,仿佛在說,嘿,活著,這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呢!

那種發自內心的幽默,實質上是與生活達成和解,是對生活的妥協,但依然以微笑面對。

雖然這部電影未能成為國慶檔的熱門,但葛優的表現非常出色,毫無疑問。

第六位:朱亞文《志願軍2》

提到朱亞文在《志願軍2》中飾演的軍工專家吳本正,我並不算特別喜歡這個角色。不過,這種不喜歡並非因為朱亞文的演技欠佳,恰恰相反,是因為他表現得實在太出色了。

朱亞文所飾演的吳本正,是一位表面上很堅定但實際上更為執拗的軍工專家。究竟有多執拗呢?在《志願軍1》中,他甚至敢在周總理面前直言我們軍隊與美軍的武器差距,認為這場戰爭無法進行。

因此,當他走上戰場進行武器研究時,心中充滿了困惑,尤其是士兵們幾乎不顧生命地靠近投擲炸彈。

朱亞文的表演之所以出色,正是因為他流暢自然地展現了角色的轉變:一個性格固執的軍工專家,如何在戰場上真正領悟志願軍為何要近距離投彈。

朱亞文在角色塑造上,前段時間表現得憨厚,中段則顯得執著,後來的表演震撼人心,最終達到了高亢激昂的狀態。

和張孝恆的那場坦克戲,是整個影片中一個感人至深的高潮時刻。尤其是他習慣性地和歐豪飾演的張孝恆爭吵時,卻意外發現這位「保鏢」已然奄奄一 breath。

朱亞文轉過頭,淚水湧出,澆濕了他滿是灰塵和血跡的面龐。最後,歐豪角色在臨終前輕聲說了句「好呀」,令觀眾的眼淚瞬間湧出。

一些觀眾覺得朱亞文的表演顯得軟弱,缺乏力度,但實際上他在硬漢角色上的表現已經相當多了,《長津湖》中的角色則需要展現出極強的剛毅。

真正優秀的演員,不僅具備擺脫自身固有角色的能力,還能藉助角色而重新找回自我的本領。

出色的演員在於能夠融入角色,而非始終保持自我。

第五位:辛柏青《志願軍2》

辛柏青在《志願軍2》中的角色雖然不是最出彩的部分,但正因為他扮演的李默尹,使得影片中李家故事得以順利展開。

而且,令人難得的是,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往往會對他在片中的表演感到驚艷。

這實屬難能可貴,因為辛柏青所採用的演繹方式與陳凱歌在《妖貓傳》中的截然相反:一個更為外向,另一個則顯得更為內斂。

在一部戰爭電影中,所有角色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激烈的表演時刻,唯獨辛柏青的演出似乎如同流淌的江水,靜謐而悠遠。

然而,水下暗流涌動。

作為一位典型的中國父親,他與兒子時隔很久重聚,儘管心中充滿了喜悅,卻不輕易展現出來,甚至裝作嚴厲。然而,李想能感受到他內心的情感,觀眾們也能看得出來,這便是頂尖的台詞技巧:不僅讓觀眾聽懂他說的話,更能體會到深層含義。

角色的唯一一次心理崩潰,甚至不是因為在戰場上重傷失蹤,而是看著一對女兒短暫聚會後又回到戰場,眼中終於不再隱藏那份自豪。

仿佛一陣驚濤拍擊了岸邊,隨即戛然而止,但觀眾們依然能感受到那股激盪。

在我看來,辛柏青的表演早已超出了「精彩」這個詞的範疇,更應該用「餘味」來形容。你需要細細品味。

第四名:肖央的《浴火之路》

《浴火之路》可以說是一部依靠演員演技支撐的電影,哪怕打拐三人組中有一位演員無法展現出獨特的風格,這部電影就不會有現在的票房成績。

肖央的《崔大路》是最早完整發布的故事。

曾經是一位小富豪,他的兒子被一輛麵包車劫走,結果失去了所有,最終還進了監獄。

出獄後的他表面上依舊吊兒郎當,油膩且自以為是,實際上卻在忍受著日復一日的內心煎熬。這個壓抑的角色,通過肖央的演繹,卻散發出一種強烈的黑色幽默,尤其是在開頭與另兩位角色相遇時,他們在車上的狼嚎顯得搖曳生姿。

最後提到櫻子把他睡了時,現場頓時響起了一陣陣 laughter。

然而,隨著故事的推進,觀眾不僅能感受到角色的幽默,還能洞察到他內心的自責與懊悔,眼中流露出仇恨,心中卻懷有正義。最終,他會令人由衷喜愛。

能夠在一個並不完美的劇本中,將一個可能呈現中年油膩形象的角色演繹得如同西部大鏢客般令人感動,充分體現了肖央的表演實力。

如果不是角色最後與趙麗穎那場沒有緣由的船戲,我肯定會將肖央排在前三名。

這是導演的決定,並非演員的過錯,然而這確實對角色造成了傷害,因此感到非常抱歉。

季軍:劉德華《危機航線》

將劉德華置於前三名,不僅因為我支持他,更多是因為他成功地展現了商業動作片中的演技標準。

許多觀眾看完後紛紛表示驚訝,最令他們讚嘆的並非劉德華的演技,而是63歲的劉德華依然充滿活力。

在影片中,劉德華所飾演的安保專家高皓軍是機上唯一一位具備顯著戰鬥力的正方代表,他的對手多達十二名。

劉德華在電影中的表現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狠。

角色自帶躁狂症,影片中前妻和女兒面臨威脅,而他在萬米高空還要對抗12人,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心理壓力達到極限,因此每個動作都毫不留情,越迅速越好。

因此,觀眾很少能看到男主角直接將對手的手臂扭轉一百八十度、用桌邊擊斷對手的頸椎、用餐刀插入對方的脖子、以及將對手抱起騰空後重重摔下的場景。更難得的是,劉德華的每一個動作都執行得極為乾脆利落,絲毫沒有拖沓。

同時,劉德華也顯示了他出色的演技。

一位因女兒失明而感到內疚,同時又患有躁狂症的父親,主動出擊擊敗了飛機上的劫匪。他的行為更多源自一名普通人的選擇,而非單純的責任感:絕不讓女兒再次受傷。

除了情感的感染,最關鍵的是劉德華一出現就讓觀眾信服,這是一位值得信賴的孤膽英雄,演員的表演與星光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

有人可能會問,劉德華的演技到底如何呢?

作為一名出身於香港影壇的演員,在當前港片低迷的環境中,能夠在電影本身尚不完美的情況下,仍然支撐起影片的質量與票房,這種巨星氣質在整個華語電影界已變得稀缺,難道這不是演技的體現嗎?

第二區:朱一龍《志願軍2》

朱一龍飾演的李想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因為他是第二部中首次登場的角色。在這部戰爭大片的群像劇中,李想需要經歷角色的亮相、成長,直至最終犧牲的整個歷程。

特別是在剛剛再次獲得影帝榮譽後,如果他的表演不夠出色,極有可能會招致眾多譏諷。

然而,朱一龍在《志願軍2》中的演出令人欽佩。

朱一龍似乎具備一種獨特的銀幕魅力,僅憑几場戲,就能讓觀眾深切體會到李想豐富的情感和堅定的信念。

《志願軍2》中有一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在最後的戰役即將展開之前,李想作為一營的指導員,必須進行戰前動員。

然而,他的舉動卻是拿出妹妹在出發前夾在他水壺上的小花,然後讓每位戰士都聞了聞。戰士們紛紛表示嗅到了美好生活的氣息,李想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星星般的光芒,笑容溫暖而燦爛。

這一段實際上是故事中最為悲傷的部分,因為包括李想在內的所有剛開始感受到美好生活的營中戰士們,將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全部遇難。

於是英雄的這一笑,更顯得讓人感慨。

有了這場戲的鋪墊,朱一龍與吳京飾演的軍長通話的情節中,他的情感表現如同河水般流暢。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台詞中的停頓,都讓人深切感受到角色不屈的戰鬥意志。

最後那句「軍長,我們回不去了,你們繼續前進。」充滿了一種激動人心的力量。

最終令我感動的細節,甚至不是李想插紅旗的那一刻。

而是李想舔了舔糖紙的那一瞬間。

在犧牲的前一刻,李想用彭總送給妹妹的那張糖紙摺疊成了一隻小船,上面載著妹妹送給他的小花,緩緩漂向遠方。

角色在犧牲之前,沒有發表任何激昂的演說,英雄悄然倒下,仿佛羽毛一般輕巧,卻又沉重如山。

朱一龍的演技使這個角色完全鮮活起來。李想不僅僅是個體,他還代表了無數志願軍戰士的形象。

青山四方埋忠志,何必馬革裹屍還。

一顆糖,一朵花,一次聚會或分別都提醒我們,那些年的志願軍戰士也不過是平凡人,他們是兄弟,是兒子,但歷史賦予他們的使命卻是戰士。

家國在後,敵人逼近眼前,此時已沒有絲毫退卻的機會。

朱一龍通過細膩、生動且克制的表演,展現了最 sublime 的中國浪漫。

冠軍作品:劉燁《浴火之路》

劉燁此前在線回應關於自己演技的話題並登上了熱搜,他表示:觀眾對演技的喜好各不相同,有的人欣賞你的表演,有的人則偏愛他人的演技,這都是個人的看法。

這個答案確實非常優秀。

劉燁在影片中飾演的趙子山,是一開始就顯得神秘而冷酷的角色,猶如一隻孤獨的狼。

這部電影之所以讓人有公路武打片的印象,很大程度上要感謝劉燁那流暢自然的打鬥場面,而趙子山幾乎獨自承擔了打拐三人組的絕大部分戰鬥力。

這一舉動,徹底打破了觀眾心中劉燁在《拿什麼拯救你》等經典作品中的憂鬱小生形象。

然而,劉燁出色的演技更加令人驚嘆。

以前觀眾常常說他的眼睛充滿表達,沒想到這位中年男子的憤怒同樣可以通過眼神傳遞,而無需皺眉、咬牙或高聲怒吼。

趙子山的兇狠,不僅體現在打擊的力度上,更在於觀眾能從他的眼神中感受到冷酷的殺意,讓人不由得感到震撼,仿佛那眼神能致命。

直到他在佛像旁處,親手了結了快手鬍子的性命,肖央氣憤地翻動著他的包,這時才意識到他的憤怒與絕望的根源。

打拐的三人組都失去了他們的孩子,只有他是來這裡的,但並不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孩子。

他是為了復仇而來的。

劉燁的兩場演出十分感人。

首先,他對金老闆提到的「天意」那一段,流露出一種對自己無愧於心、慷慨赴死的釋懷。

在另一幕中,他與肖央一起頂住了木門。儘管兩人心中明白生命恐怕已不多,但突然之間卻感到一陣暢快,便相視大笑。那一刻,你會覺得所看到的不是一部拐賣復仇片,而是一部武俠電影。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正義,那就要自己成為自己的正義。

這位俠客非常迷人。

因此角色的結局也讓人倍感惋惜。

實際上,劉燁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成名,且他的演技早早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然而,由於接拍作品的原因,這幾年他的熱門作品並不多,因此容易被新一代觀眾所忽視。

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的角色讓觀眾見證了他演技的蛻變,如同化繭成蝶。

這10位男演員在國慶檔期間表現都相當出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與蛻變之路,無論年齡和經歷如何,他們都為觀眾呈現了出色的表演。

故事中包含了主角和配角。

有些人在星光閃耀的影片中角色不多,但即使僅有一分鐘,他們也能在合情合理的情節中將這短暫的時光轉化為自己的閃耀時刻,這讓我想起那句名言:沒有小演員,只有小角色。

有些人已經成為主角,他們努力把握每一刻,盡力讓自己的表演更加豐富,同時也讓人聯想到另一句話:角色、演員與精彩的演出,永遠是互相成就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81e00ce9fcd7fbffa97a52872a41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