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高層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以來,股市上各種利好消息接連不斷。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利好消息並沒有帶來活躍市場的效果,更別說是提振投資者信心了。股市仍然走在下跌的道路上。
市場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各種說法當然是眾說紛紜。而9月14日,《經濟日報》又發表了該報記者李華林的一篇題為《盲目跟從北向資金非投資良策》的文章,很顯然這篇文章是把北向資金當成了A股下跌的背鍋俠。
之所以會有這篇文章的出台,顯然是由於近期北向資金表現為凈流出的緣故。一方面是今年8月,北向資金凈流出829.23億人民幣,另一方面是最近幾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每天仍然凈流出幾十億元人民幣。於是在一些人看來,北向資金的凈流出影響到了A股市場行情的變化,而這其中又有不少國內市場的投資者,受北向資金的影響,盲目跟從北向資金。所以這就有了李華林記者《盲目跟從北向資金非投資良策》一文的出台。
單純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盲目跟從北向資金非投資良策」的觀點顯然是正確的。畢竟北向資金目前在A股市場的占比太低,並不能決定A股市場行情的發展。截至9月11日,A股市場已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達82萬億元左右,北向資金持股市值為2.27萬億元,占比為2.77%,如此小的投資比例,北向資金在A股市場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更重要的是,北向資金在A股市場的投資也並非都是正確的。雖然北向資金被某些輿論標榜為是「聰明錢」、「A股的風向標」,但這只是輿論對北向資金的一種炒作與吹捧而已。實際上,北向資金在A股市場上的操作失誤也是頻頻出現,高買低賣的操作屢見不鮮。所以,盲目跟從北向資金操作確實不是什麼良策。
實際上,在A股市場上,也很少有投資者是盲目跟從北向資金進行操作的。雖然輿論對北向資金炒作不斷,甚至把北向資金吹捧成為是「聰明錢」,但很少有投資者是真的盯著北向資金來進行投資的。國內投資者更多是把北向資金的投資作為一個參考指標而已。畢竟目前A股市場上的新韭菜已經很少了,而一些老韭菜是不會輕易盲目地跟從北向資金的,而且即便是想盲目跟從北向資金,在財力上也不允許,畢竟很多老韭菜已經被市場深深地套牢,很難追隨著北向資金的腳步歡快地跑進跑出了。所以在A股市場上,盲目地跟從北向資金跑進跑出的投資者是很少的。
所以,盲目跟從北向資金並不是當下投資者的主流,也不是當下A股市場需要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實際上,這也不是導致當前A股市場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將北向資金當成了A股市場下跌的背鍋俠,若果真如此,那只會將人們的視線引向歧途,不利於找出A股市場下跌的真正原因。
其實,在北向資金流出與A股市場下跌這二者之間,人們不要本末倒置了。在本人看來,不是北向資金的流出導致了A股市場的下跌,而是A股市場的下跌引發了北向資金的流出。尤其是在今年,全球主要股市都在上漲,都在創新高,唯有A股市場等少數股市是下跌的,在這種情況下,資金從A股市場流出是非常正常的。別說北向資金從A股市場流出,就是國內投資者的資金也是從市場上流出的。而這並非是「盲目跟從北向資金」的緣故,而是A股市場太讓投資者失望了。
所以高層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是非常正確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將「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落到實處。在這個問題上,期待管理層能出台更加有效的措施,同時將所出台的措施切實落到實處,而不是將相關措施停留在紙面上。畢竟目前的A股市場,僅靠做表面文章是很難提振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5a77254dedc439668d9f6a069466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