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穆峰:大象一旦完成轉身,它的氣勢便不可阻擋!

2023-06-19     汽車葫蘆圈

2022年,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如果唯終端市場結果論,不能算做成功。基盤品牌的基盤車型跌下神壇,高端與新能源化發展也未達預期,甚至整個企業的市場地位,都開始被挑戰者們輕視。

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整體「更難」的2023年,長城汽車卻又出乎意料的成功:不僅坦克和皮卡品牌延續了燃油領域的強勢表現,哈弗也憑藉3/4刻度輕越野和龍網的新能源戰略又站了起來,甚至連疲軟了多時的魏牌,也罕見出現了一車難求的爆款「藍山現象」。

正是因此,近期召開的長城汽車2022股東大會,才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行業端與消費者都很好奇,2022年看似「疲軟」的長城汽車,到底做了些什麼?或者是做了些什麼沒有被市場看懂的動作,才有如今2023年強勢良好發展的勢頭。

股東大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的一句話,正是回答這個問題的點睛之筆——「大家都用大象轉身來形容企業轉型之艱難,但要知道,大象一旦完成轉身,它的氣勢不可阻擋!」

大象轉身的2022,每一步都走的足夠堅實

在長城汽車總裁穆峰的2022股東大會發言報告中,「可持續發展」與「長期主義」,無疑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兩組關鍵詞。而這兩組詞,不僅是長城汽車多年來的堅持,同時也正是2022年其能夠快速完成「大象轉身」的關鍵詞。

在2022年之前,長城汽車幾乎已經站上了中國自主品牌的極高榮譽位。所有人能看見的是,在過去的33年間,長城汽車用皮卡激發自主品牌進入汽車市場的勇氣、以SUV打破了合資品牌的壟斷、用高端品牌魏開啟了中國品牌向上的序幕;其以品類創新開闢了一個個藍海市場,即便延伸至整個中國汽車發展史,也絕無僅有。

但,這些榮譽,都屬於燃油時代,也都有時代紅利的因素。

當時代開始轉變,長城汽車就必然面臨轉型、轉身;尤其是對於其巨大的體量而言,從品牌自身到上下游產業鏈,從領導到基層,一個動輒數千億市值、數十萬員工的集合體要換跑道,要重新樹立新的方向,甚至還要考慮新舊基建產能的投入改造等等,一年時間就完成大象轉身,又談何容易。

但長城做到了,因為過去33年間長城汽車成功的理由,絕不僅僅只是踩中了時代的紅利,而是在前瞻性戰略布局下,堅持長期主義,先人一步進行技術儲備,做前瞻性的產品布局,做應對未來的技術規劃。

所有人能看見的是,在過去的燃油時代里,長城汽車已經自主掌握了核心三大件,即底盤平台、發動機和變速箱,這是中國企業的驕傲;而如今新能源智能化時代,長城汽車也已經完成了自主的全領域布局,蜂巢動力、蜂巢能源、毫末智行等等,一整個供應鏈的森林生態體系,從核心三電到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長城汽車又一次完成了自主全掌握,而如今2023年,帶著產能準備好、產品準備好的狀態,長城汽車自然有了重回市場最頭部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整年的大象轉身之後,長城汽車已經成為中國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兩大領域扁平化、網絡化、去中心化的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

專利數量也能佐證這一點。在股東大會上,穆峰就驕傲的透露,2022年,長城汽車專利公開量6042件,蟬聯中國民營車企第一;專利授權量4652件,蟬聯中國民營車企第一,位居在華車企第一。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汽車專利公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966件、1650件,均蟬聯在華車企第一。

大象轉身雖會剎車降速,但當其站定轉身,再次奔跑起來時,依然會是那頭氣勢磅礴的大象。

再次開始奔跑的2023,長城汽車已勢不可擋

股東大會上,面對長城汽車今年強勢回歸的再起跑勢頭,穆峰也是毫不隱晦的說到:回歸的目標,就是再度走強。

而「走強」這個點,具體到五大品牌而言,又都意味著一些新的不同。

具體來說,哈弗品牌將以十二年全球銷量超800萬的成績與「全球SUV專家」的定位,持續在燃油車市場和新能源市場雙線發力。針對燃油車,向用戶進一步傳遞品牌價值;針對新能源車,以「新序列、新渠道、新造型、新技術、新產品」為戰略思考,以全新Hi4為支撐,傳遞14-17萬元區間的技術價值。

魏牌將繼續深化「0焦慮智能電動」的品牌定位,全面向「高端智能新能源」轉型,並通過極致的智能化賦能,對位一線合資品牌,構建PHEV+BEV雙能源戰略和SUV+MPV+轎車的全品類「兩橫三縱」布局。

至於歐拉,將堅定「更愛女人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定位,專注大眾經濟型BEV市場,通過差異化賽道和特色化產品,深耕細分市場用戶需求。

而坦克品牌,也將篤定「越野+新能源」技術路線,以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為基礎,緊密布局越野新能源家族矩陣。

至於最後的長城皮卡,在高性能混動技術和超級越野平台的加持下,也會助力長城皮卡的引領之路一往無前。

當然,長城能有「再次走強」的信心,並不是「自嗨」,而是來源於市場給予的一些數據:

比如5月,長城汽車整體銷量已經重回10萬大關。

新能源方面,其優勢日益凸顯。二代大狗PHEV上市即火爆,藍山上市即斬獲5天5000台大定的成績,梟龍系列上市僅半月就實現超3000台的銷量表現。1-5月,新能源銷量逐月上升,5月占比已達23.52%的歷史新高,超過行業平均的30%滲透率指日可待。

同時,作為全球性傳統造車巨頭,長城汽車在傳統優勢品類方面依舊不可撼動。目前哈弗H系月銷超2萬台,狗品類月銷量也穩定在1萬台以上,皮卡國內市占率超50%,坦克穩居硬派越野SUV銷冠,長城炮、坦克300在細分市場也遙遙領先。

此外,在需求與國內不同,且要求更高的海外市場,長城也憑藉實力一步步在擴大優勢,比如到2023年,長城汽車全球出口已拓展到17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銷售渠道已超過700家。在剛剛過去不久的5月份,其海外銷售超2.5萬台,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04.04%,占比近其集團單月銷量的1/4。

而這個占比,也是中國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證明。

寫在最後:

在股東大會上,穆峰說:「這一年多以來,不斷有人唱衰我們,但,他們低估了一個有著33年造車經驗的企業的韌性。」

作為長期主義的踐行者,一直以來,長城汽車都是中國汽車企業裡面財務指標最優、經營質量最好、抗風險能力最強的公司,沒有之一。

而秉持著造好車,用心造車,不追求一時之快的務實風格。2024年,長城汽車力爭實現銷量190萬台,凈利潤72億元的目標,似乎並不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1e0983808f915dce7fd9fb0ac439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