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收9封訴狀,奧園美谷(000615)遭19億元債務追索

2023-05-25     支點財經

原標題:40天收9封訴狀,奧園美谷(000615)遭19億元債務追索

4月14日-5月23日,40天的時間裡,奧園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園美谷,000615)接連收到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9封訴狀,涉及金額累計18.9億元。

2021年9月2日,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總經理楊景與奧園集團時任黨委書記郭梓寧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表示要給奧園美谷的醫美產業提供金融支持。此前一年,兩家公司共同參與了京漢股份的債務重組。

世事難料。2023年4月14日,奧園美谷稱收到了法院的《應訴申請書》,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將奧園美谷等告上了法庭。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信達資產從「白武士」變成了討債者?

信達資產索債 奧園美谷被告上法庭

奧園美谷之所以被告上法庭,還要從2020年8月,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參與京漢股份的債務重組說起。

京漢股份是奧園美谷的前身,1996年靠裝修裝飾起家,2000年開始進軍房地產業務。2015年,京漢股份重組化纖企業湖北金環,並成功借殼上市。2017年,京漢股份開始向健康養老開發轉型,此後其手握的大量雄安新區土儲,令其一度成為資本市場「寵兒」。不過,京漢股份轉型並不成功,地產業務萎縮、新業務大量投資,造血能力持續下降。2020年4月,中國奧園集團宣布收購京漢股份。

同年8月,奧園集團聯合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共同紓困京漢股份並對其進行債務重組。根據協議,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收購併擇機重組京漢股份債權,收購總價款不高於19.7億元。債權收購完成後,京漢股份系列債務的債權人變更為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京漢股份短債壓力得到釋放,流動性問題得到解決。

2020年底,京漢股份更名為奧園美谷,開始再次轉型:從綠纖新材料出發,進軍美麗健康產業。

然而重組後,債務人僅向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償還了部分款項,尚有大量債務未清償,其他擔保人也未履行保證責任。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一怒之下將包括奧園美谷等關聯公司告上法庭。

2023年4月14日,奧園美谷發布公告,稱收到了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金融法院的《應訴通知書》,涉及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兩筆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金額6.3億元。

公告的案件之一顯示,2019年5月,奧園美谷旗下子公司京漢置業將其對金漢(天津)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金漢地產)、重慶中翡島置業有限公司(簡稱中翡島置業)的債權轉讓給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其中,奧園美谷、京漢置業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2020年9月,華融天津市分公司將其金漢地產、中翡島置業的全部債權和擔保權利轉讓給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

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受讓上述債權後,金漢地產、中翡島置業僅向其償還部分債務,均未完全履行債務清償責任,奧園美谷等奧園系相關公司也未履行保證責任。

因此,信達資產廣東省分公司訴諸法院,要求金漢地產、中翡島置業償還債務,並要求判令奧園美谷等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截至5月23日,奧園美谷共收到9起信達起訴書,涉及金額18.9億元,均與2020年債務重組有關,奧園美谷對債務提供了連帶保證責任。

涉案金額恐不止於此。據支點財經記者了解,信達案件整個資產包共11個標的,目前已對其中9個標的提起訴狀,尚不清楚其他案件具體訴請和涉訴金額。

奧園美谷表示,該訴訟事項對其業績造成較大影響。目前,奧園美谷已對信達系列案件可能承擔連帶責任等事項預計損失,已計提預計負債14.8億元。

業績巨虧 奧園美谷變*ST美谷

14.8億元的計提負債,已經計入奧園美谷2022年的財報中,這也是奧園美谷業績驟降的核心原因。

2022年,奧園美谷實現營收13.56億元,同比下降14.66%,凈虧損同比大幅增加13.3億元至15.8億元,歸母凈資產為-1.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3.85%。

最終,奧園美谷2022年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內部控制被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控審計報告。

4月29日,奧園美谷發布年報,一周後旋即遭到深交所問詢:要求奧園美谷核實對外擔保情況、結合目前因擔保被起訴等情況,說明是否存在違規擔保;同時,要求說明計提預計負債的充分性、合規性。目前,奧園美谷尚未回復深交所問詢。

對於計提債務問題及涉案情況,支點財經致電奧園美谷董秘,對方電話無人接聽。

奧園美谷已觸發了《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退市的相關規定:2022年凈資產為負值,2022年財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2022年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最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2022年審計報告顯示奧園美谷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2023年5月5日起,奧園美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奧園美谷變更為*ST美谷。

奧園美谷處於退市邊緣,港交所上市的母公司中國奧園集團日子也不好過。作為首批發生債務風險的房企,奧園集團至今未完成債務重組。為了自救,奧園集團不斷出售資產,甚至不惜虧損變賣。5月12日,中國奧園公告稱以現金總代價5030萬加元出售加拿大附屬公司,錄得虧損2022.6萬加元。

2月16日,中國奧園宣布以2.56億港元出售所持有的奧園健康29.9%的股份,買方是廣州南粵基金及星橋香港共同組建的南粵星橋基金。

5月12日,中國奧園方面表示,當前已經與絕大多數境外債權人達成中期債務靜止協議,正與債權人密切溝通中,計劃6月30日前完成整體債務重組協議,儘早按照港交所復牌指引發布財報,開啟復牌申請。

其實,中國奧園也面臨退市風險。目前,中國奧園停牌已超一年,距離9月30日被港交所除牌,僅剩4個月。

記者 王文華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30fc4092092132129ee21a13f1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