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縣種植兩個國產自育甜菜品種取得好效益
昌吉日報訊(通訊員 王多兵)10月28日,由新疆農業科學院、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石河子農業科學院專家組成的測產組,對奇台縣西北灣鎮小屯村國產自育甜菜品種示範田進行測產,結果顯示,兩款國產自育甜菜品種性狀已接近國外品種。
此次測產的兩個國產自育品種是NT39106和STM1718,栽培模式採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測產組在甜菜地選擇不同地塊進行取樣,專家們測量距離、挖取甜菜、去甜菜葉、稱種、數株、記錄,然後取糖採樣、壓汁、儀測、記錄。測產組專家現場宣布了測產結果。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張惠忠介紹,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選育的NT39106是一個單培甜菜新品種,測產的結果經過折算以後,保苗株數每畝7334株,塊根產量7013.34公斤,含糖率15.6%;新疆石河子(農業科學院)培育的STM1718,保苗株數7066株,塊根產量4498.67公斤,含糖率14.44%。
據了解,目前,我國甜菜種植業95%以上的種子依賴國外進口,甜菜產業存在「卡脖子」問題,國產自育品種的培育成功,將會提高我國甜菜種子的話語權,為下一步推廣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華君表示,國產自育品種通過專家測產測糖,它的綜合性狀已經和國外品種不相上下,實現了自育品種的一個突破,將來對種植戶增收、企業增效以及產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0c37b63068420d5b61c4c7cbedca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