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阜陽精準守護!

2023-11-07     阜陽發布

原標題: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阜陽精準守護!

秋高氣爽,界首市農村鄉鎮迎來秋種盛景:乘著各式播種機,一粒粒種子奔向大地懷抱;隨著播種機來回穿梭,田野里很快種下來年的希望……

美麗秋種景象的背後,離不開人們對每一寸耕地的守護。

今年以來,界首市積極推進耕地保護信息化管理項目建設,綜合運用物聯網、空間大數據、雲架構體系、高空監控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為耕地保護配上「千里眼」——鐵塔哨兵,加上「順風耳」——手機、「智慧腦」——巡查員,實現了問題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精準守護好每一寸「飯碗田」。

今年10月,該項目成功入選「數字阜陽」優秀案例。 

技防+人防 織密耕地保護網

「全鎮共83個自然村,以前巡查一遍,起碼得兩天,費時又費力。現在,鎮里裝了15個高空監測點,還能使用APP實時查看,全鎮耕地情況,我一個小時就能巡查完,方便多了!這個系統讓耕地保護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金秋時節,在「阜地監管」APP上查看耕地信息後,界首市陶廟鎮國土資源所所長陳勇連連稱讚。

陳勇向記者演示了「阜地監管」APP操作流程:輕輕一點,手機上便出現了全鎮耕地俯拍監控畫面,想看哪裡,可以實時放大、縮小,各種細節清晰可見。

據了解,「阜地監管」APP於2022年正式上線,是阜陽鐵塔公司開發的用於基層耕地保護管理的專屬軟體,可實現基層田長對任務派發、舉證上報、問題審核、跟蹤反饋、整改處置等全過程閉環銷號管理,監管記錄可追溯,確保問題有整改、事事有反饋。

當平台發現疑似違法違規行為並進行研判預警後,會通過APP向執法人員推送預警信息,執法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阜陽鐵塔界首區域技術人員聶致遠告訴記者。

今年4月,在陶廟鎮蔣莊村,監控預警系統抓拍到一處疑似違法堆土情況,立刻派發鄉鎮進行核查,經覆核後認定,屬於臨時用地手續過期。在陶廟鎮國土資源所督促下,當事人一周之內便清理復耕到位。

不過,「技防」手段有時也會發生誤報。聶致遠介紹,有些機械設備在復耕或翻土施工時,可能會被報為疑似問題。此時,就需要利用「人防」進行補充,經核實後解除預警,從而實現耕地全方位監管。

「千里眼」是怎樣煉成的

耕地全方位監管,需要堅實的技術支撐。

11月3日,記者來到界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實地探訪界首市耕地保護信息化管理中心。只見LED顯示屏上24小時全天候監控著界首市各地農田耕地情況;各類可視化圖表中,清晰展示著耕地數量布局、各級田長責任區域等信息。每當發現一處疑似占用、破壞耕地情況時,畫面會立刻鎖定並進行具體分析,所有細節一覽無遺。

「界首市現有耕地60.4萬畝。近年來,由於自然資源違法濫用行為日益突出,土地利用不當情況不斷加劇,而過去的自然資源衛片執法存在滯後性、被動性和精準性不夠的問題,因此,為自然資源執法提供技術層面保障勢在必行。」界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耕保股負責人姜楠告訴記者。

2022年8月,由界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阜陽鐵塔合作共建的界首市耕地保護信息化管理建設項目正式開工。經過設備安裝、技術服務調試、監控中心智能化安裝等工程,今年2月,正式進入運行階段。

依託遍布城鄉的鐵塔基站,我們在界首全市布設了112個高空監控點。」聶致遠一邊在電腦上操作,一邊向記者介紹。「每個高空監控點均搭載有高空攝像頭,能覆蓋方圓2公里範圍,藉助視頻自動巡航和全天候在線優勢,結合AI圖像識別技術,可識別工程機械、推填土區、坑塘水面、大棚等目標,及時抓拍疑似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讓破壞耕地行為無處遁形。」

記者了解到,自界首市耕地保護信息化管理建設項目上線以來,累計發現疑似耕地違法問題1000餘起,均快速處置到位,有力震懾、有效遏制了違法占用耕地行為。

「我們著力打造智能管理平台,已擁有優化空間分析、地塊查詢、套合分析、視圖聯動、地塊巡檢、案件管理、『非農化、非糧化』算法等核心功能,能夠做到對違法用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處置。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拓展鐵塔視頻監測系統功能應用,以保護耕地為重點,匯總農業農村、林業、水利、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應急管理等相關行業需求,開發相應功能應用模塊,提升縣域綜合治理能力。」聶致遠說。

來源:阜陽日報

本文中圖片、文字、音視頻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2f8281cfc62c97fd45fe142b7624a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