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經典紀錄片《細胞》

2019-10-09     報人劉亞東

本期為大家推薦一部BBC出品的

名為《Cell》的科普類型紀錄片,

講述了生物體內的細胞的組成以及功能。

故事開始於1674年,倫敦皇家學會收到了來自荷蘭的一個包裹,包裹的主人是當時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的安東尼.列文虎克。

他在信中描繪了一幅令人驚嘆的畫面:許多微小的生物在顯微鏡下遊動,它們的體型如此之小,甚至一粒沙子上面都能夠放下數百萬的數量。

大家可能會以為列文虎克是一名生物學家。事實上並非如此,甚至他連一名科學家都不是。列文虎克當時是做亞麻布生意的商人。製作鏡片只是平時的愛好,但就是這種「奇怪」的愛好打開了生物學研究的第一扇大門。

當看到這些微觀生物之後,列文虎克的認為它們是縮小版的動物,同樣具有心跳以及肌肉收縮的能力。然而,如今我們才知道當時他觀察到的實際上是海藻以及其它單細胞動物,例如阿米巴原蟲等。但不管怎麼說,這位荷蘭布商是實際上第一個看到活細胞的人。

另一方面,當時英國皇家學會成員,著名生物學家羅伯特.胡克則是第一個使用「細胞」這個詞的人。在看到列文虎克這封信之後,胡克仔細觀察了水樣,發現了同樣活著的小動物,這一驗證性的結果震驚了整個皇家學會。

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之後,列文虎克並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他這一次打算研究他自己的身體:觀察牙齒上刮下的成分,找到了微生物界的新成員(現在我們知道是牙菌斑);在自己的血液中觀察發現了浮動的圓球形物體,並稱之為「小球」(我們現在知道是紅血球)。此外,他還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己的精子,並觀察到了許多蝌蚪狀遊動的微型生物。

儘管如今我們知道新生命的誕生需要精子與卵子的結合以及基因的重組。但在17世紀,受當時整個科學氛圍的影響,列文虎克認為精子頭部應該包裹著一個「小人兒」,一旦進入子宮就會長成嬰兒。

另一方面,來自英國的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則在對蘭花的顯微觀察中發現了另外一個驚人的事實:許多植物細胞中都存在一個模糊的「影子」,並稱之為「細胞核」。這是細胞生物學領域的重大轉折點。

提到細胞,就不得不提到「細胞學說」的創始人,德國植物學家馬提亞斯.施萊登以及德國動物學家西奧多·施旺。兩人分別在自己的研究中發現了植物與動物由細胞組成的事實,在經過熱烈的討論與交流之後,「生物體由細胞組成」這一真理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他們當時的觀點也有錯誤的地方,那就是關於新細胞如何形成的問題。施萊登與施旺認為新細胞是自發產生的, 就像晶核產生晶體那樣。這一錯誤的觀點甚至影響了學界長達十幾年的時間。

為了揭示新細胞的起源,猶太人科學家羅伯特.雷馬克以雞胚為研究對象進行顯微觀察。通過觀察雞胚血液,他在眾多由單個細胞組成的群體中發現了少量正處於分裂階段的細胞。

為了證明細胞分裂不止存在於雞胚中,雷馬克尋找了一些青蛙受精卵進行實驗。在顯微觀察中,雷馬克發現了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的證據。

隨著時間的推移,分裂後的細胞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組織與器官,並最終形成完整的青蛙

基於上述對青蛙的研究結果,雷馬克提出了關於細胞分裂的假說,他認為細胞通過分裂形成新的細胞,這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新細胞只能從原有細胞分裂而來。

此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細胞理論日漸成熟,人們逐漸相信地球上的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新的生命也都是由單個細胞分化而來。

除了關於細胞結構的發現以及細胞理論之外,這部紀錄片介紹了細胞內部的結構以及發生的事件(例如細胞分裂的不同階段,基因重組的研究,DNA結構的發現),同時講述了胺基酸以及蛋白質的合成以及細胞多種功能的實現等等。對於生物愛好者來說都是有趣且十分值得學習的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2JRtW0BMH2_cNUg3s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