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蒸發460億,套牢外資的陽光電源要靠儲能翻身

2022-05-06     英才雜誌

原標題:4天蒸發460億,套牢外資的陽光電源要靠儲能翻身

本文作者 | 劉超然

4月19日,陽光電源披露了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情況。根據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8億,同比大降19%;2022年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4.1億,同比微增6.26%。業績公布讓市場「大呼不妙」。

果然次日開盤,千億市值的陽光電源在經歷早盤短暫的「掙扎」後,在上午11點被牢牢釘在了20%的跌停板上,當日市值蒸發近270億元。可能是市場給予的預期過高了,這次公司業績不及預期壓垮了多頭情緒,公司股價在21日收跌超10%,22日雖有緩和,但25日隨著大盤破3000點,陽光電源也呈現了明顯的下跌趨勢,4個交易日,回調接近35%,市值蒸發超460億。

回首幾個月前,陽光電源及所處的光伏設備板塊可謂風頭無兩!

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板塊表現

數據來源:choice

上圖是在大盤技術性回調前,申萬一級行業板塊從2020年年中至2021年年底的區間行情,可見,電力設備獨占鰲頭,以186%的漲幅領跑;而根據申萬二級行業中,光伏設備板塊的表現更是「皇冠上的明珠」,以320%左右的漲幅跑贏了近兩年的大熱門板塊鋰電池。

數據來源:choice

顯而易見,根據國家長期碳中和的目標,在過去的兩年里,電力設備板塊細分的光伏設備領域受到了機構和中小投資者的瘋狂追捧。

定增解禁,機構也被套

中短期市場對光伏板塊的發展預期不樂觀

陽光電源的股東數也在不斷增加,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31日,陽光電源的股東人數達到82,029戶,單季度增長30,246戶,同比增長58.41%;在隨後的2021年3月31日,短短3個月時間裡,公司股東人數近乎翻倍,達到了歷史頂峰的153,912戶,增加71,883戶,此時陽光電源剛經歷了第一個波段,不到一年時間漲幅超過12倍。

後面很多人選擇獲利了結,2021年6月30日披露的股東數驟減,但後面股價卻又在7月和10月分別兩次創下180元/股附近的歷史新高。

同時,在2021年10月,陽光電源還以每股128元的價格進行定向增發,募集資金36.38億元。

而這批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在4月22日解禁,解禁前剛經歷兩天超10%的回調,解禁當天股價微漲收於65.15元/股,相比定增價格128元/股,近乎腰斬。

這意味著6個月前,包括瑞士銀行、J.P.Morgan、UBSicon、高盛、等知名公募及外資機構被一網打盡,其中瑞士銀行集團最多,買了8.62億,JP摩根2.5億,高盛1.58億,上海景林2.4億。被套牢近超過50%。除了明星機構,還有173名投資機構和個人搶定增份額,其中濟南江山投資,甚至當時報出139.33元/股的高價。

為何陽光能源被如此追捧?

陽光電源是國內光伏逆變器領域的龍頭企業,2021年公司全球市占率超過30%,其中光伏逆變器全球發貨量47GW,國內18GW,海外29GW。截至2021年底已累計實現逆變設備裝機224GW,全球光伏板塊的主流市場市占率穩居頭把交椅。但即使優秀如陽光電源,也無法抵禦宏觀層面的系統性風險。

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地緣衝突「後遺症」給歐洲帶來多大的能源影響。由於局部地緣衝突的不斷發酵,俄以不再出口能源來反制歐美勢力,使得近期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走高,而這場衝突導致的金融戰、能源戰持續性,使得美國前段時間也在考慮啟用戰略儲備石油的舉動來看,雙方「硬剛」似乎有從短期向中期發展的跡象,因此在全球能源改革背景下,中短期歐美在能源博弈層面,大機率將偏向化石能源,以保證短期供給。疊加國內疫情反覆帶來的航運物流等不確定性因素干擾,無疑對陽光能源加速海外布局進程帶來了相當的阻礙。

公司2021年年報也披露了這一事實,年報顯示公司對海外渠道布局、以及晶片緊缺程度的預判失誤,導致利潤損失。

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板塊表現

數據來源:choice

從上面的最近板塊表現來看,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力設備板塊回調最大,下跌超過40%。可見,其實陽光能源的大幅回調,不僅僅是個股業績預期較差的原因,更多是當前中短期市場對光伏板塊的發展預期不樂觀,推測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國內疫情影響光伏產業鏈的開工率、裝機量甚至航運出海等;其次是海外作為國產光伏下一階段的主要增量市場,歐美的能源壓力,中短期能源結構發展方向或將阻礙光伏。

用儲能逆變器打翻身仗

儲能設備當前具有較大的需求缺口。

回到公司本身的業務層面來看,光伏逆變器由於其較好的商業模式,一直是光伏行業中的優質賽道。

陽光電源是做光伏逆變器起家,到目前來看,公司光伏逆變器業務增長非常穩定,2021年光伏逆變器創造營收90.51億,從2018年開始可以維持年均35%的增長率,業務占比在37.50%,毛利率可以達到33.8%,相比2020年小幅下滑,但仍能保持在30%以上,屬於公司相當成熟的業務板塊。

而未來很大的預期在於儲能逆變器業務,該業務相當於原光伏逆變器的升級版,伴隨新能源的發展,儲能設備將是重要的發展方向,而且當前具有較大的需求缺口。公司2021年的儲能逆變器的收入占比已經達到14%,增速在168%。

根據國聯證券的估計來看,到2025年僅國內市場的風光配儲的儲能逆變器市場空間會接近200億,整體國內儲能逆變器的市場空間在1400億左右。單純從儲能市場的前景來看,儲能逆變器的市場空間也相當可觀的。雖然由於去年海外項目等突發因素,導致儲能業務利潤不及預期,但從目前年報業務情況來看,仍是增速較快的全新細分賽道,除了陽光電源外,固德威(688390.SH)、錦浪科技(300763.SZ)、德業股份(605117.SH)都爭相布局該板塊。目前儲能逆變器甚至整個產業鏈的市場成熟度都不高,市場份額分散,隨著未來經濟和疫情的向好,大機率成為公司新的成長點。

當然,短期風險也不可忽視,從公司業務發展方向來看,短期國產光伏設備出海阻力不小,除了短期海外需求端不急預期、疫情抑制航運等因素,匯兌不穩定也是要考慮的,陽光電源2020年和2021年匯兌損失高達2.09億元和1.83億元,占當年歸母凈利的近10%!「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些小風險積累起來都可能影響公司的業績。

地緣政治導致能源使用變局、疫情反覆、全球晶片短缺、原材料上漲等因素都將影響光伏產業。儲能逆變器中長期將處於全球市場的需求高增速區間,但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短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278a57d23f13289330a6536f70d03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