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橋》票房破20億,為什麼00後和10後最愛這部電影

2022-02-05     紅顏秀影

原標題:《水門橋》票房破20億,為什麼00後和10後最愛這部電影

春節檔電影中,《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實時票房已經破了20億。《水門橋》的觀眾,不僅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更有很多00後和10後。

為什麼00後和10後也會對《水門橋》如此關注呢?答案很簡單:雖然水門橋戰役距今已經有72年了,但如果沒有那些戰士,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現在奔赴疆場,出生入死的,就是現在的我們。

很多年輕人看過電影之後,感動落淚,主動去了解了電影相關的抗美援朝的歷史背景,了解志願軍是如何拋頭顱灑熱血,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艱難地完成任務,在生死邊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有一句歌詞叫:「一樣的血一樣的痛,曾經的苦難我們留在心中」。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牢記這段艱難鏖戰的苦難歷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現在,擁抱未來。

這些「在天上與我們一起過年」的先輩們,是我們中國人不能忘記的英雄。從他們身上,年輕人能夠汲取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指引自己的人生。

01不拋棄,不放棄

《水門橋》中,戰友們互相依靠、互為後背,這是常態。整個鋼七連,就像兄弟一樣,密不可分,上下一心。

伍千里在執行炸橋任務的過程中,被壓在了廢墟底下,敵軍的支援卻已經趕到了。此時最佳的選擇,就是撤退保命,留下伍千里。但是他們沒有丟下戰友。

伍千里吹響了魚鷹哨讓大家走,可是伍千里的弟弟伍萬里和排長余從戎留了下來,從廢墟中救出了伍千里。

不拋棄、不放棄,是鋼七連的精神傳承:無論在任何時候,不拋棄戰友、兄弟,不放棄最後一刻勝利的機會。

很多觀眾最早是在《士兵突擊》里看到「不拋棄,不放棄」這句話的。沒錯,《士兵突擊》講的也是鋼七連的故事。這句話不僅是「鋼七連」的精神,也是軍人的精神,更是尊重人性平等的體現。

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最應該學習的,就是這樣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放棄最後的機會,珍惜親情、友情和愛情,珍惜人性中閃閃發光的品質。

02狹路相逢勇者勝

在《水門橋》中,美軍實力很強,他們有先進的武器、充足的食物,還有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但他們並沒有捨身就義的勇氣,不敢豁出去一戰,明明占據了一切物質優勢,卻節節敗退。

我軍食物匱乏,武器短缺,將士們挨餓受凍,渾身是傷,卻敢於豁出去拿命拼。美軍修橋三次,我軍炸橋三次,雖然最後人員傷亡慘重,但我們的志願軍,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以慘痛的代價,完成了炸橋任務。

狹路相逢勇者勝。對於當代的年輕人來說,我們應當繼承鋼七連的精神,戰鬥至最後一刻,戰鬥至最後一兵一卒。每個人心中,都應當有願意為之奮鬥甚至犧牲的信念,有了強大的信念,無論對手如何強大,都能拿出十足的勇氣來與之一戰。

03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

作為00後、10後,生長在和平年代,不用在槍林彈雨中戰鬥,但在當今世界,沒有硝煙的戰爭依然在無時無刻發生。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無論是經濟戰、生物戰、科技戰還是輿論戰,都是年輕人的戰場了。炮火不在明面上,但大國之間的角力,是不能缺少年輕人的。年輕人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未來終究是年輕人的。

所以,樹立一個更宏大的志向,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身擅長的領域深耕,讓我們的祖國在各個領域都越來越強大,這是所有當代年輕人的任務。

《水門橋》帶給我們的感動,當然不止是兄弟情、家國情。更多的,還有我們自身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思考:在和平年代,年輕人能夠做什麼?能夠把什麼做得更好?能夠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23f4e0579294d67ac5a5267aa8437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