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是為了廝守,那離婚是為了什麼?

2022-05-29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結婚是為了廝守,那離婚是為了什麼?

本文作者:川美眉

《克萊默夫婦》是哥倫比亞影片公司於1979年出品的家庭倫理片,由羅伯特·本頓執導,達斯汀·霍夫曼、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豆瓣評分8.5,一部絕佳的婚姻愛情教育大片。故事情節緊湊,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深情演繹,可以說,你最為熟悉的人倫親情愛意,如清冽冽的小溪從頭至尾緩緩流淌,最後的結尾讓你潸然淚下。

開局就是喬安娜,克萊默夫人(梅麗爾·斯特里普飾)黑暗中一張痛苦扭曲的臉,她親了親已經熟睡了的兒子比利,喃喃地說,「我愛你,孩子」,她一遍又一遍的撫摸著兒子金色的頭髮,淚流滿面。然後一轉身離開了兒子的房間,打開衣櫥,去收拾行李。我注意到了,她放了一件兒子的藍色短袖衫在自己行李箱裡,她有多不捨得兒子。

接下來她枯坐在客廳里等著丈夫克萊默(達斯汀·霍夫曼飾),門鎖轉動,克萊默滿面春風地回來了,他剛接了一個大單,忙著打電話,沒看清妻子一張哭喪著的臉,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只忙中說了一句「你會以我為榮」,看得出他有多自負。直到妻子把家門鑰匙、這個月的帳單等單據攤在桌子上,跟他說了一句「我要離開你!」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他搶下了妻子的行李,妻子不管不顧衝進電梯,一切都不可挽回了,他才頹然跌坐在椅子上,想起來給他和妻子的一個共同朋友打電話,那個叫瑪格麗特的女人。

瑪格麗特一年半前和丈夫查理離婚了,現在帶著個也許1歲也許2歲的孩子單身,據她說前不久自己的法文老師開始和她約會了。克萊默見到她很激動,數落道,你有沒有和喬安娜說過和我的關係,你們一定背著我說了我很多壞話,要不,她怎麼會捨得拋下兒子義無反顧地走了。

瑪格麗特毫不相讓,你知道喬安娜有多麼不快樂嗎?她一直很憋屈,她快要崩潰了。但是我從來沒鼓勵她離開你離開這個家。克萊默的聲音也提高了,我整天忙著賺錢養家,我沒功夫關注她,沒功夫聽你在這嘮叨,請你離開我的家。

問題是棘手的,第二天一大早,6歲的兒子比利醒了,他已經習慣了早上起來有媽咪在身邊,他們一起做早飯,吃早餐,而不是爸爸這樣的手忙腳亂。

這一幕演得太逼真了,爸爸拿出杯子,讓兒子幫忙攪碎雞蛋,準備做油煎雞蛋麵包牛奶三明治,這邊呢還吹著口哨在磨咖啡,開水壺正燒著水,這鍋碗瓢盆交響樂有啥難的,還就難住了他:比利大叫「爹地,麵包焦了,水開了」。他慌忙去端焦糊了的雞蛋鍋,這邊電子壺水開了,有電子鳴峰報警器的那種鳴叫聲尖利地響著,那邊咖啡也告急,他慌了,焦糊鍋子燙手掉落地上,一片狼藉,所幸比利坐在高凳上,沒站在灶台邊,不然保准被燙傷。

這一輪鍋碗瓢盆大作戰,弄得克萊默焦頭爛額,他抓著兒子比利的手匆匆往學校趕去,見到老師還問了一句比利幾年級。天勒,看來喬安娜在的時候,他一定是那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大丈夫,我記得電影開幕已經是晚上了他還腳翹在上司的辦公桌上聊著天不急著回家呢,哪知道後院已經起火了。

電影沒有直接呈現這對夫婦日常生活的衝突,或用過多的筆墨寫丈夫如何忽視妻子、怎樣怠慢了甚至矮化了妻子,但是,幾個細節足可以想見這個工作狂人是怎樣的大男子主義怎樣的強勢,在8年多的婚姻生活里不管不顧妻子的感受,以至於妻子變得抑鬱了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妻子離家的第二天早上,比利穿著小褲衩,幾個房間走來走去,沒見到媽媽,最後來到爸爸房間,把合衣而眠蜷縮在床上的爸爸叫醒,劈頭就問「媽咪呢?」這說明了平時都是媽媽在管他,沒爸爸什麼事。

第二個細節手忙腳亂做早餐時,克萊默連平底鍋都不知在哪兒,還是兒子告訴他「在消毒櫃里」。第三個細節,他匆忙送比利去學校,連兒子幾年級也搞不清楚,還問了老師。第四個細節,那就是離家大約有八個月後喬安娜約他到酒吧面談,當前妻提出要要回兒子的監護權時,他氣急敗壞,抓起手上的酒杯往牆上砸去,酒賤到了喬安娜臉上,他看都不看憤怒的揚長而去。

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這位丈夫一直以來在家裡扮演的「丈夫」和「父親」的角色有多麼缺失,或者說很不稱職,一定是既霸道,又漠不關心妻子和兒子。難怪那位鄰居瑪格麗特問他,你妻子一直不快樂,甚至抑鬱在服藥,作為丈夫你有關心過她嗎?

克萊默回答說,我知道她可能很多時候不開心,也知道她在服藥,可我太忙了呀,我沒有靜下心來聽她說,但也不能成為離家出走扔下孩子的理由吧?看看,他絲毫沒有檢點自己的意思,只一味地在怪罪對方。這其間有兩個婚姻的要素「平等」、「尊重」。

我們知道,好的婚姻關係一定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兩個人,我喜歡你的某些特質和欣賞你的某些優點,你也看到我的長處並欣賞鼓勵之。兩個人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共同呵護和扶持這樣一種關係,相互關愛,相互成全,共同成長,彼此變得更好。而不是頤指氣使,居高臨下,久而久之,那樣一種「仰望」的姿勢,一方會覺得很累很累,甚至很委屈很傷心,終有一天,之前構築的「崇拜模式」關係會轟然坍塌,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一定會將愛漸漸地磨損而消失殆盡。

我想《人世間》中周蓉和馮化成的婚姻解體正是如此,當然馮化成的「出軌」加速了這段不平等的婚姻的消亡。

周國平先生說,好的夫妻關係需要「放養」,又說是「寬鬆」的兩性關係,我理解這种放養和寬鬆就是「平等」和「尊重」。家務需要彼此承擔,你的心聲我要認真傾聽,你的訴求我必須重視,甚至放在心上,這樣才能讓雙方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為有源頭活水來」。

接下來,電影的後半段主要是雙方聘請的律師在法庭上唇槍舌劍地較量,為自己代理的這一方爭取到監護權而不惜餘力地角逐。我看到了喬安娜委託的律師步步緊逼克萊默,指出他在獨自一人看管兒子時發生了兒子從鐵架子上摔落的意外,眼睛外傷縫了八針的病歷出示,這對克萊默很不利;而克萊默的律師也沒有閒著,他例舉了作為妻子在孩子僅僅六歲,突然扔下孩子離家出走,竟至13個月之久,對她作為母親是否稱職的質疑。

作為當事人的雙方私下裡都有問自己的律師,你非要這樣咄咄逼人不可嗎?我不禁哂笑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丈夫克萊默先生你為何不能在妻子那天約你見面在咖啡館面談時候,認真的誠懇的認個錯,檢討自己之前忽略了妻子,表達希望言歸於好的願望呢?

看得出梅麗爾·斯特里普,也是奧斯卡得獎專業戶的梅姐飾演的喬安娜很愛很愛自己的兒子,而對於丈夫也不是全盤否定,非要離開他不可的,我感覺她的心底里還有柔情牽袢著,否則,不會在出了法庭當面跟前夫說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律師他去醫院調了病歷」。克萊默哪裡聽得進,他傲然轉臉拂袖而去,我想這個丈夫太「鐵面」了吧,換了我,只有三個字「離開他」!

但是,我注意到了,他在背後也對自己的律師嘟囔過,「非要這麼無情?」律師教導他,你想拿到監護權,必須狠角色!

但是,最終克萊默敗訴了,法官偏向於母親,監護權歸喬安娜了。我為克萊默難過,但是我也有些糾結,畢竟我是女性,我骨子裡更同情母親。

問題來了,接下來寶貝為難了,他在媽咪突然出走以後從開始的不適應爸爸,到現在和爹地相處得很好。當爹地告訴他必須從這個家搬出去和媽咪一起住,小傢伙眼圈紅了,他已經和爸爸難捨難分了。

有一場戲小演員演的特別好,爸爸做的糊噠噠的牛肉番茄餅很難吃,他說不想吃要吐了,他要吃巧克力冰激凌,他搬了凳子到高高的冰箱裡去拿,爹地說你敢吃一口試試,他就用勺子挖了一大勺放進嘴巴里,爸爸抱起他扔到床上,他哭著喊「我要媽咪」,然後他累了睡著了。

半夜,爸爸來看他說對不起是爸爸不好,他竟然說爹地你不會離開我吧,「Ilove you」,這一幕看的我鼻子酸酸的,孩子多麼渴望有安全感,看起來媽咪的突然離開,對他也是一種傷害。

他很兩難,左手很愛媽咪,右手摯愛的爹地,捨棄那一個他都萬般不舍。唉小小的人兒,眼淚在眼框里打轉,我的眼淚也吧嗒吧嗒的落下來,你們大人能不能別為難孩子,你們和好行不行呀?

我突然想起來我曾經勸過一位中年媽媽,那時她和丈夫的關係有點僵,那位也很強勢,我幫她分析,你女兒初三了還有三年將高考,這段時間家庭穩定很重要。其實我知道,有幾位女性同事知道她家的事,都在勸她離了。我說,你是母親,有了女兒你的命就是女兒的,為女兒活!也許給他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等女兒考上大學,你家是2比1,到那時候再狠狠收拾他。

她的心裡可能也不捨得這段婚姻吧,於是沒離,慢慢的關係也緩和一些了。之後她女兒考上了交大,那位呢升了副校長。怎麼說呢,我不敢說我的勸和就一定正確,但至少有一點,人生在世,為人父母,難道不是責任大於天。當然,有一條底線,若是「出軌」,那是原則問題,另當別論。

電影的結局是開放性的,喬安娜來接兒子了,她自言自語地說,我把兒子從自己的家裡帶走,這本來就是我的家呀,也是兒子已經習慣了的喜歡的家。看起來她有些猶豫。克萊默說,你上樓去跟兒子單獨談談,我在這裡等著。這給觀眾留下了3條線索:喬安娜擁有了監護權她接走了兒子後來和兒子生活在一起了;喬安娜放棄了監護權,比利繼續和爸爸生活在一起;這對夫婦破鏡重圓,三口之家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你偏向於哪一種呢?

我看了一些影評,說喬安娜放棄了監護權,這對夫婦沒有和好,孩子繼續由爸爸克萊默撫養。我想問:結婚為了什麼,當我們締結一段婚姻時,一定有美好的憧憬吧,想和這個你選中的人一生一世都廝守在一起,是不是?但是,婚姻一旦出了問題,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因噎廢食,夫妻分開,一別兩寬;而是應該還有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溝通交流,修補感情的另一條路吧,重要的是我們最愛的孩子不要受到傷害,你同意嗎?

該片於1980年獲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以及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男配角等四項提名。梅麗爾·斯特里普和達斯汀·霍夫曼兩位大咖大飆演技,我以為他們作為男女主都有精彩演繹,尤其梅姐作為母親對自己親生骨肉那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影片的最後,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淚如雨下哽咽著對前夫說,我突然意識到這就是他的家呀,我不會把他帶走了,這意味著她放棄了監護權。據說,43年前這部影片在美國家喻戶曉,很受歡迎,連美國的離婚率都降低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c2305d1dc291d9f718d8a3f176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