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經濟大省,但內里問題一直很嚴重。
小微企業和工商戶,一律免除地方稅收。這一點就連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也未能做到。
01
談國內營商環境,我批評最多的兩個區域是東北和山東。今天只說山東。
山東全省人口超過1億,和東北差不多,有城市群和港口,還鄰近韓國,外貿十分便利。山東的經濟體量,長期居於全國第二,直到2009年才被江蘇超越。
即便如此,山東經濟一直被質疑「大而不強」,民眾生活水平,也和廣東江蘇有很大的差距。
2018年,全國經濟採用新的核算方法,山東GDP總量竟縮水達9000多億,降幅12.84%。如果算人均GDP,山東的排名比內陸湖北省還低。
可想而知,過去多年山東的經濟實力是被高估的。不錯,山東是經濟大省,但內里問題一直很嚴重。2018年春節,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一次講話,曆數山東發展落後,提出「新舊動能轉換」。
在此之後,一系列改革在山東官場展開。各級會議減少1/3,文件數量減少1/3,各級簡報壓減1/3,基層報表材料壓減一半以上,各類督查減少50%以上……這些措施都是向官僚主義開刀。山東政府終於意識到,問題出在政府本身。
文山會海、苛細管理,這些不能解救山東經濟。山東要變好,要向官僚主義開刀,更要有所作為,激發市場活力。最近,在疫情後的經濟恢復中,山東就在做這樣的嘗試。
02
6月6日,山東政府官網發布消息,宣布了十項惠民政策:
1、免稅。在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在地方權限內,從文件發布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免除一切稅費。
2、減租。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在已有減租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房租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3、地攤經濟。各縣(市、區)擺攤經營區域和時段,實行負面清單制。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不辦理營業執照,不收任何費用。
4、社保補貼。從事「夜經濟」「小店經濟」等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如有繳納社保的,給予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
5、以工代訓。中小微企業新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等,組織以工代訓的,給予每月500元/人、最長6個月的補貼。
6、信貸支持。保持現有抵押擔保狀態不變、承諾就業基本穩定的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允許延期償還貸款,並免收罰息。
7、擴大動產抵押登記範圍。拓寬抵押物登記範圍,對辦理抵押的動產,做到應登盡登、應抵盡抵,提高效率。
8、提供低成本的創業場所。各類創業園區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向應屆畢業生免費提供,當地財政視成效給予獎補。為應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開闢綠色通道,相關部門免除開辦企業的一次性政府收費。
9、擴大「一業一證」改革。將企業開辦環節由5個壓縮為2個、辦結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實行印章刻制、發票及稅控設備領取、證章寄遞「三免費」。
10、發展線上銷售。鼓勵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外貿出口平台、電商平台進行經營和銷售,當地財政給予費用支持。
03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觀察,非常值得一說的亮點,有第1、2、3、9項。這幾項措施的含金量,大大超過了其他幾項。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
先看第1項,今年年底之前,在地方權限之內,免除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一切稅費。
這項政策一出台,就免除山東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的一切地方稅費,非常了不起。據2019年的數據,山東有個體工商戶693.3萬戶,小微企業224.7萬戶,扣除此前因其他優惠政策不必繳納,獲益者的數量仍然十分可觀。
在此之前,國家財政部門針對國內小型納稅人,早就出台多項稅收減免政策。可以想見,今年山東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稅負將大大減輕,很多在生死線掙扎的企業,能得以存活。
山東此項免稅政策,最鼓舞人心的地方,在於「一刀切」。不再比例減免,條條框框,各種門檻,而是宣布:小微企業和工商戶,一律免除地方稅收。這一點就連疫情最嚴重、減稅力度最大的湖北省,也未能做到。
接著看第2項,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性房產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大幅減租。
請注意這一項,這次減稅不是要求民營企業和個人減租,而是國有經營性房產減稅——相當於政府讓利予民。此前國家和地方政策有減過租的,這次租金再減半,可謂誠意十足。而餐飲、住宿、影院等六類行業,業主願減稅的,政府減免稅收或財政補貼。
第3項,各縣(市、區)擺攤經營區域和時段,實行負面清單制。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不辦理營業執照,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一條有制度創新。此前各地放開地攤經濟,很多還是採用「白名單制」,即政府劃出區域,豎下牌子,城管指導,這才允許擺攤。現在山東省政府要求各地提交「負面清單」,即不允許擺攤的販位應當列明,其餘都是開放區域。這樣的尺度,目前看全國第一。
此外,針對地方政府常有扭曲政策、藉機漁利的習性,這次山東政府要求,各地「地攤經濟」不得收費,這就杜絕了地方「設攤收租」「收管理費」的可能性。
第9項,將企業開辦環節由5個壓縮為2個、辦結時間由3個工作日壓減為1個工作日,實行印章刻制、發票及稅控設備領取、證章寄遞「三免費」。
這項政策的亮點,在於精簡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率,減少企業負擔。山東是官本位濃厚的省份,政府辦事效率普遍低於南方沿海諸省。提升政府辦事效率,也是在給企業減負。
04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心生疑惑。山東省政府明明列出10項政策,為何我只挑出其中4項細談,至於第4、5、6、7、8、10,則沒有過多關注。這是什麼道理呢?
道理很簡單:減稅免費、放開地攤管制,這些是要求政府有謙抑精神,少汲取,少做為,多讓利,尊重民間自發的活力。政府自己意識到,要少管松管,有所不為,這正是山東官場最難得的品質。
而第4、5、6、7、8、10這幾項措施,無論給補貼、信貸支持還是創業支持,這些措施的共同特點是:它涉及財政支出,需要政府指導。
政府打著扶貧濟困的旗號花錢,即便其中有幾項,能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總體還是有很大危險。尤其山東這樣的官場氛圍,官員最怕無事,喜好乾預指導,他們造成政策扭曲,資金浪費,不能不小心。
經濟困難時候,政府減稅是對的;減稅會造成財政壓力,這時應該少花錢還是多花錢呢?我認為,正確的選項是前者。
一個急需去除官僚作風,發揚市場精神的省份,政府出台經濟發展政策,其實不需要寫滿10條,把免稅、減費、簡政、去管制,這幾項好好落實,就足夠了。
實在要湊滿10條政策,大可再研究一下,還有哪些政策在阻礙生產,破壞發展,趁著疫情之後的改革春風,趕緊把它拿掉吧。市場之下是廣大民眾的生產力,他們迸發的力量,遠超過政府的苦心設計。
本文源自功夫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