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一個男歌星,偏偏打扮成女人的樣子,看了說不出的尷尬!

2024-09-24     圖騰66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如今的娛樂圈,居然出現了一批「男明星」,既是男兒身,卻偏偏化著濃妝、穿著女裝。這讓我等古稀之年的人如何能看得下去?像華晨宇這類歌手,台上風情萬種,台下卻讓我輩老人感到不知所措。是我們這一代人思想落伍了,還是現代的審美出了問題?倘若我回到了青年時代,恐怕也會和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嗎?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夫天地陰陽,男與女,各有其位。古人云:「男子有男子之剛,女子有女子之柔。」男為陽,剛毅堅卓,乃為天命;女為陰,溫婉賢淑,成其德行。然今之世道,顛倒錯亂,男化妝,女扮裝,不複本性。此風一開,世俗頹廢,不復古之淳樸。吾輩老者,深感不安,誠有「時不我與」之嘆!

說實話,我看到華晨宇這樣的打扮,心裡真的不太舒服。男人嘛,就該有男人的樣子——陽剛、堅強、勇敢,這才是我印象中的「男子漢」。可現在的這些歌星,化著比女人還濃的妝,穿著比女人還誇張的裙子,走起路來扭腰擺臀,哪裡還能找到一點「鐵骨錚錚」的氣概?

我理解時代在變,年輕人的審美觀與我們這代不一樣。但真的要讓一個男人去模仿女人的樣子嗎?我看著這樣的表演,總有種說不出的尷尬。或許,正如網上有些網友所說:「他們這是在挑戰傳統的性別觀念,想要表達個性,打破框架。」但打破了框架,是否就意味著要拋棄性別的特質呢?

有些人認為這是「個性自由」,是年輕人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所謂的「自由」,在我看來更像是迷失了自我。網絡上,不少年輕人狂熱追捧這類歌手,甚至有人說:「華晨宇很有創意,敢於做自己!」對此,我只能搖頭嘆息。

舉個例子來說,細想一下,他這樣的打扮不僅是個人選擇,還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流行。台下的年輕人一邊鼓掌,一邊紛紛效仿,這就是潮流的力量。而我發現,這種「非男非女」的審美觀,漸漸從娛樂圈走向了生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迷戀這種中性化、模糊性別的風格。倘若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未來的男性和女性是否還能保持各自的特質呢?還是說,大家都要像華晨宇一樣,游離在「中性」的邊緣,模糊了自我?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想,這跟社會文化的變化、全球化的影響、以及年輕人追求個性表達都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娛樂工業發達的背景下,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被無限放大,成為大眾效仿的對象。

這種現象並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是華晨宇一人所為。其實,早在幾十年前,日本的視覺系音樂已經開始走這種路線,男歌手化濃妝、穿華麗的服飾,這在當時也是一種打破常規的嘗試。而如今,這種風格逐漸蔓延到中國,成為了某些年輕人眼中的「潮流」和「藝術」。然而,在這些華麗的外表下,是否隱藏著一種對自我認同的迷失呢?

想起當年的小虎隊,吳奇隆、陳志朋、蘇有朋,他們的形象健康陽光,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男性審美。但如今,娛樂圈的風氣卻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不再追求陽剛之美,而是走向了柔美與中性。這不禁讓我感嘆:時代變化太快,我們這代人跟不上了。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時代在變,審美觀念也在變,但不變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自我,不要因為外界的流行而迷失了自己的本質。男人不一定非要「鐵骨錚錚」,女人也不一定非要「溫婉賢淑」,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核心價值。

未來,面對這些新興的審美潮流,我們不必過分排斥,也不應盲目追隨。作為長者,我深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審美標準,但我們應該以包容的態度看待年輕人的選擇,同時也要提醒他們:不要為了所謂的潮流而丟掉自我。正如一句老話所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每個人,無論是男是女,都應該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隨波逐流。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潮流,但潮流易逝,真正的價值卻能長存。我們這一代人,或許看不慣這些男不男女不女的打扮,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落伍了。審美沒有對錯,但個性應該有所堅守。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年輕人也許有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我們也要提醒他們,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們,你們怎麼看?你們是否能接受這種「中性化」的審美?還是和我一樣,覺得男人應該有男人的樣子,女人應該有女人的模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1729354b0f1d8b4b61aae64e73f96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