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9年來首次無電影破10億美元 曾經的娛樂帝國遇到了麻煩
《星願》票房也砸了
時光網訊隨著動畫《星願》感恩節檔只拿到3190萬美元開畫票房,恰逢百年誕辰的迪士尼今年手裡的好牌全部打完,自2014年以來首次(2020、2021疫情年份除外)沒有電影全球突破10億美元。
外媒《綜藝》分析認為,流媒體破壞影院體驗、拍攝電影過於昂貴、太倚靠續集電影等因素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2019年是迪士尼巔峰年,全球票房榜前10名,迪士尼占了7部,全部突破10億美元,《復聯4》甚至拿到27億美元。今年迪士尼票房最高的電影是《銀河護衛隊3》的8.45億美元,暫居全球票房榜第四。
《銀河護衛隊3》是迪士尼今年票房最高電影
迪士尼今年的《驚奇隊長2》《奪寶奇兵5》《星願》《蟻人3》《幽靈鬼屋》表現均讓人失望,甚至去年底上映的《阿凡達2》在2023年拿到的票房都比絕大多數迪士尼電影票房要高。
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銀河護衛隊3》的8.45億美元,系列中僅次於《銀河護衛隊2》,但依舊難以接近10億美元的關卡。
迪士尼今年的票房啞彈
也不能一味怪罪迪士尼拉跨,整個好萊塢今年都很掙扎。全球票房只有兩部電影突破10億美元,華納《芭比》的14.4億美元和環球《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的13.6億美元。
全球票房榜TOP10中,迪士尼還是占據了4個席位,是好萊塢五大中最多的。環球有3個席位,華納、派拉蒙、索尼各有1個。迪士尼並沒有一敗塗地,只是從「神」變成了「人」。
boxofficepro首席分析師肖恩·羅賓斯對《綜藝》表示:「迪士尼在2010年代設定了難以置信的高標準,動用了所有的武器。每次成功都是意料之中的,但當油井開始乾涸時(品牌被消耗太厲害),你就會非常麻煩。」
分析人士認為,導致迪士尼今年的困境因素有:疫情期間對迪士尼流媒體的依賴、創意上的不足以及對曾經流行的品牌的過度依賴。《復仇者聯盟4》作為一項不可錯過的流行文化活動登陸影院,但到今年,《驚奇隊長2的》票房失敗被群嘲。
流媒體破壞了影院體驗
「在疫情開始時,迪士尼接受了短期思維,將自己投入到流媒體業務中,沒有考慮到疫情結束後,這對大銀幕作品會產生什麼影響,如今股市告訴了它答案。」研究娛樂品牌的大衛·格羅斯認為,流媒體讓觀眾變得舒服了,但大銀幕的價值下降了。等到華爾街在流媒體上撤資時,電影院體驗已經受損。
但最大的因素是迪士尼電影非常昂貴,大部分需要2億美元左右的製作預算,這還不包括1億美元的營銷成本。這意味著每部作品都需要很高的票房實現收支平衡。
對於其他電影公司來說,全球票房達到5億美元都可以開香檳,但迪士尼的電影不到10億美元,心裡都會特別緊張。
迪士尼過去的玩法是,這些電影提供的價值超出了影院收入,讓他們能通過衍生品、主題公園和迪士尼流媒體來回本。
在疫情之前,迪士尼也很少推出漫威、星戰、動畫真人改編之外的成功電影,當上述幾個大IP對觀眾吸引力下降時,迪士尼就有點「抓瞎」了。
格羅斯補充說:「在流媒體內容飽和的背景下,如果觀眾對某事(漫威或奪寶奇兵)有疑問,他們就不會那麼投入了。」
據說迪士尼對《死侍3》信心十足
但看看迪士尼明年大銀幕作品,依舊是《頭腦特工隊2》《獅子王前傳:木法沙》這些,似乎明年他們更依賴20世紀影業的幾個IP,譬如《猩球崛起:新世界》《死侍3》《異形:羅慕路斯》以及2025年的《阿凡達3》。
迪士尼CEO鮑勃·伊格爾承認,在疫情期間,該公司犯了重數量輕質量的錯誤,「我們失去了重點。」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重新設計,這個神奇的王國將能夠補充缺失的光芒:「迪士尼與消費者的聯繫方式,是大多數電影公司夢寐以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