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克里姆林宮的說法,之所以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就是擔心北約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攻擊武器,確切說是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包括彈道飛彈、巡航飛彈或高超音速飛彈,一旦部署,這些飛彈能夠對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等俄羅斯大城市構成威脅。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再次強調,美國沒有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任何飛彈,未來也沒有這個打算。拜登還表示,美國不是俄羅斯人民的敵人,不尋求破壞俄羅斯的穩定,拜登也不相信俄羅斯人民想要一場針對烏克蘭的血腥的、毀滅性的戰爭。
此外,拜登還回顧了二戰期間美蘇兩國並肩抗擊納粹法西斯的歷史,稱那是一場必須的戰爭,但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則是一場沒有原因也沒有理由的選擇性戰爭。如果俄羅斯再次入侵烏克蘭,將付出巨大的戰略代價,美國及其盟友會做出果斷反應。
美國陸軍已接收「暗鷹」高超音速飛彈
而在此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強調,北約不會允許美國在歐洲部署任何陸基中程飛彈,即便美國有快速部署的能力,北約不謀求與俄羅斯之間的直接衝突,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一個核大國。斯托爾滕貝格還呼籲俄羅斯將其陸基中程飛彈,確切說是將「伊斯坎德爾-K」巡航飛彈銷毀或撤離俄羅斯的歐洲領土,這種飛彈被部署在了加里寧格勒等地。
「伊斯坎德爾-K」的尺寸和重量都超過了「口徑」
美國監測到「伊斯坎德爾-K」的實際射程達上千公里,超過了《中導條約》的限制,要求核查俄軍裝備的所有該型號飛彈,但遭到拒絕,俄羅斯只願意提供準備好的樣彈接受檢查。在溝通無果後,美國隨即退出《中導條約》,而在該條約到期後,俄羅斯也退出,導致這個美俄之間最重要的裁軍協議作廢。部署在加里寧格勒的「伊斯坎德爾-K」能夠覆蓋除西班牙南部地區之外的幾乎整個歐洲,而俄羅斯禁止執行《開放天空任務》的美國偵察機靠近加里寧格勒等地,也是美國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並最終導致該條約作廢的直接原因。
對於集結在烏克蘭邊境附近的大軍,俄羅斯政府並沒有什麼說法,只是宣稱其有權在俄羅斯境內任何地區進行軍事調動,不管是邊境地區還是內陸,俄羅斯沒有威脅到任何人。但隨著「保障俄羅斯安全利益」的談判草案被提出,外界很快意識到,俄羅斯政府是在藉此向北約施壓,要求北約停止東擴並回到1997年的狀態。
而這個被提前泄露的談判草案也並非俄羅斯政府的真正目的,所有人都知道北約不會同意這些條件,北約強調其不會停止擴大,任何符合條件的獨立主權國家都可以提出申請,只要獲得北約所有成員國同意就能夠加入北約。克里姆林宮的真正目的,是要求西方承認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地區的實際狀態,並停止自2014年以來的制裁,緩解目前克里姆林宮遭到的巨大壓力,防止出現難以控制的情況,俄羅斯民眾甚至軍方最近的一系列表現,已經表明了克里姆林宮面臨的壓力之大。俄羅斯真正的威脅並非來自外界,而是內部,那些阻止俄羅斯繼續前進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