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難度大降,各地錄取最低分數創歷年最高,什麼人最焦慮?

2022-07-24     峽谷爆笑團

原標題:中考難度大降,各地錄取最低分數創歷年最高,什麼人最焦慮?

最近全國各地中考錄取結果陸續公布,高分段扎堆,分數線越來越「卷」。看看下面的數據:

北京市滿分660分,655分以上(含655分)的考生2317人,還不包含眾多牛娃提前被錄取未參加中考;廣州滿分810分,750分以上(含750分)1452人;石家莊滿分640分,600分以上(含600分)3253人;合肥滿分750分,700分以上(含700分)2008人,長沙滿分720分,680分以上(含680分)2812人,成都市滿分710分,640分以上(含640分)1275人!是不是亮瞎了眼?

怪不得家長感慨:「查分的時候感動的想跟娃抱頭痛哭,得知分數段後又萬念俱灰」;同學群:「查到分群里一片歡聲笑語,分數線一出來,全都哭天喊地」;老師們發的朋友圈:「這麼多牛娃,該怎麼教?」,他的同事留言:「想想幾乎門門滿分進來的,馬上要被我們教成不及格了,壓力大的一晚上沒睡著」。

中考高分扎堆的背後是考試難度的降低

這是北京中考數學的第一題,相信小學生都會做吧?這簡直是把「雙減」貫徹到了極致了!

中考難度降低了,什麼人最焦慮?什麼人最受益?什麼人最吃虧?

優等生(學霸)最焦慮。優等生怕的不是簡單的題,而是出錯,出錯可不管是優等生還是中等生,舉個例子,假設廣州市數學滿分120分,去年考115分的有100人,但是今年簡單後有800人了,如果是去年,不小心錯一道題,關係不是太大,最多99人超過你,但是今年就在800名之後了,重點高中錄取就危險了,而且去年是被同一層次的優等生超越,而今年很可能一個中等生就輕鬆超越了優等生了。

中等偏上的學生最受益。在試題簡單的情況下,和優等生的差距大大縮小,甚至存在超越優等生的情況(我兒子班級就是這個情況,中考第一被一模班級第7名奪得),因為沒有難題,所有題目大家都會,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拼的只有誰更細心,出錯率更低。

理科占優,文科相對較弱的學生最吃虧。數學的區分度沒有或降低了,語文和英語由於分值高,而文科較弱肯定就吃虧。當然,理科占優的學生如果順利進入理想的高中,那麼恭喜你,高考還是對你很有善意的,畢竟趨勢就是:中考容易,高考偏難。中考的目的是分流,高考則是選拔!

中考難度為什麼降低

「雙減」《意見》第18條提出,要「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義務教育的性質是打基礎的教育,不是選拔性教育。「學的簡單,考的難,課內不足課外補」的情況不復存在,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必須依據課標,做到應教盡教,而且考試簡單了,還要什麼超前學習?還要什麼教育機構?有效淡化教育機構的存在,解決家庭教育成本高的問題,真正體現教育平等,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為什麼要「雙減」(下面來源於教育部)

1、事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是個頑瘴痼疾,學生苦不堪言,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2、事關國家教育體系根基

培訓行業野蠻生長,形成了另外一個教育體系,功利主義傾向嚴重,擾亂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對學校教育體系產生強力衝擊。

3、事關人民群眾小康生活成色

培訓機構炒作渲染焦慮,裹挾全社會被動參與,收取高額費用,嚴重降低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考難度降低可以促進教育均衡

目前,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的辦學水平差距越來越大,教育資源嚴重失衡,「掐尖」現象愈演愈烈,村鎮中學甚至縣中學空心化,進入重點高中就相當於半只腳跨進了重點大學,「雞娃」成為每個家庭現象。

淡化中考選拔功能,擴大高分考生的基數,將優等生分散到更多的學校,讓更多的學校生源均衡,降低學校的差異,優等生可能去一般的學校,提高該校的質素,中等偏上的學生也可能進牛校,得到更好的教育機會,堅持多幾年,教育均衡可以得到大大改善。

面對中考難度降低該怎麼學

首先學習習慣要嚴謹。有家長說,今年的中考考的是細心程度,有一定道理。其實不管題目難易,嚴謹、細心都是必要的,會做而做錯丟分,後果就是名校和普校的差別。

第二是紮實基礎。中考以往80%是基礎知識,難度降低後可達到90%。90%的基礎分拿到,再衝擊剩餘的10%,相信可以上很好的學校了。

再就是良好的心態。沒有良好的心態,考試心理素質不好,平時考得再好,一到大考就失常,往往更難以讓人接受。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中考不是終點,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活出精彩人生!

留下你寶貴意見,支持寫作初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0bb76193e09f6f6b267f292e568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