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財政部經濟學家表示,特朗普的政策與其競選綱領相矛盾,這意味著美元地位面臨潛在威脅。
根據美國前財政部經濟學家、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美國主席馬克·索貝爾(Mark Sobel)的觀點,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可能會威脅到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上周,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公布了特朗普的總統競選綱領,這是一份包含20項原則的清單,將指導共和黨的政策方向。在第13條中,這位前總統承諾將繼續保持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
然而,索貝爾在其撰寫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特朗普的潛在第二個任期實際上可能會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他強調,如果美元受到威脅,其來源不會是外部的,而是很可能源自美國經濟和金融狀況的「嚴重惡化」。索貝爾認為,在特朗普的領導下,財政穩健性不太可能得到保證。
索貝爾總結道:「儘管美元的主導地位依然穩固,但無論是特朗普的競選綱領還是其政策,都將導致民眾對美國領導力的信心減少、宏觀經濟管理水平的削弱,以及巨大的債務負擔。」
索貝爾寫道,以財政政策為例,如果美國希望在未來幾十年內保持債務水平可控,那麼就需要放棄巨額赤字,然而特朗普卻承諾大規模減稅且不會削減社會保障或醫療保險。他還承諾實施10%的普遍關稅,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會導致通脹。
同時,索貝爾指出大規模移民限制計劃預計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
索貝爾說:「這些因素將對美元的穩定性造成壓力,儘管還不足以讓另一種貨幣有機會取代美元。」
索貝爾之前還指出,如果地緣政治持續升級,美元儲備將會減少。這種情況在特朗普政府的領導下似乎也很可能發生。
在第一任期內,特朗普威脅要退出北約,並將美國從諸如伊朗核協議、巴黎氣候協定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等關鍵協議中撤出。索貝爾寫道:「儘管綱領聲稱盟友關係將得到加強,但美國還能被視為可信賴的夥伴嗎?與盟友間強大的聯繫還能持續嗎?」
特朗普比拜登更頻繁地使用制裁手段,這一做法通常被認為是其他國家尋求去美元化的一個關鍵原因。
即便在這些條件惡化的情況下,索貝爾也不認為美元的主導地位會在未來四年以任何形式顯著下滑。
但他指出,特朗普自己的政策與其競選綱領相矛盾。他寫道:「政策和行動比口號更有說服力」。這意味著特朗普的實際政策可能會削弱他想要維護美元全球主導地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