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是真沒盜墓啊,這種事,你借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啊,這些都是我撿的。」楊老漢(化名)攤著雙手,一副欲哭無淚的樣子。
也許是看楊老漢的氣質和模樣挺質樸,跟壞人沾不上關係,負責辦案的民警的態度也還算緩和:「那大爺,你能解釋一下這金子的來歷嗎?」
說著,民警揚了揚手,一塊拳頭大小的金子在燈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上面一串古文熠熠生輝。
楊老漢長嘆了口氣:「是我鬼迷心竅啊,這金子是我撿來的,就在我家後邊山上有個山洞,我在山洞裡面發現了這些金子,還不止這些,總共加起來一百多斤呢,全在我家裡邊放著的。」
可能是年紀大了,加上緊張,楊老漢忍不住地咳嗽了起來,民警給楊老漢遞了杯水,示意他說下去。
楊老漢定了定神,看了一眼民警手中的黃金,開始將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
01偶遇一山洞
1979年末的一天,山西平魯的楊老漢如同往常一般,扛著柴刀,天剛蒙蒙亮就上山砍柴去了。
踩著泥濘的路朝著山上走去,年過花甲的楊老漢走得很吃力,這幾天,雨是一直沒停過,上山的路變得無比的泥濘與崎嶇,可家裡的柴火已經快用光了,他要是不上山,一家人就得餓肚子。
一想起自己家裡妻子還等著自己砍完柴幹完活回家吃飯,楊老漢又有了些力氣,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砍柴其實也是個技術活,不能盲目肆意亂砍,比如大樹,好樹,那是要等著長好了用來修房子的,所以一般要找的都是細柴乾柴之類比較容易攜帶,也容易引燃的柴。
砍著砍著,楊老漢擦了把汗,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居然快走到了山的另一邊。
據說山的另一邊有猛獸,楊老漢可不敢多呆,看了眼身後碼好的柴垛,楊老漢估摸著應該夠用了,就準備打道回府。
然而,楊老漢眼睛的餘光突然掃到了一個黑黢黢的影子,他定睛一看,只見一個山洞就在離他不遠的地方。
楊老漢有心想去看看,卻又想起平日鄉親們說有猛獸的傳聞,於是還是搖了搖頭,準備離開,可突然,他想到了一件事。
之前聽人說,他們山西這邊文物古墓多,而隔壁村的老李前兩年就是在山裡發現了文物,上報給相關部門後,還特意獎勵了老李一輛拖拉機。
20世紀80年代,在他那個地方,拖拉機可謂是正兒八經的新鮮玩意,看著就高大威猛,每回楊老漢隔著老遠聽著拖拉機的轟鳴,心裡總是生起一股羨慕之情。
而此刻,這個山洞,也許裡面就有文物古董?
一想到這,楊老漢就有些走不動路了,他眼神直勾勾地盯著山洞,心中好一番天人交戰。
他慢慢地靠近了山洞,越靠近,心中的想法也越發的強烈,因為這山洞四四方方,洞壁雖然經過歲月的沉澱變得粗糙,但仍可以看出人工開鑿的光滑痕跡。
楊老漢瞅了瞅天,不好,太陽快下山了。你要說白天他還有膽子往後山闖一闖,那天黑了他可真不太敢。他看了看四周,發現沒人之後,一咬牙,抽了根柴火做了個簡易的火把,就走入了洞中。
山洞並不曲折和深,至少比楊老漢想像的要淺不少,只走了一會就走到了盡頭,借著火把的光亮,楊老漢仔細地看著周圍,一個角落也沒放過,遺憾的是,這裡的地上什麼也沒有。
真的是什麼都沒有嗎?
楊老漢突然發現,地面上有處地方在火把的照耀下閃過了一絲微弱的反光,楊老漢急忙蹲下,用手和柴刀將土扒開,果然,被他給刨出了幾塊黃橙橙的石頭。
不會是銅礦吧?
可是楊老漢看這樣子,又覺得與銅礦不太一樣,楊老漢的兒子曾在礦場工作過,跟他講過銅的特徵,手感應該是更平滑的,可手上的這塊石頭有些不規則,摸起來有一股奇怪的刺手感。
楊老漢將石頭上的土都拍了下去,發現在石頭上還有一串他看不懂的文字,看上去很像是古文字。
楊老漢頓時心頭大喜:果然不是普通玩意,一定是古董!
楊老漢將石頭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突然又想到,這麼大一個山洞,應該不可能只有這麼兩塊石頭吧?
想到這,楊老漢又在洞中四處搜尋,沒想到,還真被他從洞壁,地底挖出了好多一樣的石頭!
楊老漢將這些石頭全都放在地上,火把燃燒著,映的石頭金光閃閃,楊老漢心頭一個念頭一閃而過:難道,是金子?
楊老漢看著滿地的石頭,一時半會他也分不出到底是不是金子,只知道應該不是銅礦,思來想去,突然,他一拍腦袋。
兒子不是在礦場上過班嘛,拿兩塊回家問問兒子不就知道了?
這麼想著,楊老漢便用衣服裹了兩塊石頭,壓制著滿心的激動,還專門又找了些石頭樹枝之類的東西將洞口給遮住,隨後便一路小跑著回了家。
「你當時看到那些古文字的時候,就沒考慮過報警交給有關部門嗎?」民警有些好奇。
「有想過啊,但是當時不確定嘛。」楊老漢攤了攤手,「而且,那些都是我撿的嘛,也沒人看見,這麼說吧,誰還沒點小心思呢......」
02真金生貪慾
等楊老漢下山回到家中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多了。
由於跑得匆忙,楊老漢連今天砍的柴都忘了拿,妻子見他空著兩隻手回來,不由又好氣又好笑:「老楊,你出息了啊,今天是砍了一天空氣嗎?」
兒子此刻也下班回到了家中,聽到這話也有些奇怪地看著楊老漢,可楊老漢只是擺了擺手,隨即掏出了那兩塊石頭:「兒子,你來看看這個。」
兒子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氣,拿起一塊,就著燈光仔細地端詳著,好半天后,他才扭頭問楊老漢:「爸,這是金子?」
楊老漢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啊,我今天在山上挖到的,長得像銅,手感又不對,感覺像金子,又不敢肯定,所以拿給你看看啊。」
這麼一說,兒子也不敢肯定了。他拿著金子,左看看右看看,就差直接拿牙齒咬上一口了。
他不確定是不是真正的金子,畢竟他也從沒見過,而且山西這地方其實更盛產黃銅,常常會有人將銅礦誤認為是金礦。
不過,兒子到底還是年輕人,思想不像楊老漢那麼僵硬,他想了想,對楊老漢說:「爸,我有個主意,咱們把這玩意敲一塊下來,找個金店之類的地方去找人鑑定一下不就行了?」
楊老漢一聽,也覺得說得有道理。於是,說干就干,第二天他們就帶著被敲下來的碎塊去了鎮上的一家金店,希望老闆能幫他們看看是不是真的金子。
老闆將碎塊拿在手中,拿著一個放大鏡仔細觀摩著,時不時還掂一掂,看了半天才慢悠悠的說:「是金子,而且純度感覺應該不低。」
說著,老闆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父子二人,並詢問他們這金子是哪來的。
楊老漢腦子有些轉不過彎,兒子倒是聰明,搶先說道:「這是我們家傳下來的,我們不知道這是不是金子,所以特地前來麻煩您幫我們看看,謝謝老闆了。」
老闆擺了擺手,而楊老漢父子也沒有多留,隨便寒暄了兩句就離開了,等楊老漢父子離開後,一旁的員工倒是比較聰慧,他看出了老闆眼神的不對,所以詢問老闆:「老闆,怎麼了,他們有問題嗎?」
「那金子有股子土腥味。」老闆扶了扶眼鏡,「表面比一般的金子平滑不少,一看就是有年頭,並且沒有被人為加工過。這種金子,要麼就是家傳的古玩意,要麼就是盜墓盜出來的。」
「希望不是後者吧。」
而楊老漢父子這邊可就樂開了花,金子!純度還不低!
「爹,咱家這是要發財了嗎?」兒子搓著手,興奮地完全掩飾不住。
「是啊,哈哈哈哈!」楊老漢哈哈笑著,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有了這錢,給你娶個俊俏媳婦絕對不成問題!」
倆人回到家中,又將這個喜訊告訴給了楊老漢的妻子,一家人樂得不可開交,當天晚上就專門殺了只雞,好好地慶祝了一番。
飯桌上,楊老漢敲著筷子,告訴兒子,現在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得把全部的金子運出來,不然的話,那個山洞早晚有一天會被人發現。
甚至,明天就會被別人發現,這也說不準。
兒子一聽,也緊張了,於是,父子二人商議了一番,決定今天晚上就去把金子給全部運回家來。
至於交出去?開玩笑吧,能不能有獎勵都還得看金子的數量和價值,而且就算有,那跟金子本身的價值比起來完全就是九牛一毛!還有可能,就給一個榮譽小旗子。
100多斤的金子啊,拱手給人?那腦袋真的是壞掉了。
「你知道你這是違法行為嗎?」民警詢問。
「不知道啊,自古以來不都是,無主的東西,誰撿到就是誰的嘛。」楊老漢回答道。
隨後,他又撓了撓頭:「當時尋思著,又沒偷又沒搶,就是自個撿到的,再加上太多了,當時完全是控制不住,太貪心了。」
03倒賣終被抓
當天晚上,楊老漢就帶著兒子,推著家裡的一輛木板車,按原路返回到了那個被楊老漢遮擋藏起的洞口處。
父子二人立刻動手,將所有能看見能發現的金子全部挖出來,裝車上,一直挖到天都快亮了,山洞裡也見不到金子了,倆人這才拉著板車,將一整車的金子全部給運回了家中的地窖。
但是,金子現在是運回來了,可又要怎麼花出去呢?
古話說得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現在也不是古代,根本不可能就這麼拿著這麼一大塊金子出去消費,可如果要把金子換成錢的話,又該怎麼換呢?
妻子最先想了個辦法,那就是把這些金子全部打成金首飾,不過這個辦法很快就被兒子給否決了,因為俗話說得好,財不外露,但他們家根本就沒有將金子做成金首飾的手藝,如果拿去找金店做,很容易讓人起疑。
畢竟,一百多斤的金子,他們根本沒辦法交代清楚這其中的來歷。
而且,就算做成了金首飾又能怎麼樣呢?還不是得想辦法換成錢,可怎麼換呢?難道要楊老漢專門為這開一家金店嗎?
隨後,楊老漢又提出,可以把金子像一開始那樣,弄成小碎塊,讓兒子去金店換,因為兒子在礦場上過班,而金子的形狀小了,別人也不容易起疑,最多就隔一段時間多跑幾趟而已。
不過這個想法還是被兒子否決了,原因很簡單,雖然金子形狀小了,單次去可能不存在什麼可疑,但去的次數多了,本質上跟拿著一大塊金子去沒有絲毫的區別。
思來想去,最終,楊老漢和妻子還是採用了兒子提出的辦法,把金子拿到縣裡的銀行去換。
首先,換是肯定可以換的,這一點楊老漢之前用破損的錢就成功換到了新的錢,而且銀行是國有企業,至少在數目上,銀行是肯定拿得出這麼一大筆錢的。
而且,兒子還綜合了一下楊老漢的辦法,那就是去銀行不能經常去,用金子換錢必須經常換銀行才行。
於是,第二天楊老漢便只揣了兩塊金子,孤身去了縣裡的銀行,打算先把這兩塊金子給換成錢,先把家裡的生活改善一下再說。
到了銀行,工作人員並沒有為難他,也沒有對用黃金換錢的要求感到奇怪,只是先請楊老漢等待一下,他們要查驗一下黃金。
眼見著沒出異況,楊老漢原本提到了嗓子眼的心也慢慢的放了下來,他已經做好了銀行不給兌換的準備,但卻沒想到這麼順利。
這麼一想,他也開始幻想起了今後的暴富之路。
而工作人員這邊,原本只是走個正常的流程罷了,因為用黃金換錢並不是什麼特別稀罕的事,以前也有人這麼做過,不過,就在工作人員查驗的時候,卻發現了異常。
原來,楊老漢帶來的兩塊金子,上面都有一串古文!
這可就有點稀奇了,有古文的黃金,工作人員立刻打起了精神,經過鑑定,他們也發現了這塊黃金明顯年代久遠,與市面上目前流通的黃金並不是同一種類。
一時間,工作人員的腦中蹦出了兩個字:文物!
於是,工作人員先用話語穩住了楊老漢,趁機將電話打給了警察,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楊老漢將黃金的來路全部交代了之後,警察為了確認,到他家中發現了剩下的黃金,又通過楊老漢的領路,找到了楊老漢當初發現黃金的山洞。
根據現場殘留的線索和痕跡,警方初步排除了楊老漢偷盜與盜墓的嫌疑。
不過,既然如此,那這黃金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警方將黃金全部收繳以後並沒有妄動,而是轉交給了專門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研究。經過一番討論,專家成功翻譯出了黃金上刻的古文字,其為「柱國魏國公臣張通儒進」,也就是說,這批黃金是屬於這個叫做張通儒的人的。
說起張通儒,大部分人肯定沒啥印象,但說起張通儒的老大,那肯定大家最起碼都有所耳聞,因為張通儒的老大就是安祿山,也就是唐朝時期「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之一。
金子上刻著「魏國公」,但專家在唐朝正史中並沒有查到他的信息,隨後,根據各種史料查證,張通儒曾一度深得安祿山信任,甚至官拜節度使,不過在安祿山身死之後張通儒又轉身投靠了史思明,最終因為被捲入了史思明的家族鬥爭之中而身死。
至於這些金子,專家推斷應該是鑄造於安史之亂後期,而當張通儒路經此地時,因為攜帶麻煩,增添輜重等原因,他將這些金子埋在了這裡。
這一埋,就是一千多年。
直到一個叫楊老漢的人出現。
而根據文物保護法,楊老漢自然也是坐實了倒賣文物與私自占用文物的罪名,不過念在楊老漢是初犯,且認錯態度良好,所以只是給予了楊老漢一番批評教育。
後記:
就文物來說,可能很多人都認為,上交是非常虧的一件事,就比如楊老漢,如果拿去換錢,可以換很多,可上交的獎勵跟外面換來的錢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可實際上,文物之所以被稱之為文物,就是因為文物本身所承載攜帶的信息價值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使用和收藏價值。
正是專家們通過研究各種文物,才能讓我們更生動的了解歷史上過去發生的事情,將歷史給修正,以防止將來誤人子弟!
發現不義之財,千萬別亂動,若是屬於國家的文物一定要上繳,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本文由@趙睚眥原創,請您關注。紅袖掌燈,只做有溫度的故事。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