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頭條碼字專用機曬單評測
8~9月份的稿費用來懟了台AIO,導致9~11月兩個多月都木有筆記本用,終於在11月下旬到帳了10月份的頭條稿費,買了這台未來頭條號碼字專用機:
熟悉的風格,熟悉的味道~Think還是Think,不過從Pad變成了Book
至於為啥買這個本子,說實話原因非常另類:
這是我10年前用的ThinkPad SL400,注意這個USB接口
然後就是這台ThinkBook 15的USB接口,懂了不?剛需有沒有~大讚有沒有!
價格方面,發售¥4999入手,目前價格應該還是維持這個範圍左右,由於已經用了幾天了,拆箱部分就免了(反正包裝箱裡面就是電腦、電源、說明書而已),直接外觀評測+性能評測走起。
ThinkBook 15外觀曬單簡評
由於已經有兩台擼遊戲的台式機了,因此對於續航和辦公的需求多過遊戲屬性(主要還是窮),因此沒選遊戲本。
當然了,不選遊戲本的另外一個核心要素還是——最近特麼漲價太狠了啊!618時期的價格現在根本找不回來了啊~另外獨顯來說,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如果買就買RTX2060,要麼就不買,畢竟本子一用好幾年,獨顯是沒法換的。
好了,羅嗦了這麼多,外觀曬起:
據說和小新系列挺像的,我倒是挺中意這種簡約風格
右下角的ThinkPad變成了ThinkBook,也意味著錢包可以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Lenovo的Logo,A/C面都有,比較搶戲
螢幕打開之後的站姿效果
ThinkBook從字體設計角度來看,比ThinkPad活躍,如果是後者這樣設計在這裡,恐怕有點尬
正面照,非常商務的趕腳,也不會誘惑你在寫稿碼字修圖的時候去玩遊戲
鍵盤我看了一下和聯想很多款本子完全通用的
十代酷睿(依然14nm),據說是8625的馬甲
觸控板的面積算是超大了
攝像頭這裡帶防窺物理開關
任你是始祖級黑客,不親手弄開這個攝像頭蓋子也是枉然
開關按鍵這裡設計了指紋識別,摸一下直接登錄,用過之後好評的很~
鍵盤當然是帶燈的,而且算是個靜音鍵盤,對辦公場合比較友好
這個本自可以180°角開合,辦公演示環境下還是稍微有點用的,畢竟一邊桌子碼不了太多腦袋觀看
螢幕轉軸這裡依然是主出風口
180°開合的屏軸細節特寫
機身左側接口布局一覽
機身右側接口布局一覽
太懶了,所以直接上個官圖的接口部分介紹:
主機左右側主要接口布局一覽
機身D殼主要是進風口以及左右下方兩側的音箱,拆解的話前面發表過文章了,這裡不再贅述
機身銘牌和各類貼紙巴拉巴拉
然後就是我認為所有筆記本都應該學習的一處設計:隱藏式USB接口
這裡可以插入一個USB接收器,滑鼠鍵盤、PPT雷射筆等,也可以插迷你U盤或者TF讀卡器擴容
不占據機身空間,不會留個尾巴外露著影響顏值,這對於強迫症型審美中毒患者非常受用~
嗯,有一張Radeon獨顯,然鵝並不是Vega,也不是Polaris... ...甚是尷尬
顯示器的屏占比還算可以,屏框還能接受
鎖屏狀態輕觸開關(無需按壓)即可識別指紋瞬間登錄(感覺用時不超過0.5s)
螢幕是45%的IPS,250尼特,算是「基本夠用」級的產品
左側可視角度
俯視可視角度
右側可視角度
底部可視角度
主機使用的電源是65W規格的聯想通用型方口適配器,可以後續換超便攜的口紅電源。
那麼,現在插上電源,開啟性能模式,性能測試走起
ThinkBook 15理論性能測試
對於辦公機型的測試,比照遊戲機型傾向不同,而且帶有很重的主觀色彩。有人只看續航,有人追求輕薄,有人在意螢幕,有人追求鍵盤觸感,有人要求噪音。筆者很現實,一分錢一分貨,不可能花三五千塊錢買回來萬金油啥都能性的。
其實對我來說,外觀、身材是第一要務,看得順眼才能長久相伴嘛~至於性能什麼的,開50個網頁流暢不卡,磁碟性能到位基本就符合我的追求了,除此之外,噪音小一點、溫度低一點最好。以下就是這台ThinkBook的性能測試部分,測試環境、軟體版本、系統版本等因素不同,測試結果也有不同。
*註:筆者到手後就安裝了額外的16GB DDR4-2666內存,目前是24GB的雙通道,因此對比默認8GB單通道產品測試性能會有所不同。
整機配置如圖
CPU表現還是很給力的,然鵝這個Radeon620顯卡... ...一言難盡啊( ╯╰ )
AIDA64整機參數一覽
AIDA64的CPU詳情參數
可以看到,ThinkBook對於這塊低電壓i5的「輸血」力度還是很足的,PL1給到32W,PL2給到了44W
這顆處理器全核、3核最高睿頻3.9GHz,2核可以到4.1GHz,單核睿頻最高4.2GHz。
CPU-Z參數一覽
CPU-Z 緩存信息
CPU-Z主板信息
CPU-Z內存信息
CPU-Z 內存SPD信息
CPU-Z測試分數:全核2282.9分;單核466.1分,和7代旗艦的i7-7700K略有差距
西洋棋13074分
CB R10得分:單核8410;多核28089
CB R10得分:單核401;多核1538
AIDA64 GPGPU Benchmark
AIDA64內存、緩存測試
這顆28nm的Radeon620 2GB獨顯,GPU-Z沒有正確識別,規格參數是錯的
電氣檢測規格
顯卡恆定20W,功率並不低,然而性能實在一般
從AIDA64的GPU信息可以看到,這是一塊28nm R7時代的260M顯示卡,性能大概接近HD5770的樣子吧
存儲系統是32GB傲騰+512GB的SATA接口SSD,但是讀寫測試數據還是挺嚇人的,傲騰黑科技有點Dior啊~
總結
簡單來說,作為一台面向商務場合的辦公用本,這台電腦的CPU、存儲性能還是比較到位的。獨顯這塊,聊勝於無吧。10代酷睿雖然依然在14nm+++的道路上繼續擠牙膏,但性能的提升還是很可觀的,畢竟通過15W TDP的低電壓CPU,獲得了接近當年i7-6700的性能表現,單核性能也是非常好看。
不足方面有以下2點:
- CPU比較激進,估計跟32W/44W的PL雞血加成有關係,所以風扇比較愉悅;
- 十代i5的基準主頻還是有點低啊,PL1的28秒軟了之後主頻掉得還是有點多,理論上後期或許有新BIOS來改善一下。
值得誇讚的部分有以下幾點:
- 隱藏式USB絕贊,沒有之一;
- 音箱效果很贊,這個表現非常令我意外;
- 鍵盤很舒服,作為一個對超薄短鍵程Say no的用戶,竟然也很快上手了這套靜音按鍵。
好了,這台ThinkBook 15的曬單評價大概就是這樣,當然它還有同系列的13、14款產品,非常建議商務用戶考慮ThinkBook 13,便攜性很好(如果不是拍照修圖剛需,我也買小號的了)。
感謝觀看本文,下次數碼曬單再見!ヾ(•ω•`)o
關注淘數碼,發私信:【20196688】自動獲取今日數碼、配件優惠車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