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我位於河南,這裡不是周口店,也沒有猿人遺址

2020-09-25     包翠紅聊生活

原標題:周口:我位於河南,這裡不是周口店,也沒有猿人遺址

常言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這句話放在地域遼闊的中國來說,各個地區之間差別自然是很大。拿民居來說,北方有能安營紮寨的蒙古包、有冬暖夏涼的窯洞、還有氣勢排場的大院,南方有防潮防水的吊腳樓,有涼爽通風的竹樓。而對於中部的平原地區來說,則大多是平頂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平房。

地處中原的河南有著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城市,這裡不僅是平房多,經濟也平平無奇,知名度更是別提了,還經常被人誤會成北京人,如果不是操著一口純正的河南方言,大家肯定相信了。這個城市就是——周口。

當人們初次見面溝通時往往會詢問對方是哪裡的人。可是周口人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就比較尷尬。總是有人會說:「周口啊,我知道,北京周口店嘛,就那個猿人,山頂洞人那地方不是?」想必周口人也無奈,誰讓周口知名度不高,歷史教科書上還寫著「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呢?

其實提起周口,很多外省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你要說周口的文化和歷史,大家肯定都知道了,比較那裡可是有著6000多年的文明史。周口是人祖伏羲的故都,是傳說中女媧的故鄉,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故里,此外還是陳勝、吳廣揭竿起義的地方,是逍遙胡辣湯的發源地所在。

相傳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太昊伏羲氏以及神農氏就在今周口淮陽地區建都。先後經歷夏朝、殷商之後,被周武王姬發分封為陳國,並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時期,然後被楚國所滅,在當地設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被稱為陳郡。

漢朝時期設為淮陽郡。魏晉南北朝時期,又被稱為陳郡、陳州等。隋唐時期地區屬地基本相對成型,有西華、商水、項城、南頓、宛丘等縣制。明清時期劃分為陳州、淮寧、太康、項城、西華、沈丘、商水、扶溝,至今周口地區的大多縣市仍保留了當初的名稱。

從上面那麼多古時的縣市名稱中我們仿佛並沒有看到周口的名字,那時因為周口是近代才逐步發展起來的城市。在清朝時期,河南省有四大名鎮陸續崛起,分別是朱仙鎮、社旗鎮、道口鎮以及周口鎮,後來周口鎮還成為了著名的皮製貨品集散地,與張家口並稱為「南北皮都」,一時之間可謂是商賈雲集,南來北往之人絡繹不絕。

而周口的發展還要依託於沙河、潁河和賈魯河的三河交匯。三河交匯使得周口由一個小村莊發展成了著名的城鎮,甚至成為商品集散地。可由於後來長期的注重水利忽視水運,沙潁河在河南境內發生了斷航。這下子,周口的形勢瞬間像是被斬去了「左膀右臂」一樣陷入了困難之中,連物資都變得匱乏了。

好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漯阜鐵路結束了豫東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將豫西通過周口和華東地區連接了起來,周口也順著鐵路走上了快車道。可以說,周口的發展史,和它的水路運輸與鐵路運輸是密不可分的,而這也正是它能夠從眾多古時就有的縣市中脫穎而出,從小鎮變成地級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現今的周口,每年都會迎來數十萬人到此尋根問祖,這裡也被伏羲文化研究會稱作「中華文化發祥的重地」。

這樣的周口,你會去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xN_w3QBd8y1i3sJR4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