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迪士尼出品的3D動畫電影《冰雪奇緣》在美國上映,次年2月,登陸中國大陸院線。它創下了動畫電影史上最高票房記錄,12.7億美元,至今未被打破……
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主題曲《Let it Go》也一度成為動畫界的神曲,不論國籍不同膚色的孩子都能哼上幾句,它甚至支撐起了一個龐大的產業,以艾莎、安娜為原型的玩偶和各種玩具,以及她們穿過的衣服,一經上市就成為女孩們爭搶的爆款。
六年過去,終於等到艾莎女王重現,這部現象級迪士尼動畫長片,回歸了:《冰雪奇緣2》
(圖片來源於豆瓣海報)
作為一個家有艾莎迷的老母親,自然不會錯過首映式,我趕在第一時間陪娃看了這部期待已久的迪士尼大片。
可能是珠玉在前,期待過高,老實說略有失望。千媽覺得,續集總體感覺並不如前作,絢麗的畫面難以支撐蒼白的劇情,尤其是故事情節方面,顯得有點東拼西湊,邏輯線不順。
截止到今天,豆瓣打出了7.3分,這個分數在迪士尼經典動畫中不算好,和第1部的8.3分相比,差距也有點大,甚至有很多網友看完後哀嘆,「六年磨一劍,感覺有點銹」,迪士尼已陷入續集魔咒……
不過,平心而論,從一部商業動畫電影的角度看,它的品質是合格的。
如果你不是因冰雪奇緣入迪斯尼的迪粉,不抱有過高的期望,《冰雪奇緣2》作為一部動畫長片,製作質量無疑是頂級的,視覺震撼和熟悉的歌舞模式,加上女性獨立的主題亮點,還是能給你和孩子帶來值回票價的觀影感受!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01
先說說網友們點贊率最高的畫面製作吧。
大家還記得第1部里那令人嘆為觀止的冰雪消融動態場景嗎?不論是細節還是流暢度都代表了當時3D動畫的巔峰水平,在《冰雪奇緣2》里,主創團隊硬是把視覺效果整體再提升了一級!
影片主色調不再像第1部局限於冬季的白,而是增加了秋季森林的色彩元素,迷霧中忽隱忽現的黃色與紅色,平添了幾分神秘感,也多了幾分暖意。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光影的處理更加細膩。安娜和雪寶躺在野餐墊上曬太陽那一幕,陽光投射在草地和人物身上,陰影時現,烘托出了極強的真實感,讓人看過去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於冬日暖陽中。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硬核特效也再次刷新了老母親對電影技術美感的認知。
艾莎決定響應內心的召喚,尋找真相時,整個阿倫黛爾王國瞬間被冰晶籠罩,短短兩秒不到,整幅畫面里全都是錯落有致的冰晶,微觀圖像可以說做到了極致。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更讓人驚艷是艾莎跨越暗海、馴服水馬那場戲。
「星光噴墨」特效,那叫一個美輪美奐,飄動的鬃毛,轉瞬即逝的冰晶,從深藍到靛青不斷變幻的馬的色彩,看上去十分震撼。毫不誇張的說,這確實是我今年看過電影中印象最深的特技畫面了。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02
再說說「讓老母親掏空錢包」的服裝設計。
迪士尼不愧是當今最賺錢的商業動畫企業,每次一出大片,整條產業鏈必定跟緊,作為一個女兒奴,我已經記不得買了多少迪斯尼衣服。
從《灰姑娘》那條「據說是18位裁縫用了整整20天做出來滴」冰藍色長裙,到《美女與野獸》中貝爾公主那閃瞎眼睛絢爛無比的淡黃色禮服裙……《冰雪奇緣》也不例外,第1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Elsa換了3套衣服,而這一部,兩姐妹一起換了足足10套!(看片的我,不由得握緊了錢包)
第1部中,艾莎和安娜的穿著以色彩艷麗的宮廷長裙為主。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2部中有大量動作鏡頭,艾莎和安娜幾乎整部戲都在打怪升級中,超長裙擺的宮廷長裙就顯得很不合適了。
為此,影片服裝設計師布蘭妮.李和她的團隊為艾莎量身定製了有著雙斗篷的淡紫色連體中長裙,搭配短靴,風格上更加活潑帥氣。
布蘭妮.李為艾莎量身定製服裝
安娜的服裝設計靈感則取自挪威傳統民俗服裝 Bunad ,和艾莎的中長裙一樣,安娜的裝束也減少了女性元素,中性范兒更濃,儼然是現代女孩們的心頭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服裝的細節設計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連每一絲紋路都不曾放過。艾莎的斗篷外套,仔細看你會發現,在肩膀處包裹著冰雪紋路,與淺藍色彩、輕薄材質搭配,突顯出了冰雪世界的特點。
(放大細節圖)
再看安娜的深紫色毛呢披風,上面走的線和紋路竟跟真實的一模一樣,仿佛觸手可及。
(電影截圖細節放大圖)
當然,整部影片中,最為炫目、最吸引女孩們的服裝還要數艾莎最後出場時那套壓軸的完全體冰白色衣服,完美詮釋了什麼是「簡約的奢華」,仙氣十足。
(截圖拍不出它的美)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我初步估計,這套長裙將在聖誕、春節前夕掀起一陣消費狂潮,各位老母親自行保重啊。
03
最後說說迪斯尼的女權情結。
迪斯尼旗下的公主們是越來越急於撇清和男性的關係了,她們自身就擁有強大信念、力量,這也成為迪斯尼公主們全新魅力的來源。
男性從早期的「救世主」形象,慢慢變成需要被拯救的角色,甚至,到《冰雪奇緣》中,王子已經變成偽善邪惡的反派角色,而正派的男主角克里斯多福更像是一個為安娜鞍前馬後的暖男一枚。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這一點到了《冰雪奇緣2》更加明顯,艾莎依舊是為了阿倫黛爾王國責任感爆棚,安娜依舊是一如既往地為了姐姐勇敢執著。唯有男性角色克里斯多福讓人尷尬,全程都在想一件事:怎麼跟安娜求婚。
當失戀的克里斯多福,在森林裡憂傷地唱起老式卡拉OK質感的單曲《Lost in the Woods》時,我不由得尷尬一笑,忍不住懷疑迪斯尼設置這麼一個為愛沉淪的單薄人物,是不是專門用來黑化男性,討好女性觀眾滴。-_-||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整部片看下來,你會發現男性角色克里斯多福出現不出現並不會對劇情有太大影響。艾莎照樣會征服海嘯尋找真相,安娜依然會奮不顧身踏上救贖姐姐的路,兩姐妹親密配合,最後拯救阿倫黛爾的子民於水火,重建冰雪王國,還要什麼男朋友?
而且,冰雪2里,安娜在她最孤獨絕望的時候,呼喚的是艾莎和雪寶,壓根就沒想到克里斯多福。克里斯多福這個可憐蛋,連在森林裡迷個路,都把安娜視為他的出路,他的女神,最後事情解決了,才輕飄飄冒出來安慰說,對不起,把你扔下了,這什麼塑料愛情……
(圖片來源於電影截圖)
不得不說,迪斯尼的公主們已經走到不需要男人的境界了。(吼吼--或許跟時代也是緊密相連的。嚴重懷疑,等到了我們女兒長大的時候,那麼多自己想做的事要做,還有那麼多好玩有趣的事物等著她們去感受,哪還有時間談戀愛……)
正如一位網友評論的:
終於不是傳統的王子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艾莎大概是首位從頭至尾就沒遇到過王子的迪士尼公主,沒遇到又如何呢?女性的價值,從來就不是由遇不遇到王子來決定的!
艾莎不需要別人拯救,甚至不需要男人,她可以自己成就自己。靠父母的是公主,靠男人的是王妃,靠自己的,才是女王。
千媽絮絮叨:
從電影院出來,我問千尋:「你喜歡艾莎還是安娜?」(我猜,她可能會喜歡安娜吧,第2部里安娜成為了阿倫黛爾的新國王,剛剛影院裡好多小朋友都在為安娜歡呼)千尋卻說:「我喜歡艾莎。」
我好奇地問:「為什麼啊?」
「因為艾莎很勇敢。」
「安娜不是也很勇敢嗎?艾莎被凍住,還是安娜去救的她呢。」
「我喜歡艾莎一個人。安娜每次遇到危難的時候,就有克里斯多福來救她。艾莎只需要她自己和她的馬。」
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這句「艾莎只需要她自己和她的馬」好硬核,10後的女孩們都這麼獨立範了嗎?騎白馬的公主已經不再需要王子!
看過電影的媽媽,你們問過同款問題嗎,小朋友又是怎麼回答的呢?
另外,溫馨提醒——
第2部的音樂仍由原詞曲作者克里斯汀和羅伯特操刀,或許不如《Let It Go》那麼「上頭」,風格卻是一脈相承的。尤其是阿杜娜皇后為女兒們唱的《All Is Found》,搖籃曲的旋律加上神秘傳說的內容,非常耐聽。文章伊始,我放上了這首歌,大家不妨聽聽,願它給你帶來一份冬日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