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有高血脂的症狀,高血脂雖然是富貴病,但是已經成為很多人常見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得高血脂,特別是40歲以後,更是高血脂的高發年齡段。
怎樣測定血脂水平?
怎樣測定才能使血脂檢驗結果變得可常呢?以下的這些方法值得參考:
第一,患者抽血前2周要保持正常的飲食習慣,3日以內避免高脂性飲食,24小時內不喝酒或含酒精類飲料,抽血前12~14小時內應保持空腰狀態。換句話說,假如你要在明天早上9時驗血,那麼今天晚上8時以後就不要再吃任何食物了。
第二,靜坐休息5~10分鐘後再以坐姿狀態抽血檢查。劇烈運動會對血脂產生一定的影響。
第三,在抽血檢測前最好停止服用能影響血脂水平的藥物,如血脂調節藥、避孕藥、某些降壓藥等,這個狀態應維持數日或數周。假如能將服藥情況記錄下來,那就更好了。第四,假如測定結果接近或超過參考值,那麼最好在1周後再去同一家醫院進行複查,以儘量減少或避免誤差或個體差異造成的假象。通常,在判斷是否患了高血脂或準備防治之前,至少應該有2次血脂水平測定的記錄作為參考。
那麼,怎樣的血脂水平才算是正常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國際醫學界還沒有絕對統一的標準,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種族之間都存在著差異。1997年,中華心血管病學會參照國際標準,制定出了供我國人民參考的正常血脂標準:
血清總膽固醇=5.2毫摩爾/升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12毫摩爾/升;血清甘油三酯小於1.7毫摩爾/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4毫摩爾/升。
高血脂常見症狀有哪些
高血脂是由於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水平。脂質不溶或微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血脂常為高脂蛋白血症,表現為高膽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兩者兼有之,臨床上分為兩類:原發性的,罕見,屬遺傳性脂代謝紊亂疾病;繼發性的,常見於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酗酒、甲狀腺功能減退症、腎病綜合徵、腎透析、腎移植、膽道阻塞、口服避孕藥等。
1.黃色瘤
可發生於眼瞼部,是眼周圍的一種黃色溜斑,又稱為眼瞼黃色瘤。發生於肌腱的稱為肌腱黃色瘤;發生於皮下結節狀的黃色瘤好發於皮膚受壓處,如膝、肘關節的伸側和臀部。
2.動脈粥樣硬化
約60%以上的患者在40歲以前即有心絞痛等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
3.老年環
眼角膜上出現典型的老年環,常在40歲以前發生,其形狀如鴿子的眼睛。
本症在臨床上比較多見,除家族性原因外,更多的還是由於其他原因,如飲食不當、缺乏運動等,一般臨床表現不典型。生化檢查結果通常為膽固醇水平增高,甘油三酯水平正常或略增高。
動脈性疾病容易誘發冠狀動脈和周圍動脈疾病,常伴有肥胖和血尿酸水平增高。大約有40%的患者可有葡萄糖耐量異常,血糖水平升高,生化檢查結果通常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
肌腱黃色瘤、皮下結節狀黃色瘤、皮疹樣黃色瘤及眼瞼黃色瘤、視網膜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等早發並發展迅速,可伴發胰腺炎、糖尿病。生化檢查顯示,甘油三酯水平明顯增高,膽固醇水平大部分正常或路增高。
高血脂有哪些危害呢?
1,引發冠心病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的方法,血清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則冠心病的發病率就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均應長期服用調脂藥。
因為長期調脂治療可以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2.導致腦卒中
腦卒中的原因很多,如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高齡、肥胖、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許多研究證明,長期調脂治療能明顯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和致殘率。
3.加重糖尿病病情
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被稱為「三高」,是威脅患者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危險因素。三者密切相關,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治療高血糖外,還需要調節血脂,這樣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數據表明,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井發高血脂,所以積極治療高血脂對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大有好處。
4.引發脂肪肝
高血脂患者容易並發脂肪肝。輕度脂肪肝患者多數無自覺症狀,中度、重度者表現為肝腫大、食慾減退、肝區脹痛、轉氨酶升高,少數人出現輕度黃症、脾大等。脂肪肝患者的治療應該包括去除病因、調節飲食結構、應用調脂藥進行治療,改善生活方式。如果能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的脂肪肝是可以治癒的。
5.引發高血壓
在人體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後,會導致心肌功能紊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會大量激活,促使血管動脈痙攣,誘使腎上腺分泌升壓素,引起血壓升高。
6.使人變得肥胖
血脂在人體內超過正常標準,是因為機體內部的分泌、調節系統出現了紊亂。而過多的脂肪在血液中堆積,就會在皮下和血管壁周圍大量沉積,使脂肪供大於求,引起肥胖,而肥胖又是引發其他許多疾病的可能性因素,因而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
如何改善血脂異常呢?其實你做好這些就夠了:
1.限制熱量的攝取
統計表明,多數血脂異常的患者都有飲食不當的習慣。飲食中的熱量過多會引起血脂升高。人們的日常飲食除了保證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外,大部分會轉變成熱能消耗,人體每日對熱量的攝取與消耗應保持平衡。熱能如果供過於求就會儲存起來。而熱能的主要儲存形式就是通過人體脂肪的儲存。假如一個人的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量過多,除了被人體消耗掉的量外,合成糖原後還有剩餘,可通過影響胰島素分泌等多種作用,加速肝臟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使人體的代謝向著脂肪合成的方向進行,引發高甘油三酯血症。
2.多攝入月見草油酸類不飽和脂肪酸減少飲食中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量
如果直接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尤其是飲食中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過量,將會直接引起血脂升高。這是因為動物的脂肪酸和膽固醇成分和人類相接近,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日常可以多攝入含月見草油酸類不飽和脂肪酸,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於從根源改善血脂高。它能同時結合植物甾醇起到雙重降血脂的作用。我之前醫治的患者,甘油三脂3.9,除了日常血脂偏高外,也沒什麼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所以我沒建議它吃藥物,單純靠吃月見草油酸類的植物油,2個月的時間,甘油三脂降到了1.8,膽固醇也掉了不少。
3.多吃蔬菜和水果
一般人都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血脂高的人群。這是因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大量的腦食纖維,且含甘油三酯、脂肪酸非常少,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維生素C可促進膽固醇降解,轉為膽汁酸,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同時,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的降解,從而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最重要的是維生素C還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劑,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維生素E可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影響並參與膽固醇分解代謝酶的活性,有利於膽固醇的轉運與排泄。總的來說,蔬萊水果中的膳食纖維、各種微量元素,對於降低血脂水平都是有益的。
4.適當地做運動或體力活動
運動和體力活動都可以使高血脂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酯水平明顯下降,並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對於大多數由於飲食因素引起的離血脂患者來說,採取適當的飲食治療,並結合長期規則的體育鍛鍊和維持理想的體重,對健康非常有利。
大家有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