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 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全是詐騙!

2019-08-09   濰坊檢察

8月8日,公安部通報了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工作情況。

當前,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已轉移到網絡,犯罪分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製作虛假證件,犯罪花樣不斷翻新、手段升級,藉助微信群、QQ群發展下線,採取非接觸式的手段做宣傳推廣。

山東煙台公安機關日前打掉一個針對老年人群體編造「精準扶貧」等虛假項目實施詐騙的團伙,該團伙每天進行精神洗腦培訓,反覆學習「一問三不知」等保密規定。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凍結資金1200餘萬元。

迷惑性比較強,傳播速度快

山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局長李民介紹,該案件中詐騙團伙緊盯社會熱點,打著「中央扶貧攻堅組」的旗號,通過建立微信群,發布偽造的國家機關公文,編造「精準扶貧」「花旗銀行」等虛假報單項目,聲稱交納一定的入會費、啟動費、項目費,便可作為國家建設的有功人士獲得幾十萬元、上百萬元不等的高額補貼,從而實施詐騙。因為迷惑性比較強,傳播速度快,該團伙在短短8個月的時間內就發展會員20餘萬人,非法斂財數千萬元。

花樣翻新,手段升級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由來已久,當前此類詐騙活動已轉移到網絡,來勢洶洶、迅猛發展。」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忠義介紹,犯罪分子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製作虛假證件,犯罪花樣不斷翻新、手段升級,以「精準扶貧」「慈善幫扶」「軍民融合」等名義,藉助微信群、QQ群發展下線,採取非接觸式的手段做宣傳推廣,引誘大量不明真相的群眾加入各類所謂慈善、扶貧、投資、養老等「基金會」和「項目」,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等方式收單、轉移贓款。

劉忠義說,此類案件雖然單個人被騙金額不大,但涉及人數多,涉案總金額大,往往達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群眾財產權益遭到嚴重侵害,而且很多受騙群眾拿不到預期的回報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被騙。

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打掉各類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團伙28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589人,凍結扣押涉案資金6.23億元。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群眾,當前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的項目。

凡是打著類似民族資產解凍旗號進行斂財的,讓交錢的不管錢多錢少,都是詐騙;

凡是自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所謂的「委託」「授權」「任命」的,均是詐騙;

凡是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就能獲利數萬元、數十萬元甚至數百萬元的各類基金會、項目、APP,均是詐騙;

凡是轉發鼓動、宣傳所謂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組建相關微信群、QQ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查處。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