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體面」退走 埃安接手廣汽三菱工廠,產能瓶頸得以突破

2023-10-25     道哥說車

【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麻建宇】10月24日,廣汽集團公告稱,擬對廣汽三菱、廣汽三菱汽車銷售公司實施股權調整等重組事項。重組完成後,廣汽三菱將成為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埃安則將利用廣汽三菱工廠實現增產擴能,計劃2024年6月實現量產。與此同時,廣汽三菱官網也「上架」說明函稱,停止三菱品牌汽車的生產。

這也意味著,流傳了許久的「三菱將停止在中國生產汽車」消息終於落定。值得一提的是,廣汽三菱銷售公司並未隨之「消失」,據廣汽集團公告,三方股東(廣汽、三菱汽車、三菱商事)經協商一致約定,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消費者持續提供優質售後服務,同意受讓廣汽三菱銷售公司股權,並在受讓完成後增資4.5億元用於後者日常運營。

也就是說,廣汽三菱的車主朋友們不會面臨「售後無門」的尷尬境地,這或許也是廣汽三菱最後的體面,同時也為三菱進口車以及重回中國市場留下了一些餘地。廣汽三菱官網說明函也表示,重組後,將一如既往提供車輛的維修保養、零件供應、品質保修等售後服務支持。

而回歸到本次重組來說,三菱雖然失去了在華生產汽車的陣地,但對於廣汽集團、廣汽埃安來說卻是也存在著積極意義。

「本次對廣汽三菱進行重組,可最大限度盤活及利用廣汽三菱核心資產,解決廣汽埃安產能瓶頸,節省新建工廠時間及投資成本,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機遇,促進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持續穩定發展,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廣汽集團在公告中這樣提及此次廣汽三菱重組的影響。

遺憾!廣汽三菱敗走

作為國內市場耳熟能詳的海外品牌之一,三菱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且口碑較好,旗下車型以穩定著稱,帕傑羅、EVO等也給中國消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作為三菱在中國市場的合資公司,廣汽三菱成立於2012年,由廣汽集團和三菱汽車各持股50%,2016年國產第三代歐藍德也在市場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市場競爭加劇後,廣汽三菱的銷量開始一年不如一年,2018年-2022年廣汽三菱在華銷量持續下滑,分別銷售14.4萬輛、13.3萬輛、7.5萬輛、6.6萬輛、3.3萬輛車,到了今年4月,廣汽集團已經不再於產銷快報中單獨披露廣汽三菱相關數據,而將廣汽三菱與日野、合創等合資品牌共同歸入「其他」類目。

也正是從那時起,三菱的退走變成了「遲早的事」,今年7月,《致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披露的「銷售遠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臨時停產」等更是將廣汽三菱的窘境體現的淋漓盡致。當然,廣汽三菱的重組雖然有些遺憾,但也無可奈何,畢竟廣汽三菱的經營真的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中。

據廣汽集團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廣汽三菱經審計總資產為61.22億元、總負債為49.59億元、凈資產為11.63億元,2022年度營業收入為41.30億元、利潤總額為-13.49億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經審計總資產為41.98億元、總負債為56.13億元、凈資產為-14.14億元。

如果再結合廣汽三菱近年來銷量持續低迷,以及電動化、智能化轉型背景下合資品牌的壓力變大的背景,股東多方讓廣汽三菱重組,並將廣汽三菱工廠交給如日中天的埃安也無可厚非。不過,相比很多車企的「退市」後的決絕,三菱的「體面」還是值得稱讚的,廣汽集團和三菱共同為廣汽三菱銷售公司增資,保障了幾十萬廣汽三菱車主的售後權益。

埃安接手工廠 產能瓶頸得以突破

重組後的廣汽三菱,將家底留給了廣汽埃安。據廣汽集團公告,三方股東經協商一致約定,為使廣汽埃安儘早盤活和利用廣汽三菱資產和產能,快速實現產能擴充,同意將含稅評估值約為4.42億元(帳面值5.95億元)的可利用設備等資產出售給廣汽埃安,同意將評估值約為17.80億元(帳面值14.50億元)的土地、廠房以1.3億元/年的租金出租給廣汽埃安。

而這也為廣汽埃安突破現有瓶頸提供了好機會。作為廣汽集團新能源事業的重要載體,廣汽埃安在新能源賽道仿佛加了「氮氣」,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9月份,廣汽埃安的單月銷量為51596輛,相比去年同期,廣汽埃安的銷量上漲了71.89%;2023年1-9月份,廣汽埃安的累計銷量為350986輛,相比去年同期,廣汽埃安的銷量上漲了92.51%。

值得關注的是,廣汽埃安目前的規劃產能只有40萬輛/年,而今年定下的是衝擊全年50萬輛的產銷目標。按照廣汽埃安8、9月份連續月銷突破5萬輛的勢頭來看,全年50萬輛產銷目標不在話下,但結合其規劃產能來說,廣汽埃安的工廠估計要尋求「勞動保護」了。而廣汽埃安的目標還遠不止於此,它的志向是:2025年產銷100萬輛。

這個時候,即便現有生產線24小時不停,廣汽埃安也造不出這麼多車,可以說,提升產能對廣汽埃安來說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廣汽埃安接手廣汽三菱工廠的意義也就十分重要了,據廣汽集團官方在公眾號,廣汽埃安將利用廣汽三菱工廠實現增產擴能,計劃2024年6月實現量產,建成後,廣汽埃安將形成基本產能60萬/年,為埃安實現2025年產銷100萬的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總的來看,廣汽三菱的退出固然遺憾,但對於廣汽集團以及廣汽埃安來說卻並非完全不能接受,畢竟廣汽三菱的工廠等資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廣汽埃安也能夠在此次關於廣汽三菱的重組中快速突破產能瓶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ff7056d374d74d60f5b7d47b4f99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