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鑽石大王「被下台」,股民樂壞了!

2022-02-21     地產情報站長

原標題:人造鑽石大王「被下台」,股民樂壞了!

形成一顆天然的鑽石,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而一顆同質量的人造鑽石,合成出來只需要短短几周。

在珠寶行業里,有一句俗話:「全球金剛石看中國,中國金剛石看河南」。不少國內知名人造鑽石企業都來自河南,鄭州華晶金剛石就是其中之一。

2月20日,華晶金剛石(股票名稱*ST金剛)發布公告,自曝了一個家醜——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郭留希因涉嫌違規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屋漏偏逢連陰雨。上一個公告發出去還沒多久,*ST金剛再度發文,稱董事會召開了緊急會議,因郭留希未能恪盡職守、履行勤勉盡責義務,經協商,一致同意免去郭留希的董事長職責。

這位昔日的人造鑽石大王,一下子被人從王座上踹了下去。

01 造假,又是造假

鄭州華晶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河南最大的人造鑽石企業,涉及業務從大(大單晶金剛石)到小(微米鑽石線)。2010年上市時,他們的人造金剛石產量達到全國第三。

這些鑽石為公司實控人郭留希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這幾年他一直是胡潤百富榜上的常客,出盡了風頭。

作為A股上市的「人造鑽石股」,郭留希把「人造」發揮到了極致,甚至用在了財報里。

2010年到2018年期間,*ST金剛業績雖有波動,但仍處於盈利;但在2019年的財報中,*ST金剛突然猝不及防地虧了——而且一下就虧損了51.97億元。

在之前的8年里,公司累計盈利僅為10.61億元,不足這一年虧損的五分之一。

這突然的虧損不僅震驚了股民,也驚動了官方——2020年4月,中證監會開始對*ST金剛著手調查。

2021年8月,證監會給*ST金剛下發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揭示了*ST金剛財務出現巨大變化的真相——財務造假。

根據《告知書》,2016至2019這3年時間裡,*ST金剛可是一點沒閒著。

他們涉嫌通過虛構採購業務、支付採購款、帳外借款以及開具商業匯票等形式,向實控人及其關聯方提供資金,對公司形成非經營性占用高達31.7億元;涉嫌未披露擔保金額達到41.32億元;涉嫌2019年虛增公司凈資產18.58億元。

這熟悉的造假很難不讓人想起之前的金正大證監會1號罰單來了!231億財務造假才罰這麼點兒……,不過這回,作為主犯的郭留希沒有像金正大那麼好運地得到「從舊兼輕」的庇護,而是正面遭到了最新證監法的重錘——*ST金剛被處以罰款500萬元。郭留希由於違法情節特別嚴重,被判決罰款1500萬元,禁入市場終身。

由於公司財報已經無法信任,*ST金剛從2021年4月28日開市起就得到了退市風險警示的標識。

根據股市規定,若經審計的2021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追溯重述後2021年度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ST金剛,已經危在旦夕。

02 人員更換,暗藏玄機

危機來了就得想辦法解決。面對曾經家大業大的民營企業,國資開始出手撈了。

仔細觀察發現,*ST金剛的十大股東中有這樣一家公司——河南農金控股有限公司,而河南農投金控的背後,其實是河南省財政廳、項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平頂山市財政局。

自2018年*ST金剛出現業績下滑開始,國資就已經出手了,在當年9月通過控股的農投金控為*ST金剛注資解困。

但由於彼時的郭留希不僅是董事長,還兼任董事會秘書,儘管部分股東多次向有關部門實名舉報郭留希的違法事實,但因其拒不發布公告,導致國資號召的臨時股東大會受到阻撓,想要進行換屆選舉遲遲無法成功。

面對著日漸衰退的*ST金剛,國資想要解救,卻始終有心無力。

如今隨著郭留希的被強制執行,董事會順利召開,一切有了轉機。

2022年2月18日,*ST金剛開啟了董事會,其中7名董事出席(郭留希終於因為被依法強制執行而無法出席了),全票通過了免去郭留希公司董事長身份的議案,由劉淼接任。

仔細一看,這位劉淼女士的身份可不簡單。根據公開資料,她的任職履歷中有一項是河南農投金控副總經理。

也就是說,劉淼的接任意味著國資開始上位。

瀕危的*ST金剛,正在搶救之中。

03 結語

雖然如今的*ST金剛仍然存在多個不確定因素,而且面臨退市的風險,但股民們卻很興奮。

其他公司實控人被強制後,股價基本都要下滑,但*ST金剛今天卻迎來大漲,在早盤中高開高走,股價達到1.79元每股,總市值達到21.58億,一下子直接漲停。

當然,這點小漲和郭留希帶給*ST金剛的天量虧損相比,仍是九牛一毛。

這顆蒙塵的鑽石今後能否再度發光,依然懸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8a46cb928e5096c82e2e4fc67fa3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