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答南都:每天2億人次坐公交地鐵,八成是新能源公交車

2024-10-31     南方都市報

南都訊記者陳秋圓 發自北京 日前,《城市公共運輸條例》出台,這也是我國城市公共運輸領域的首部國家級行政法規。為什麼要出台一部專項行政法規,目前我國城市公共運輸發展的總體情況如何?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王繡春回答南都記者提問。

在今天(10月31日)交通運輸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王繡春回應南都記者表示,城市公共運輸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基本出行的公益性行業。它關係城市的健康發展,也關係基本的民生保障。

「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共有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7.98萬條,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173萬公里,其中快速公交線路長度有7656公里,運營的車輛數有68.2萬輛,這些車輛中間有81%左右是新能源車,有90%左右是空調車,有18%左右是低地板的車輛。」王繡春以一組數據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大力實施城市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在117個城市開展了國家公交都市建設,大力推動公共運輸與城市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可以說各地城市公共運輸服務保障水平都在不斷地提升。」

另外,城市軌道交通目前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313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總里程達到10440公里。「通過城市公共汽電車和城市軌道交通,我們每天城市公共運輸系統運送乘客達到2億人次。可以說為服務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她說。

王繡春表示,在整個城市公共運輸發展過程中,各城市不斷完善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模式,針對乘客通勤、通學、就醫、樞紐集散等各類需求,積極開通定製公交、社區公交、微循環公交、敬老公交等多元化的服務線路。積極推廣新技術、新裝備,基本都實現了出行信息的查詢和移動便捷支付等一些智能化的轉變。

「總體來看,城市公共運輸的快速發展有效保障了廣大群眾的基本出行需求,但與『人享其行』的美好願景相比還有差距。」王繡春稱,下一步要結合新出台的《城市公共運輸條例》貫徹落實,以此為契機深入實施城市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持續擴大線網的覆蓋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運行效率和運營服務水平,強化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公共運輸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66486caa7fe1f0eb818c5bbd7b48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