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更優的機插秧苗?這個方法一定要知道

2022-05-30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如何培育更優的機插秧苗?這個方法一定要知道

根據近些年來各地農業生產產業結構性調整,及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水稻種植在時間上與之前有著相當的落差。但一般以秧齡為據。正常插秧的秧齡大約在3至3.5葉期是正常緩苗最快和產量最高的一個秧齡。不同的秧苗和不同的生產狀態,要分類進行管理。機插秧苗,大約在3至3.5葉期是正常插秧的最佳時期。若是秧苗過小它的盤根就不是很好,再就是秧苗栽好進入水田後,影響稻秧植株的正常生長;如果秧苗生長時間過長,長得過高,會造成移栽後稻秧植株返青慢等負面現象。

機插秧最適合的秧苗的高度是在13厘米左右,插秧的溫度應穩定在12.5攝氏度左右,泥溫在15攝氏度左右,插秧深度正常是1.5到2厘米(水層不高於1到1.5公分)。雖然機插秧育苗的步驟要比人工插秧的育苗步驟繁瑣一些,但綜合比較來看,其產能效益要遠遠高於人工插秧。

一、育秧池的選擇

選擇地勢稍高、平坦、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層肥沃(富含有機質多)等在農作物種植上綜合占優的地塊做為育秧池的首選地塊。

二、播種育秧

1、育秧盤用的碎土要選擇無病害(尤其是菌性病害)或病害少的,前茬作物長勢好,土壤肥沃的地塊。取土後利用晴好天氣進行曬土風乾使土塊乾燥(潮濕的土塊難以碎化),完全乾燥後的土要做好防雨淋防水浸的措施。

2、用碎土機,對乾燥的土進行碎化的過程中拌進育秧所需料肥,使其和土均勻混合。把碎好的土堆好防雨防水備用。

3、把育秧地塊進行平整後,用開墒機對地塊進行開墒(開墒間距根據育秧盤的長寬及排列數自由而定,主要原則是便於施肥給藥除雜等管理),開墒的作用一是分界育秧苗的地塊,便於管理;二是給育秧池給水、蓄水、排水及作業管理提供必要的條件;

4、在開好墒的地塊上鋪上育秧盤(要求:規則、整齊、平坦一致),在育秧盤上撒上碎土(標準是以育秧盤穴槽填埋完整,普遍高出穴槽小於0.5公分整平為宜。機械作業是育秧盤覆土撒種完成後再在地塊上鋪上育秧盤,其更為完整)。

5、機插秧的種子浸泡完成後一般呈紅藍兩種顏色,將催芽後的種子(種子露白出芽)均勻撒播到育秧盤上,做到「泥不見天,籽不重疊)然後在上面覆一層淺土,小水細噴保持土壤濕潤,再往育秧盤上敷上防雨膜。

三、重點事項

1、精選稻種

精選稻種是豐收增產的基礎條件。選購稻種應與種植地區的環境相適宜,大而飽滿的種子,發芽勢強是優選種了的優先標準。結合當地以往水稻生長情況,綜合考慮其生長周期;抗逆性;均產量等。

2、水稻育苗期的管理

育苗先育根,水稻從出芽到出苗到長苗壯苗一定要跟蹤管理。從水溫泥溫到水層管理;溫度的合理把控(揭膜覆膜時間上的管理);肥水的調適;苗期病蟲害的防控防治等等。

文章來源:191農資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47ce3e09ad208d54a001785137c5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