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演員、越劇表演藝術家何賽飛因為在《中國梆子大會》中怒批戲曲行業亂象的一段話衝上微博熱搜。
今年的《中國梆子大會》在山西省高平市拉開帷幕。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是因為高平素有「上黨梆子之鄉」美譽,300餘年接續傳承,幾乎村村有戲台、人人會梆子。
舉行《中國梆子大會》的目的,是為全國各地梆子戲劇新秀們提供一個展示的舞台,發掘優秀的戲曲藝人,何賽飛擔任評委。
很多人對何賽飛的印象是一個演員,其實演員是人家的副業,戲曲演員才是主業。
在比賽中,晉劇演員張軍波表演了一出《清風亭》,現場反響熱烈。在主持人講述到張軍波的經歷時候何賽飛動情的哭了!
主持人稱晉劇演員張軍波被省劇團看中後從呂梁調到了太原,一直是個臨時工,每個月工資只有1500元,還要養三個孩子。為了補貼家用,利用閒暇時間跑網約車,兼職送外賣,妻子多次給他提出離婚。即使生病後發燒39度打著點滴還在舞台上堅持表演。
以太原和呂梁消費水平,張軍波如果不做兼職,一個月1500元連他自己都養不活,別說在呂梁的老婆和三個孩子。
我想只有對戲曲的熱愛才讓晉劇演員張軍波拿著1500元每月的工資堅持這麼多年。
何賽飛得知張軍波的經歷後,哽咽呼籲、痛批行業現狀:「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你說為事業,為中國戲曲建設,哪有這麼多高尚的想法,他就是愛好,他喜歡,他從骨子裡喜歡……振興戲曲真的不是喊的,他就是藝術家!……你們口口聲聲梅花獎、文華獎,幾百萬幾千萬花那麼多錢排一台戲,得了獎之後放在倉庫里,老百姓也看不到,戲呢?錢呢?到哪裡去了?」
沒想到何賽飛的這段話,被自媒體修改後以何賽飛痛斥梅花獎等各種標題傳播。
下午,晉劇演員張軍波通過自己的帳號發文對何賽飛表示感謝。
當今天再搜索張軍波的帳號後發現已經不存在,這是被誰刪除了?他惹著誰了?
在相關報道的評論區看到這樣一條評論:「結果是張軍波不會被裁員吧?連1500都沒了何賽飛老師會不會被穿小鞋?」
何賽飛會不會被穿小鞋不知道,張軍波已經受到影響,要不然帳號怎麼會不存在呢?
另外一位網友說像這種優秀演員何必非要在省團里硬等一個名額,隨便去一個低一點的團就是台柱子,寧做雞頭不做鳳尾,說老實話省團那一幫所謂的老藝術家還沒有有的民營團演員唱的好。
知情者稱張軍波原來是呂梁晉劇院的主要鬚生演員,後來去了山西省晉劇院青年團,可能覺得去了省團排面大些,可是青年團人才濟濟,確實很難有自己主演的戲,後來還不錯,好幾部戲裡都有他的角色。
現在帳號被刪除,不知道是不是單位給他了壓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