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類果樹對大量元素、中量元素需求的規律是:鉀>氮>鈣>磷>鎂,對鈣的需求量排第三,而對於果實而言:鉀>鈣>氮,果實對鈣的需求量排第二位,甚至比氮還高。
鈣是柑橘生長的必需營養元素,對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形成有重要影響,充足的鈣能提高果實品質,如減少柑橘裂果、日灼果、浮皮果,增強果面顏色及光澤度、提高果實糖分和維生素含量。此外,對促進根系生長、增產等效果明顯。
柑橘缺鈣的後果
柑橘缺鈣,出現植株矮小,樹冠圓鈍,新梢短,長勢弱。柑橘缺鈣症狀,多於6月前後出現在春梢上,常發生在新生組織,缺鈣時生長點受損,根尖和頂芽生長停滯,根系萎縮,根尖壞死。
嚴重時樹根易發生腐爛,造成新葉尖端發黃,甚至變黑枯死,使葉片和新梢抽生困難,葉脈褪綠,葉片狹小而薄;病葉提前脫落,使樹冠上部常出現落葉枯枝。
整株果樹抗病性差、大小年明顯、易遭受各種蟲害;會出現生長不良,產生小果、浮皮果、裂果等生理問題。成熟期推遲,產量銳減。缺鈣引起頂芽生長停滯,引發裂果,引發太陽果,引發浮皮果。
缺鈣的主要原因
1、土壤含鈣量低,由酸性火成岩或矽質砂岩發育的土壤,以及強酸性泥炭土和蒙脫石黏土,或交換性鈉高。交換性鈣低的鹽鹼土易引起柑橘果樹缺鈣。當土壤含鈣量為100PPM以下,土壤酸度高達pH4.5以下時,柑橘易出現缺鈣症狀。
2、山坡地種植柑橘,由於鈣的流失,也會發生缺鈣現象,或土質差、有機質含量低、也會導致缺鈣。
3、在少雨乾旱的年份,由於土壤水分不足,土壤中氮和其它鹽類濃度過高,阻礙了鈣的吸收也會出現暫時性缺鈣。
4、大量施用酸性化肥,造成土壤酸化,也會加速鈣的流失和缺乏。
5、在果樹上發生的生理缺鈣現象,主要原因在於鈣在果樹體內長距離的運輸動力是蒸騰作用,主要發生在木質部,即鈣隨蒸騰水流移動,而果實以及其它幼嫩部位的蒸騰作用較小,與葉片相比,對鈣的競爭力較弱,加之鈣在韌皮部中的移動性較差,很難再運輸和分配到果實及新生部位,因而發生缺鈣現象。
6、當根系的生長受阻(如遭遇排水不良、乾旱或低溫脅迫等惡劣氣候條件影響)時,植物也容易有缺鈣現象發生。
7、當土壤中的離子總量或者是K+、NH4+、Mg2+、Na+、磷酸鹽的任一成分過多均能降低植物對鈣的吸收量。其中,K+、NH4+的存在可以明顯抑制果樹對鈣的吸收,而Mg2+的抑制作用不顯著。
8、不同砧木品種,嫁接的親和性等對鈣的吸收也不同,導致缺鈣。
9、設施栽培內,空氣流通慢,不利於鈣離子運輸,導致缺鈣。
柑橘缺鈣高峰期
第一個高峰期:春梢萌動期,主要是滿足根系生長;
第二個高峰期(5-8月份):幼果膨大期,主要是用於促進果實細胞壁形成;
第三個高峰期(9-11月份):秋梢期,主要是根系生長、果實膨大、和抽梢都需要。
鈣肥施用要科學搭配
春梢萌動期:一般通過地面根施補鈣。
幼果膨大期:一般需要通過葉面噴施螯合鈣2-3次進行快速補鈣。特別注意不能與高磷葉面肥同時使用。
秋梢期補鈣:主要主要是通過根系補充,促進根系形成,增加根系吸收範圍;和葉面噴施螯合鈣,雙向補充滿足果實膨大和秋稍萌發的需鈣。
根系補鈣:最佳的時期是一年當中的3月、6月、9月,因為這是柑橘大量來新根的時候,此時補鈣促根事半功倍。可在這3個時期沖施鈣,多次沖施,不僅可以促進柑橘毛細根的生長,還能讓樹勢變得更加健壯,葉片厚綠起油。
果實補鈣:一定要注意從幼果期就應該開始補充,因為果實的品質80%是從幼果期就開始形成了。
提供一個勒夫蓋寶的防治方案:(勒夫蓋寶可以與磷肥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