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定調,推出增量政策舉措!

2024-07-31     券商中國

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當前經濟形勢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園法(草案)》。

會議強調,要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中央關於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上來,堅定信心、奮發進取,把各項工作做實、做深、做到位,增強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態勢,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草案)》。會議指出,要更好發揮仲裁服務經濟發展和擴大開放的作用,主動對標國際先進規則,不斷提升我國仲裁的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強、效果好的增量政策舉措

會議強調,要優化強化宏觀政策,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既要根據已出台政策的施行情況狠抓落實、加快進度,也要研究推出一批操作性強、效果好、讓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舉措。

年初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地方政府新增債券截至7月26日已發行1.9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截至7月24日已發行4180億元。下半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還有較大規模的發行額度,市場機構普遍認為政府債券發行使用節奏將加快。

「財政部將加大政策實施力度,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在7月31日召開國新辦發布會上已明確表示,財政部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根據需要和項目準備情況,及時發行並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指導地方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加快增發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等使用進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減稅降費是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減稅降費政策對於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較強。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增量政策預計包括對重點領域的結構性減稅。

在近期人民銀行已下調政策利率,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的情況下,市場機構普遍看好人民銀行在下半年擇機降准,或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來降低實體融資成本。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降息理論上存在外部均衡約束,但下半年這一約束也會隨著海外央行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而逐步鬆動。

突出重點破解難題,集中資源力量攻關

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破解難題,創新思路和辦法,集中資源力量攻關,在擴大國內需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

對於擴大國內需求,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已在近期印發通知,將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用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形成有效投資和消費。

對於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提出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認為,後續政策可能增強在IPO及投融資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形成支持創業風險投資的示範效應,這將有助於中國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對於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近日指出,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合理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落實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通過「一加一減一清零」,進一步擴大開放吸引外資。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紮實落實八項行動。

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依靠實打實的政策舉措和改革行動,釋放更多積極信號。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落實各項改革任務,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後,7月31日,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

接下來,專家學者普遍呼籲儘快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表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不能僅靠刺激,而是要推動改革、完善機制。包括通過完善稅制、增加轉移支付、加快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等方式,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等。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拓展地方稅源方面,財政部考慮將推進消費稅徵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統籌考慮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稅收征管能力等因素,分品目、分步驟穩妥實施,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在適當擴大地方稅權方面,財政部將在中央統一立法和稅種開徵權的基礎上,探索研究在地方稅稅制要素確定,以及具體實施上賦予地方更大自主權。在規範非稅收入管理方面,財政部考慮將規範非稅收入管理,適當下沉部分非稅收入管理權限,由地方結合實際差別化管理。

更好發揮消費對擴大內需的支撐作用

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修訂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公園法(草案)》,決定將兩個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會議指出,要更好發揮仲裁服務經濟發展和擴大開放的作用,主動對標國際先進規則,不斷提升我國仲裁的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以制定國家公園法為契機,全面提高國家公園保護和管理水平,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社會共享的機制,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糾紛解決方式,是我國多元化解糾紛機制的重要「一元」,在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促進國際經濟交往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和改革的深化,以及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仲裁法也顯露出與形勢發展和仲裁實踐需要不適應的問題。

此外,作為一種非訴訟的糾紛解決方式,仲裁具有專業性強、保密度高、高效便捷等優勢。然而,一裁終局以及司法有限介入的仲裁特質,也讓一些不法分子鑽了空子。長期以來,如何在尊重仲裁裁決的基礎上,實現對虛假仲裁進行有效監督,是困擾司法實踐的一大難題。

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檢察護企」專題培訓會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準確辦理刑民交叉案件,深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依法加強對虛假仲裁、虛假公證的監督,切實保障涉企刑事裁判依法全面正確執行,加強涉企行政訴訟監督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

責編:戰術恆

校對:廖勝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de9a1003f9f4633c96b36af431b9a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