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月天被質疑在演唱會上假唱。有博主製作視頻,對五月天上海演唱會12首歌的真假唱進行鑑定。「五月天假唱鑑定」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不止於五月天本身,「假唱事件」引發了一連串的網友討論:究竟什麼樣算「假唱」,「假唱」又涉及怎樣的法律問題,觀眾滿意的「假唱」算「假唱」嗎?
五月天演唱會被疑假唱
11月,五月天2023「好好好想見到你」演唱會在上海連開八場,光正式開票前在「大麥想看」上已有264.3萬人標註,最終觀眾累計將超36萬人次。
但近期,Up主「麥田農夫」接到網友投稿稱五月天演唱會存在「假唱」,該Up主選取了粉絲在演唱會現場拍攝的12首歌曲,提取人聲進行分析。據他判定,12首歌曲中,《乾杯》《戀愛ING》《知足》《愛人錯過》《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為假唱,其中《愛人錯過》為五月天與樂隊告五人的合唱作品,而告五人為真唱,五月天為假唱。
五月天在華語樂壇的地位和影響力與周杰倫、蔡依林等無異,是90後青春回憶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唱」若坐實著實有些「毀童年」,有人吐槽稱:「頂級樂隊的演唱會假唱就像在五星級酒店吃到預製菜」。
除此之外,作為營業性演出五月天若真坐實「假唱」則涉嫌觸犯相關規定。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財經評論員孟博告訴藍鯨記者,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演出舉辦單位應當派專人對演出進行監督,防止假唱行為的發生。
眾所周知,在公開演出過程中,大眾尤其是歌迷對於「假唱」認定的邊界其實並不止於「對嘴」。比如,唱跳舞台經常遇到的所謂「半開麥」,自己開20%的麥,現場墊80%的音,在不少音樂愛好者中這種類型也絕對屬於「假唱」。
在關於五月天假唱鑑定的視頻中,Up主並未明確提及五月天究竟是「對嘴式假唱」還是「墊音假唱」,他的鑑定方法也遭到不少五月天歌迷的質疑。一位音樂行業從業者告訴藍鯨記者,Up主以錄音室錄音和現場錄音進行音頻對比,這種驗證邏輯基本可以證實。
因此,在有關部門的調查中,五月天究竟有沒有「假唱」也需要明晰「假唱」的定義。
12月1日,音樂博主@聲理學表示以微薄之力,向中國消費者協會舉報五月天公然假唱。博主稱,五月天在個人演唱會公然假唱的行為,嚴重侵犯了消費者權益,理應承擔賠償,以及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徹查到底,給予公眾尤其是消費者一個公道。
上海演唱會票房超6億,五月天為華語最具商業價值團體之一
作為台灣流行音樂巔峰時期的樂團,五月天至今已出道26年,代表作包括《突然好想你》、《知足》、《戀愛ing》等KTV金曲,也包括《一半人生》等影視OST,堪稱當代華語流行音樂的頂級天團,此前音樂平台爭搶音樂版權時,除了周杰倫外,擁有五月天的相信音樂也是重要的爭搶對象。
這種影響力在演唱會票房上的體現更為直接。據第一財經報道,五月天的公司相信音樂在2007年至2008年辦了兩場五月天巡迴演唱會,分別是「離開地球表面」和「回到地球表面」,23場演出吸引了超過30萬人觀看。此後這個紀錄被不斷刷新:2009年44場的「DNA創造」和「變形DNA無限放大版」演唱會;2011年「諾亞方舟」演唱會在18個月的時間裡完成了67場演出,吸引了220萬人次。2012年他們把演出場地選在了可容納十萬人的鳥巢,所有的門票在預售開始後3分鐘即告售罄,刷新了內地演唱會的售票速度。
2023年,內地演唱會市場格外熱鬧,五月天再度成為「演唱會忙人」,據介面新聞報道,截至目前,已在北京、杭州、武漢、上海等城市共演出39場,演出排期密集,經常一城連唱四天,其中上海場11月12日至21日共演出8場,最高票價為1855元,最低為355元,按上海體育場7.2萬座位數計算,單在上海一地,五月天就吸金超6億。
演唱會的火爆也體現在了應援物的銷售上,據極目新聞報道,五月天北京演唱會光螢光棒銷售就達5萬根,總額突破700萬元。
(鏗鏘娛樂編輯/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