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錢亞光
設計 / 琚 佳
來源 / 福布斯,作者:Stacy Noblet
交通運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的數據,約70%的交通直接排放來自全球道路上的汽車。
汽車製造商越來越重視車輛的電動化,已經有多家企業承諾將完全淘汰燃油車。雖然這種轉變將減少道路上的排放,但是否有可以通過車輛供應鏈推動可持續發展呢?
兩位專家現身說法。卡琳·斯文森(Karin Svensson)是沃爾沃集團的首席可持續發展官,任職超過二十年。斯賓塞·里德(Spencer Reeder)是奧迪美國公司的政府事務和可持續發展總監,擁有氣候和能源方面的從業背景。
儘管兩家公司的產品線存在顯著差異,沃爾沃集團服務於卡車、客車、建築和採礦市場,而奧迪則專注於乘用車領域,但它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
首先,兩家公司都做出了凈零排放的承諾。沃爾沃力爭在2040年前實現,而奧迪的最後期限定在了2050年。對於任何企業來說,要實現凈零碳排放,通常需要從源頭(如生產工廠)入手,利用自然和技術清除大氣中的排放。
沃爾沃和奧迪都在減少自身運營過程中的排放,如企業辦公室、工廠以及這些建築物的電力來源。奧迪宣布,德國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工廠(全新奧迪Q6 e-tron的生產基地)將於2024年1月1日開始凈碳中和生產。
沃爾沃正在逐步將其分布在18個不同國家的工廠使用的能源轉向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使用在生產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可再生能源投資有助於確保長期降低能源成本,減少能源成本波動。
材料的選擇是汽車生產的另一個要素。
鋼材是汽車產品線的主要成分,沃爾沃與供應商瑞典鋼鐵集團(SSAB)合作,採購使用氫氣生產的無化石能源鋼材。SSAB是全球高強鋼領先製造商,總部設在斯德哥爾摩。
現在,這種無化石能源鋼材正在應用到沃爾沃的電動汽車。兩家公司還將回收材料融入汽車。例如,奧迪在Q4 e-tron車型中使用回收玻璃製造擋風玻璃,在Q8 e-tron車型中使用回收塑料製作安全帶卡扣。通過現在的材料多樣化,製造商可以在可持續採購方面搶占先機,減少未來供應鏈中斷的影響。
根特(Ghent)生產基地外的沃爾沃電動卡車
里德說:「奧迪正在與一些志同道合的組織密切合作,共同創造一個更加電動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Redwood Materials就是其中之一,自2022年7月起,我們就與該公司合作建立了國內電動汽車電池回收供應鏈,在美國打造鋰離子電池的閉環供應鏈。」
如今,Redwood直接與大眾在全美的1000多家經銷商合作,收集和回收大眾和奧迪電動汽車的報廢電池。沃爾沃也認識到了推動汽車電池二次利用的必要性,並正在積極探索各種方案,以便為客戶提供支持。
黑色奧迪SQ8 e-tron面對風力渦輪機。
為了滿足對零排放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並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勞動力發展必須成為整個交通行業的首要任務。
奧迪正在通過各種培訓項目,對現有員工進行再培訓的同時,也為未來的汽車行業培養人才。比如,該公司在美國設立了奧迪教育合作夥伴(Audi Education Partnership)項目,致力於培養下一代專業的奧迪服務技術人員,使他們既能操作燃油汽車,又能操作電動汽車。
沃爾沃也在提高員工生產電動汽車的技能,並對研發人員進行再培訓,確保未來有足夠的工程人才和能力。
雖然充電樁建設不是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重點,但它們都認識到有必要在該領域展開合作並制定政策,確保消費者獲得良好的充電體驗。負責安裝、運營和維護基礎設施所需的全球勞動力就是一個關鍵因素。
斯文森和里德一致認為,如今在交通脫碳方面取得的進展主要歸功於技術發展、政策激勵以及消費者的更大興趣。斯文森稱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現在已經有了純電動汽車等產品。
「我們現在看到的解決方案已經成為現實,沃爾沃集團發展勢頭良好,我對未來十年充滿希望。」她總結道。
「但工作遠未結束。」里德說:「我在奧迪工作期間觀察到的是,雖然全球交通行業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障礙。」
建設更靠譜、更方便的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實現電網的現代化,這些都不是自己單打獨鬥就能實現的。兩家公司都意識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從而應對重重挑戰,提高電動汽車的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