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為何只有354天?還將出現「一年無春」,咋回事?好不好?

2023-12-21   微智先峰

原標題:2024年為何只有354天?還將出現「一年無春」,咋回事?好不好?

2023年將要過去,即將迎來嶄新的2024年,2024年是甲辰龍年,根據陰陽曆來說,它還是閏年,2月有29天,全年一共是366天。

但是,從農曆時間來看,2024年全年只有354天,少了12天,這是咋回事?另外2024年還被稱為「青龍年」,又有啥預兆?好不好?本篇內容,筆者就詳細說說這些問題,大家看完後就有答案了。

2024年為何只有354天?

從小接受教育時我們就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這是按照陽曆的時間計算。而網上存在2024年只有354天的說法,其實是按照農曆時間來計算的。

每年的陽曆時間很好確定,每年的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閏年的年份,2月有29天,全年就是366天。平年的年份,2月只有28天,全年就是365天。

每年的農曆時間,由於受閏月的影響,多的年份一年能達到380天,少的年份只有350多天。比如今年(2023年),按照農曆時間全年有384天,而明年(2024年)就只有354天了(2024年2月10日到2025年1月28日)。

陽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運動周期為依據,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為依據,兩者在時間上不同步。而為了讓農曆時間和陽曆時間相接近,古人們就增加了閏年的方法(十九年七閏),也就出現了一些年份農曆時間長,有些年份農曆時間短。

再結合二十四節氣來說,陽曆時間包含了24節氣,從立春到大寒,一個不少。而從農曆時間來說,就不一樣了,有些年份含25個節氣,有些年份只有23個節氣。

這就要說到「雙春年」和「無春年」了。「雙春年」指的是一年中含有2個立春節氣(農曆時間),比如今年(2023年)就有2個立春節氣,整年天數也就達到了384天。

而明年(2024年)農曆時間中,沒有立春節氣,等於只有23個節氣,整年天數也就只有354天。

這裡延伸一下,2024年立春是2月4日,當天對應的農曆時間為臘月二十五,春節還未過,處於2023年的時間範疇。而2025年立春是2月3日,當天的農曆時間為正月初六,春節已過,處於2025年的範疇。可以看出,2024年農曆時間中沒有立春節氣。

2024年是無春年,只有354天,啥預兆?好不好?

詢問村裡面上了年紀的老人,大多數會說無春年不好,是不祥的徵兆,流傳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無春年不宜結婚,因為無春年又稱為「寡年」,寓意不好,婚後日子可能不幸福。而關於這個問題,民間也流傳著一些民諺。

「一年沒有春,寡婦遍地分」

這句民諺所表達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當年沒有立春,那麼寡婦就會增多。寡婦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以前的時候,男人外出打工掙錢,女人在家打理家務。

當丈夫出現意外後,家中的妻子才可能成為寡婦。這在無春的年份,有著不好的寓意,再加上以前「重男輕女」,因此,都說無春年不好。

「寡年無春臘月寒,來年六月天不閒」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或許有不一樣的含義。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如果當年是沒有立春的年份,那麼臘月的時候相對比較寒冷,到了次年六月,降雨天氣又比較多。

「臘月寒」指的就是臘月天氣比較嚴寒,「天不閒」指的就是降雨天氣,預示著降雨充足。從農作物的生長角度來說,臘月份天氣寒冷不一定是壞事。老話常說「該冷不冷,不成年景」,臘月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一年四季分明,該冷的時候就應該冷一些比較好。

而到了次年六月份,則是夏播作物苗期生長的關鍵期,此時處於比較炎熱的天氣,土壤容易乾旱,如果降雨天氣多,雨水充足,則有利於夏播作物的生長。老話也常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指的就是六月份下雨比較好。

因此,單從這句農諺來看,無春年(寡年)不一定是壞事,或將更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綜合上述內容,2024年農曆時間只有354天,這是由於陰陽曆法、閏月、二十四節氣等,多方面因素放在一起出現的。至於民間所說,或預示著不好的徵兆,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和正常年份一樣,大家不用過於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