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那漢族不吃啥肉?很多人卻淡忘了

2024-01-14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回族不吃豬肉,滿族不吃狗肉,那漢族不吃啥肉?很多人卻淡忘了

其中,飲食是很多人談論的話題,畢竟「民以食為天」,吃是最根本的事情。而五十六個民族,對於吃的方面也是有不同的講究。比如,回族的同胞們就不吃豬肉,因此在飯桌上就有尊重他們的文化,而滿族的同胞們不吃狗肉,因此在他們面前就不要提吃狗肉的事情。那麼,我們漢族人是否有不吃的肉呢?其實也有,只是現在的人都差不多已經忘了。

但無論是烹飪手法,還是烹飪的菜系,這只是我們普遍的認知。實際上,在我們整個中國內部,很多人在吃的方面還是有更多的講究的,比如關於忌口的問題。這不單單是一個人的差異,而是一個民族的差異。也就說,我國不同的民族因為各種原因,他們整個民族內部的人都不會吃一些食物,比如回族的人就不會吃豬肉,滿族的人不吃狗肉。

而滿族人不吃狗肉,跟他們的信仰沒有關係,主要是因為文化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在滿族的前身就是女真族。在歷史上,他們一直活躍在東北之地,他們依靠狩獵的方式來獲取食物。

雖然在這種環境下,有很多能人勇士,但他們也還是要藉助外力的幫助,而這個外力就是「狗」。相傳,滿族的祖先出去狩獵的時候,為了能夠多獵得食物,都會帶上狗,這些狗可以幫助他們尋找獵物,同時還可以幫助捕捉獵物。因此,狗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夥伴,所以自然不能輕易吃掉了。

狗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那麼滿族人的祖先自然不會將其當肉吃了。畢竟在遙遠的古代,在寒冷的北方之地,這種物資其實是很難得到的。一旦吃了,就沒有狩獵、看家護院的小夥伴了。因此,在生活必須的情況下,他們就養成了不吃狗的文化,並將其一直延續到今天。

其實不是,在古代,漢族人也有飲食上的講究,最不能吃的就是牛肉。不吃牛肉不是什麼文化影響,也不是什麼信仰影響,而是法律規定。

原因還是在於牛的重要性。牛,為六畜之首,也是農業之本。古代的社會是小農社會,人們主要靠種地為生。而在莊稼地里刨食,最需要的生產資料就是牛。當要種水稻的時候,需要牛耕田;需要種小麥的時候,需要牛犁地。糧食種好豐收之後,需要有牛作為運力拉糧食。

再者,古代的政治主要就是靠農業維持穩定。因為農民種好了糧食,要交稅。若是沒有黃牛作為生產資料,田地荒涼,就沒有糧食繳納了。上面沒有糧食,不也得跟著餓肚子。不過,他們餓肚子是不可能的,更多的時候是繼續壓榨農民。壓榨的狠了,還是會引起社會的暴動,一旦有暴動,那就是下一個「大澤鄉起義」,就有亡國的危險了。因此,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肯定是不許人們吃牛的。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因為各種地理或者人文的影響,出現一些飲食方面不同的情況,也是要尊重的。畢竟,如今的我們正是靠這種秉持著相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才使得中華民族如此團結。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c26c23e43a82ebd0d61e5f54214d5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