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踩著最後的「交卷時間」,一眾A股遊戲公司交出了2022成績單。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9日,共有21家A股遊戲公司發布2022年年報。其中,9家公司2022年為虧損,12家公司實現盈利;有11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相比上年同期出現下滑。
「2022年遊戲股業績整體反映出,2022是近年來對於遊戲公司而言最艱難的一年,一大半遊戲公司的業績預告為虧損;但也有像冰川網絡等凈利同比增長超200%的公司,兩極分化較為嚴重。」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姜驍瀟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坦言。
過去一年,停發8個月的遊戲版號發放重啟;遊戲大廠競相爭奪遊戲出海前景;曾經重金招攬人才的遊戲圈開始降本增效,大作難產,項目被裁撤,整個遊戲產業承壓明顯。
2023年,AIGC遊戲「革命」之下,被視為AI應用落地最新方向的「遊戲+AI」,能否助力遊戲產業逆風翻盤?
冰川網絡增速最快
三七互娛拿下營收凈利TOP1
過去一年,有人歡喜有人愁。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已經交出2022年「成績單」的21家A股遊戲公司,累計實現營收超651億元,累計實現盈利為-6.28億元。其中,57%的公司實現盈利,約43%的公司則為虧損。
「2022年對於遊戲行業來說,版號發放減少,影響了新游上線計劃,尤其是對於依靠新游買量模式的遊戲公司來說,業務壓力越發增加。」姜驍瀟觀察到。
在盈利方面,2022年21家遊戲股盈利兩極分化明顯。9家公司2022年為虧損,12家公司實現盈利;有11家公司的歸母凈利潤相比上年同期出現下滑。
其中,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10億元的公司共4家,分別為三七互娛、吉比特、完美世界、愷英網絡(SZ002517,股價16.68元,市值35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9.5億元、14.60億元、13.77億元、10.25億元;2022年凈利潤虧損最多的公司則為世紀華通,歸母凈利潤虧損70.9億元。公司稱出現較大虧損,主要是因為公司的資產減值。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看營收還是凈利潤,冰川網絡都成功從A股遊戲公司中脫穎而出,成為2022年增速最快的A股遊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0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04%。
對於業績的高速增長,冰川網絡表示,2022年公司得益於卡牌新品類的不斷突破和老產品的持續精細化運營,疊加了產品內核進化、海外市場開拓、發行聯運助力等多種因素,公司業績取得了同比較好的增長。
不過,在發布年報的當天,冰川網絡也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2022年公司利潤分配方案的合理性。4月28日,冰川網絡詳細回復關注函中需要說明的問題,並表示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或誤導投資、配合炒作股價等情形。
2022年超500款遊戲獲批版號
新游「扎堆」越來越「卷」
一家家遊戲公司的業績數據構成了2022年整個遊戲市場的變化:手游紅利消退,行業進入存量市場,遊戲版號發放趨於常態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2023中國遊戲產業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658.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滑10.3%,這是2013年來,遊戲市場收入首次收縮。
2022年遊戲市場的增減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遊戲投資、企業降本增效等變化。從數據來看,2022年遊戲市場投資數量大幅下降,IOS平台移動遊戲新品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3%。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姜驍瀟認為,2022年是對遊戲公司各自硬實力的最直接挑戰,有大量長尾遊戲公司甚至中腰部的遊戲公司都受到了衝擊。但是對於頭部遊戲廠商來說,只要遊戲的硬實力夠強,反而會進一步提升玩家的集中度。尤其是手游這樣需要長期運營的遊戲,玩家在同一段時間,只會玩一款同類型的遊戲,只有最精品的那一款遊戲才能脫穎而出。
眾多挑戰之下,2022年4月,停發8個月的遊戲版號發放重啟,對於遊戲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劑」。數據顯示,2022年共超500款遊戲獲批版號,其中468款國產網絡遊戲獲得版號,44款進口遊戲獲批版號。
某資深網際網路證券分析師此前在接受每經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著國產遊戲版號發放的常態化以及進口遊戲版號的發放,遊戲行業在版號上面臨的壓力得到充分釋放,因為整個公司的經營也將逐漸恢復正常,業績得到有效釋放後,行業有望回歸正常的增長。」
不過,眾多遊戲獲批版號也意味著,相比2021年、2022年的「沒有餘糧」,2023年遊戲市場將迎來新遊戲的「扎堆」上線。
「今年遊戲公司面臨的更多的是『幸福的煩惱』。」一位遊戲上市公司高管這樣向每經記者形容。在他看來,新游扎堆對整體市場擠壓將會很明顯,「很多存貨產品在拿到版號後都選擇今年上線,但市場上的玩家就那麼多,廠商也有煩惱,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留住玩家,對遊戲的競爭能力和品質將會有更高的要求。」
遊戲股掀起漲停潮 AIGC大爆助推市場謹慎樂觀
在AI概念的強勢加持下,在五一小長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遊戲股掀起漲停潮。
圖片來源:Wind截圖
上述遊戲上市公司高管向每經記者表示,目前市場認為AI發展對遊戲行業帶來的技術賦能是最明顯的,所以從今年1月份開始,整個遊戲行業估值是有一定修復的,這個變化是明顯可以看到的。
AIGC席捲全球,掀起新一輪科技「焦慮」時,加速布局AIGC也成為騰訊、網易、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等頭部遊戲大廠公司的2023年「主旋律」之一。
例如,騰訊AILab已在社交、遊戲、內容、平台等應用領域落地,應用於《王者榮耀》的「絕悟AI」已在輔助醫療診斷等領域擴寬應用場景;網易伏羲AI在遊戲領域已應用於劇情生成、AIGC美術和AIBot等場景;米哈游新游《崩壞:星穹鐵道》團隊已開始探索AI工具輔助遊戲研發,團隊在NPC的行為模式中加入了AI技術。
米哈游新游《崩壞:星穹鐵道》 圖片來源:企業提供
「AIGC對於遊戲最大的突破將會是遊戲製作環節,其帶來的增效是確定的,一個原畫師兩天能畫出一張好的圖,現在如果他會很好地使用AI輔助,一天可以出很多圖,效率會 大大 提高。」上述遊戲上市公司高管稱,但我們會優化掉原畫師嗎?感覺並不會如此激進,相比普通人,具有專業知識的人使用AI仍具有優勢。
目前,隨著AI技術的「爆髮式」發展,業界普遍認為,遊戲行業是AIGC的天然適用場景,也是最重要的商業化方向之一,但多位資深行業人士均向每經記者表示:市場對於AIGC下2023年遊戲產業的整體趨勢仍然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實際上仍要看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品質。
「遊戲近年來在資本市場的熱度其實一直是不高的,尤其是前兩年,對於未來新遊戲上線計劃盈利預期極大程度地受到了遊戲版號發放的影響,很難對遊戲公司作出合理的盈利及估值預測,導致了資本市場更為謹慎的投資策略。」姜驍瀟坦言。
東方證券相關研報認為,今年底部遊戲板塊估值修復主要由於版號驅動,利潤並未體現AI影響,且這一估值水平低於雲遊戲時期。往後看,預計AI將帶來的商業模式、收入、利潤率的影響,將在明年開始逐漸體現。
(文中股價、市值均指2023年4月28日)
記者|溫夢華 編輯 |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