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把愛好變成職業還依舊熱愛的人 ,除了「手工耿」還有他們……

2024-10-25     上游新聞

近日,千萬粉絲網紅博主「手工耿」停更的消息引髮網友關注,「手工耿」本人連忙通過社交媒體回應「沒有退網」。「手工耿」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純手工打造出一件件出圈的作品贏得了網友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手工達人在網上直播分享製作手工包、手工髮夾、DIY手機等手工的過程,甚至有不少年輕人將手工製作從興趣變成了自己的職業。

走進一家手工精品店後,她全職做手工製作12年

90後的重慶妹子「朱古力」(化名),從2012年就開始全職做拼布和玩偶。「朱古力」是她在手工圈的花名,在網絡社交平台,她以這個名字展示自己的作品,比本名更出名。

「朱古力」參加線下集市擺攤時的照片

十多年前路過解放碑一商場內的店鋪,朱古力被店家的手工包和玩偶所吸引,「它們特別漂亮,每一件作品都有獨特的生命力,我頓時萌生了要是自己會做該多好的想法。」

說干就干,她找到來自中國台灣的拼布老師和玩偶老師,花了近萬元學費分別系統地學習了拼布和玩偶製作,轉行成為一名全職手工作者。朱古力家裡僅布料就有數百米,堆成了「布山」,其中最貴的刺繡蕾絲布,一米就要400多元。

出售作品的收入是朱古力主要生活來源,玩偶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但這些收入只能維持其日常生活,「我主要是通過店鋪寄售、集市擺攤和網絡銷售出售作品,但總的來說收入非常不穩定。」朱古力覺得,一個小作品需要做一整天才能完成在手工圈看來是常事兒,但一般的消費者卻並不能理解其中的價值。

「朱古力」參加拼布系統培訓後獲得的證書。

儘管收入不算高,朱古力卻並沒有打算改變目前全職手工製作者的身份,在製作過程中獲得的「治癒感」才是她在其中最大的收穫。「我不僅享受製作的過程,也享受製作完成後的成就感,看著自己製作的各種玩偶作品,我覺得這是一種治癒的過程。」

開一間手工小店,是他心靈的港灣

在朱古力的帶領下,上游新聞記者在磁器口一條有些偏僻而幽靜的小路上,找到一家專門出售各種手工作品的小店——「牧塵拼布工作室」,店主叫劉牧塵。

在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店裡,雲集了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有拼布包、手工玩偶、手工刺繡作品、手工作品等,這些作品中部分來自朱古力等手工作者的寄售,部分則是劉牧塵自己設計製作。

劉牧塵也是一名90後,小店在2019年正式開業,打理這個約20平方米大小的小店,是他主要生活日常。他會泡上一壺清茶或者做一杯手磨咖啡,坐在店裡製作手工作品,當有客人進入店裡時,他會起身介紹各種手工作品,「看這個拼布小包,是每一塊小布片拼接而來,這塊布作者使用的絕版進口布料,手感細膩。手工的壓線,讓這些布料有一種立體感……」

到周末的時候,會有一些大學生、帶著孩子的寶媽來店裡上手工課,內容是現場製作一些簡單的手工飾品,劉牧塵會變身為「老師」,現場進行指導。「現在喜歡做手工的年輕人不少,大學生看重手工作品的獨特性,寶媽們更看重通過手工製作帶來的親子體驗,和對小朋友動手能力的培養。」

正在進行刺繡的劉牧塵。

在劉牧塵心中,這不僅僅是一間出售手工作品的小店,更像是一處「世外桃源」。「我想進入店裡的每個人都能從店裡體會到手工作品獨特的美,也能夠讓在這裡製作手工作品的人,通過自己動手釋放日常生活中的壓力,體會其中的樂趣。」

業餘時間做髮夾,主要圖能解壓

和朱古力與劉牧塵不同,女孩雪雪(化名)做手工只是副業。每當自己空閒的時候,她總會拿出十幾個顏色的絲帶,先用絲帶繡出一朵朵各種顏色的玫瑰,然後又從柜子里拿出各式各樣的材料裝飾在玫瑰花的周圍,然後放上墊片,再縫上水滴夾或者粘上鴨嘴,一枚復古風格的小髮夾在她手中誕生。

雪雪是一名00後,目前在市內一家公司上班,閒暇之餘她喜歡製作手工髮夾。「2019年的時候,我在網上看著別人做刺繡,接著自己也有了興趣,於是購買了手工書和材料,自己琢磨著做了起來,這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主要解壓方式。」

雪雪製作髮夾時,要用到上百種各種珠子、亮片,和做好的髮夾表布以及成品。

2021年初,雪雪製作好的手工髮夾發在了朋友圈,沒想到受到了關注,「一位好友給我的作品點贊,並建議我製作成品出售,通過她的介紹,我聯繫到了一家可以代售的店裡出售,每個髮夾價格從40到60元不等,這既滿足了興趣愛好,也能夠回本點材料錢。」

迄今為止,雪雪已經通過代售一共賣出了三百多件作品,但她並沒有打算放棄工作全職做手工,「一是出售作品的收入不穩定,有時可能整月打白板。另外,購買各種珠子、絲帶、刺繡線等材料花費巨大,這些花費還需要工資來支持。」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部分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e67eb4daa60df8258100d08815df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