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總統米萊的休克療法,已顯奇效!

2024-05-08     讀史

原標題:阿根廷總統米萊的休克療法,已顯奇效!

點擊關注

阿根廷新任總統米萊上任四個月後,取得了一項關鍵成就——穩定了貨幣,同時出現睽違16年之久的財政盈餘。

目前阿根廷比索已不再日復一日的暴跌,相反,它正在大幅反彈。在過去三個多月中,比索兌美元的黑市匯率飆升了約25%。其漲幅超過了西方財經媒體所追蹤的148種貨幣兌美元匯率中的任何一種。

在過去十多年中,阿根廷比索以自由落體般的速度下跌。2012年的1美元只能兌換4.2比索,而到去年底時,官方匯率,1美元已經可兌換近900比索,黑市更達到1250比索的峰值。

但是經過米萊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該匯率在3月初以及4月上半月,兩次降到1000比索以下,接近官方匯率。

米萊還取得了另一項成就:今年首季的財政盈餘為2750多億比索。這是阿根廷自2008年起,首次出現季度財政盈餘。

這位自由派總統說,如果國家的支出不超過收入,就不會有通貨膨脹。「這不是魔法」,他向國人承諾,對過去幾個月的犧牲,未來一定會以更少的稅收形式得到回報。

米萊於去年12月10日宣誓就職,他一上任就表示,要實施令人痛苦的財政緊縮。他不僅將18個政府部門減至一半,還取消了數百項物價管控措施,並停止了無效的公共工程建設等。在這一「休克式療法」下,阿根廷月度通貨膨脹數字,從去年12月的30年新高逐月降低。

4月17日,米萊獲選《時代》雜誌2024年最具影響力的百位領導人之一。雜誌說,現在評論阿根廷新總統的措施是否成功還為時過早,但有一件事情是明確的:隨著米萊的領導,阿根廷將沒有回頭路。隨著「休克式療法」的受益者日漸增多,自由經濟的理念紮根發芽,阿根廷人將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阿根廷的經濟史是世界上最受研究者關注的經濟史之一。197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庫茲涅茲,曾從獨特的經濟角度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四類:

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日本和阿根廷。

前兩種類型已成為常識,而後兩種類型則上演了兩種截然相反的範例。缺乏資源、能源的日本,在二戰後改走以自由經濟為主的民主憲政,從廢墟中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增長的奇蹟;

而擁有得天獨厚資源的阿根廷,則演繹了另一種「奇蹟」:從富有的世界十大經濟體跌入貧困。

在上世紀的前30年,阿根廷的人口、總收入和人均收入都超過了加拿大和澳洲。但1946年,胡安·裴隆成為阿根廷總統後,大力推行國家主導的計劃經濟,之後被稱為「裴隆主義」,陸續將阿根廷的經濟基礎建設與基礎工業國有化。由於無視經營效率的經濟政策,阿根廷的經濟增長很快停滯,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外匯儲備枯竭,阿根廷比索暴跌。

在1955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中,裴隆被趕下台併流亡西班牙。在之後的數十年中,阿根廷一直在「裴隆主義」與「反裴隆主義」之間左右搖擺。截至去年,阿根廷有超過40%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年度通貨膨脹超過200%。

新當選總統的米萊,生於平民之家,幾乎沒有從政經驗。但他奉行經濟自由主義,有點類似中國人都知道的「黃老之治」,主張小政府制度,認為過多的管制,以及到處亂伸的政府之手,是腐敗和貧窮的根源。

1月17日,米萊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發表情緒高昂的演講。他說,哪有「拉美陷阱」,只有不尊重私產!

而近日他在阿根廷國會的萬字演講,更是震驚世界,收視率達到驚人的51%,遠超梅西世界盃奪冠的那場比賽。

米萊說,100多年前,當我們開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時,我們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但現在,在阿根廷,每10個人中就有6個生活在貧困中,而很多政客,就像在座的很多人一樣,卻過著富裕的生活。在這種大政府的制度下,政客及其朋友享受一等公民的待遇,而普通阿根廷人只能是二等公民。

米萊痛心疾首地說:無節制的公共開支狂歡,造成了阿根廷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所獲得的都是最糟糕的繼承。過往的阿根廷政府就像一個犯罪組織,每一項許可、每一條規定、每一個程序、每一個行動,都是為了賄賂那些掌權的政客們。

這讓我們看到,一些州長他們只關心確保自己有足夠的資金,以便能夠繼續進行公共支出,好從中撈取油水。

米萊高呼:我們的自由化改革模式,將解放阿根廷人的生產力和恢復自由,以結束身份政治特權,但卻被一部分抵制變革的政治階層所操縱和拒絕。

可以說,米萊這次演講,算得上是全球最炸裂的政治宣言,表現出一如既往的自由意志主義和米萊風格,讓所有政治謊言和陳詞濫調無處遁形!

但正如《時代》雜誌所說,面對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米萊新政能走多遠,還不好說,但自由經濟的理念,已在阿根廷民眾心中紮根發芽!

今日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bb9b9a7c4fa4b87ea3a72af103cb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