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 指的是在工作壓力下產生的疲勞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情緒、個性和成就感,在情緒上表現為對工作沒有熱情,在個性上表現為刻意疏離工作環境,在成就感上存在過低的自我評價,認為當前的職業無法成就自我價值。
職業倦怠尤其是在助人型崗位上高發,比如教師就是一個最為顯著的行業,在相關文獻中,對於教師類崗位的職業倦怠的文獻數量遙遙領先,當然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職業倦怠的出現,只不過助人型的崗位上更為多見。
一份工作在初期的1~2年內,是容易讓人充滿激情和興奮感的,3~5年內是出現職業倦怠的高峰期。比如:在工作壓力下表現出來的疲勞、厭倦和無成就感。如果某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這種職業是重複性的,可能就會更容易形成疲倦,厭倦。
認為這種工作無法實現自我價值,但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日復一日地做著枯燥無聊的工作。
職業倦怠測試
職業倦怠的理論研究已經有了30多年的經歷,職業倦怠測試量表,經歷多次修訂和本土化的研究,具有較高的信效度。 參考如下:
職業倦怠測試 https://www.xmcs.cn/x/mbigs
在線人才測評 https://www.zxgj.cn/m/tuance
得分在50分以下,工作狀態良好;
得分在50-75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需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得分在75-100分,建議休假,離開工作崗位一段時間進行調整;
得分在100分以上,建議諮詢心理醫生或辭職,不工作,或換個工作也許對人生更積極。
職業倦怠的表現
1、對工作沒有激情,情緒煩躁,對人態度變差,暴躁易怒。
2、對工作敷衍了事,態度消極,甚至可以逃避工作環境中的人和事。
3、對職業無成就感,無價值感,遲到早退,或謀劃跳槽轉行。
職業倦怠在年輕人的群體中越來越普遍,相對於上個世紀末期的從業者來說,年輕人趨向低齡化。有些人只從業半年就有可能出現強烈的職業倦怠反應。
職業倦怠的反應包括身體上的反應,如疲勞、焦慮、失眠、免疫力下降,在智力方面的影響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能力緩慢,在情緒上表現為煩躁,偏執,好猜疑,控制能力變差。 在人際關係和精神狀態方面也存在諸多不適應。
關於心理健康的檢測和篩查,還可以參考:SCL-90量表,對於精神疾病方面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關於人格障礙的檢測篩查可以參考 PDQ-4+量表。
scl-90症狀自評量表 https://www.zxgj.cn/g/scl90
mmpi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https://www.mmpi.cn
人格障礙測試篩查PDQ-4+量表 https://www.xmcs.cn/x/pdq4
職業倦怠比較集中的職業類型有:教師,醫生等,以幫助他人為工作內容的職業更加容易出現職業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