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唯晨
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樂於助人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即便如此,幫人也是一門學問。
在人際交往中,除了相互信任,更重要的是掌握分寸。
不該說的話,無論關係多好都不能說;不該做的事情,無論初心是何都要拒絕摻合。
在人際交往中,相互幫扶雖然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也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幫。
越聰明的人越深知人性的多變,人生如尺,講究的是度,任何時候面對任何人都要把握好界限。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收到身邊人的求助。同時樂於助人,也是傳統美德,可幫人終究要考慮責任和後果,不是所有的求助都應當被滿足。
聰明的人懂得該如何與他人交往。人與人之間的思想各有各的不同,最好的相處模式就是保持距離。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刺蝟法則」,說兩隻刺蝟想要在寒冬里取暖,當它們試圖抱在一起的時候總會被對方身上的刺扎傷。
於是在經過多次的試探之後,兩隻刺蝟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既不靠得太近也不離得太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溫暖彼此的情況下又不讓自己受傷。
其實在我們的人生當中,無論什麼關係,只要靠得太近,最終都會成為一場災難。
幫忙雖是與人為善,但也有可能釀成惡果。
生而為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線,有些事情一定得幫,有些事情絕不能幫。
聰明的人不會幫以下4種忙。
隱瞞真相,幫忙圓謊
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曾做過一個實驗。結果顯示每個人每天至少會撒三個謊,並且這些謊言多半是刻意為之。
由此可見,在我們的生活中,撒謊也是常態。只是,有些謊言無傷大雅,有些謊言卻暗藏私心。
通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鐵,便越清楚對方的秘密。
而隱藏秘密的方法除了絕口不提,還有一種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撒謊。
撒謊的人並非不知道事情後果的嚴重,偏偏因為心裡足夠清楚才選擇了掩蓋事實。
那些需要掩蓋的東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都會影響他人正常的判斷。
所以替人圓謊的事情千萬不要干,有時候有些謊言我們可以不戳破,但絕不能讓不實的事情牽連到自己。
替人圓謊就是在引火燒身自釀苦果。
頭腦發熱,替人頂罪
做人可以講義氣,卻不能因為義氣而無視規則。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背負的責任。因為社會角色的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責任也不會相同,一個人所做出的任何選擇,其後果都應該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頭腦發熱替人頂罪不是重情重義,而是道德丟失的包庇。
人生只有一次,我們每個人都得對自己負責。
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件事,不求必須有理有據,定然不能有愧於自己的內心。
替人頂罪從來都不是熱血,而是愚蠢。
人與人之間確實應該相互幫助,但不能因為要去幫別人就傷害自己。
替人頂罪從來都不是幫忙,甚至可以說這種操作就是在添亂。
不管不顧,幫人下決心
聰明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拎得清。所謂拎得清,不是對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歸屬。
不管不顧幫別人做決定,是人際交往中最忌諱的事情。
無論你們之間是何種關係,都沒有權利去左右對方的人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慢慢明白,替別人做決定,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種不負責。
沒有人能夠預測命運,也沒有人可以知曉未來,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係到人生的下半程。
既然不能替對方走下去,就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尊重。
打腫臉充胖子,大包大攬
人生中很多的累源自於大包大攬和不願袖手旁觀。
太多人過於好面子,因為面子而讓自己成為了別人的影子。
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會打腫臉充胖子。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證明自己,去做一些力不從心的事情。
盲目的攀比就是愛慕虛榮。即便比的是助人為樂。
做人任何時候都要腳踏實地。好高騖遠往往物極必反,太過善良一不小心就會助紂為虐。
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卻不能為了證明自己幫得上某人的忙,而放棄原本的生活。
不做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是自知之明;不幫能力範圍之外的忙,是人間清醒。
內容來源公眾號:唯晨【ID:weichenip】偶遇作者很輕鬆。
作者簡介:唯晨,自由撰稿人,寫作導師。常態安靜,偶爾幽默。
希望能通過文字帶給你精神上的放鬆,願你的生活在遇到我的文字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