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網】「航空業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危機……假如政府不立即施以援手,整個行業將轟然倒下。」3月24日,國際航協(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在視頻會上疾呼。他的呼籲並非聳人聽聞,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航空業,正在經歷史上最糟糕的日子,歐洲航空業也不能倖免。
疫情衝擊歐洲航空公司
BBC報道,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不斷關閉邊境,大量航空公司開始大幅削減運力,乃至停飛。沒有全線停飛的航空公司,也都在大幅削減運力。
作為疫情「重災區」,歐洲航空公司也深受打擊,客流量驟降讓多家航空公司深陷困境。新華社報道,以英國為例,弗萊比航空公司已宣布破產,易捷航空公司已停飛所有航班,英國航空公司僅保留倫敦希思羅機場航班。
3月16日,歐洲疫情發展初期的歐洲航班執行軌跡。(圖片來源:每經網)
4月1日,歐洲疫情大規模爆發後的歐洲航班執行軌跡。(圖片來源:每經網)
法國財政部長稱,法國航空每月虧損數十億歐元。法航也對員工採取了「部分失業」措施;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則削減了95%的運力,停飛700架飛機;北歐航空公司被迫解僱大約1萬名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90%;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從3月24日起暫停絕大部分往返於歐洲國家的航班,只保留極少數航班用於接送滯留在歐洲各地的旅客。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經濟師布賴恩·皮爾斯表示,超七成航企手頭現金不足以負擔3個月固定成本開支。「除非各國政府和航空業採取協調一致的措施來減緩危機,否則疫情可能使大多數航空公司在5月底前破產。」3月16日,國際航空業智庫亞太航空中心(CAPA)在一份聲明中警告。
停飛潮不只影響航空公司
停飛潮帶來的影響遠超航空公司本身。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全球約有270萬個航空工作崗位正處於風雨飄搖中。而這些工作中的每一個都支持著旅行和旅遊產業鏈上的另外24個工作機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表示,如果嚴格的旅行限制持續3個月,全球航空和相關行業的2500萬個工作崗位將受到威脅。
英國城市研究中心的調查表明,英格蘭的克勞利、盧頓和德比有大量人口從事航空相關行業,這些市鎮的就業相比其他地方變得更脆弱,以油氣作為主導產業的蘇格蘭城市阿伯丁也是受打擊最大的城市之一。
此外,航空公司的股票在各國的資本市場上受到重挫,使得航空業面臨的危機雪上加霜。
歐洲航空公司的「求救」與「自救」
北京《新京報》報道,對於航司來說,收入銳減的前提下,即使縮減航線,員工薪水、機場租金、基礎設施以及飛機存放、折舊等大量固定成本也仍然需要支出。面對困境,航司們也紛紛採取各種措施進行自救。
基於客運需求降低,醫療物資、生活物資等運輸需求提升,「客改貨」成為各航司不約而同發力的方向。漢莎航空在將空客A330客機改裝成貨機後,4月9日又宣布計劃從4月中旬開始恢復德國與中國之間的定期航班,以改裝客機滿足航空貨運的需求。
為了維持用戶黏性,疫情期間,美芬蘭航空、法荷航等各大航司也都宣布調整常旅客計劃政策,採取延長會籍時間、降低定級標準等優惠措施。
4月13日,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公司AN225運輸機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等待起飛,運輸國際防疫物資。(圖片來源:中新社)
對於失業員工,不少航司則鼓勵他們轉向疫情期間緊缺的工作崗位。北歐航空、英國維珍航空、易捷航空等就組織失業空乘去醫療機構協助抗疫。
自救之外,歐洲航司也在尋求來自政府等外界機構的「輸血」。
據民航資源網消息,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許多歐洲航空公司要求政府不要插手航空業。現在,許多航司又紛紛乞求援助。
在歐洲,關於救助航司的討論更為引人疑慮。在本次危機中,政府並非總在考慮市場需要多少運力,相反,它們考慮的是民族自豪感。無論市場狀況如何,立法者們出於政治、懷舊、甚至是國家安全考量,可能都不想看到國家航空公司破產。
報道稱,歐盟是一個單一市場,一個成員國的航空公司可以執飛另外一個成員國的所有國內外航線。許多航空公司,比如挪威航空和義大利航空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處於困境中,在通常的經濟衰退中,它或許就會破產。
但是,新冠疫情給了這些公司一個機會。一些航空公司會獲得貸款,其它航空公司可能會獲得終極救援——再次國有化。
義大利政府已於3月16日宣布,計劃將義大利航空公司重新收歸國有。報道稱,這項國有化計劃將耗費高達6億歐元。
4月3日,法國巴黎奧利機場停在停機坪上的飛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奧利機場近期關閉。(圖片來源:新華社)
英國維珍大西洋航空公司已在3月中向英國政府尋求一攬子經濟援助,總額高達75億英鎊。瑞典和丹麥政府同樣為「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出行非常重要」的北歐航空出手輸血。3月17日兩國政府宣布,將為這家公司提供價值30億瑞典克朗的信用擔保,確保它能在商業銀行拿到貸款。
4月16日,法國財政部長表示,如果法國政府向陷入困境的航司提供國家支持,法國政府可能會呼籲銀行為救助法荷航做出貢獻,此前有知情人士稱法荷航正與政府就約60億歐元的國家貸款擔保進行談判。
歐洲航空業未來依舊黯淡
儘管歐洲多國政府陸續出台政策救助航空業,但歐媒報道稱,無論出台多少政策,對航空公司只是獲得喘息的機會,但要想真正不死,只能靠航班恢復。
行業人士預期,這場有史以來航空業面臨的危機可能將持續至2022年。即使屆時各國封閉政策完全放開,航空公司運力恢復,也將面臨更嚴重的問題:旅客的信心是否會恢復?
如法媒所說,我們正在目睹一個行業的倒塌。即使倖存者可以重新起飛,也將起飛於一片廢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