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宵大廈2》實力回歸

2022-04-29     娛樂的小時代

原標題:《金宵大廈2》實力回歸

近年來,很少有香港電視劇能夠打動觀眾。

除去「冷飯之王」,能活下來的也就那麼幾個了。

但《金宵大廈》,卻是有這個實力的。

這是一部由 TVB頂級作家羅佩清執導的恐怖片,前期收視率一般,後來憑藉著好評,成為了今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三年後,《金宵大廈2》的第二部以8.4的成績強勢歸來。

這一屆的華語劇比賽,似乎又要熱鬧了。

01.

這件事情,要追溯到金宵大樓。

傳說中,這座建築非常的詭異,到處都是日本人半夜砍人,舞女打牌自殺的傳說。

有個外號叫「猛鬼大廈」。

就算給再多的錢,這棟大樓也沒有安保人員。

其他人或許會怕,但陳山聰飾演的阿蕭卻不在乎。

不管是不是真的,只要能活下去就行了。

阿蕭在別人的推薦下,進入金宵大樓,成為了一名安保人員。

可沒想到,進入公司之後,阿蕭的身上發生了一件又一件奇怪的事情,讓他不寒而慄。

夜幕降臨,酒店的澡盆中,鮮血汩汩流出,頭頂上的水管發出奇怪的聲響,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烈的血腥味。

在這一大片的垃圾場中,沒有一件垃圾,只有一個會說話的玩具。

視頻中,那個叫做東東的小孩忽然失蹤,然後就被家裡的人給忘記了。

巡邏的時候,阿蕭總是遇到何夫人,她正坐在一輛嬰兒推車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後來有一天,他偶然發現,那個「豆豉仔」早已不在了,她天天都在推著一台空車。

即使這樣,她的冰箱還是裝滿了牛奶。

有時候屋子裡面也會傳來「咚,咚,咚」的聲音,還有聲音在裡面迴蕩著。

你看,普通人遇到這種事情,不被嚇得屁滾尿流就不錯了。

但詭異的是,對於這種詭異的事情,這些老居民早已司空見慣,早已司空見慣。

最詭異的是,這隻神秘莫測的黑貓美女。

每次遇到什麼詭異的事情,他都會以金宵大樓的代表和代表身份,在最短的時間內現身,甚至還專門為阿蕭指明了方向。

他的目光像是在打量著那些罪大惡極的人。

在這座充滿了陰森迷霧的大樓中,最可怕的不是厲鬼,而只有那些被慾望、執念、痛苦折磨得扭曲的人。

剛生下沒多久,他的孩子就死了,他的心理創傷讓他深信自己的孩子是在輪迴。

所以她有意靠近懷孕的徐太,一步一步地侵入他的生命,最終將他據為己有;

居住在7層的 Mia經常感覺到一種奇怪的感覺,仿佛被什麼東西在注視著。

她並不知道,在牆壁上的眼睛背後,隱藏著一個喜歡窺視和幻想自己的鄰居的鍵盤俠。

自從知道了菲傭露易莎的悲慘遭遇後,老闆和妻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她,對她照顧有加。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Louisa的意識也越來越模糊,她感覺自己仿佛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無論是外貌、穿著、說話方式。

最終,路易莎沒能逃脫,她失去了原有的性格,取代死去的 Lulu,與她的雙親團聚。

下一秒,畫面一頓,在一張充滿了溫暖和奇異氣息的家庭合照中,「Happy Ending」開始了。

02.

李碧華的愛情小說,往往能透過香港表面上的空虛和荒謬,看到人性的真諦。

以《金宵大廈》為主要題材的電視劇,也延續了這一「香港風情」。

這部電影以一種充滿了人性的故事和人性,用一種調侃的語氣,講述著香港人的心理和心理問題。

家,不但是香港人的慾望之火,也是生活的燈塔,是文學藝術的永恆主題。

都說新時代的鬼魂可以變人,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更可怕,可以讓人變成厲鬼。

比如《七樓半》中的三個人,開著一間不合法的棺材鋪。

50年以前,陳伯與三個合作夥伴簽訂了一份「長命契」,約定誰能在這個項目上獲得上億的財產。

陳伯一家為了贏下這一仗,可謂是下了血本,不但逼著陳伯停止吃三高的食物,還偷偷的用各種方法降低他的壽命。

最後,陳伯吃了大虧,他的眼睛被一根珍珠奶茶刺穿,不僅沒能保住性命,還讓他的眼睛裡充滿了悔恨。

沒過多久,陳伯就變成了一隻毫無意識的行屍走肉。

為了防止他的陰謀落空,這對父子決定將他鎖在屋子裡面,讓它爛掉,直至下一名合作夥伴死去。

那些活著的人,總是想著怎麼從死者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但到了最後,他們也會成為犧牲品。

在人面前,陳伯的這個孩子,一直都是一副乖巧聽話的樣子。

面對一隻殭屍,他還真不想再裝下去了。

他狠狠地捅了捅自己老爸的心窩,嘴裡還在不停地咒罵:「就知道要錢、要牌、要女人的垃圾。」

光天化日之下,一個人和一具行屍走在一起。

而且,人性的殘忍和邪惡,讓人分不出真假,讓人有種錯愕的感覺。

而且,人性的殘忍和邪惡,讓人分不出真假,讓人有種錯愕的感覺。

一張契約,反映出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同樣,《鴉烏》也是如此,它揭示了一個以錢為尊的社會是多麼的殘忍,同時也揭示了人性的異化。

在電視劇中,董冬的爸媽都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他們相信,如果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一定可以進入上層社會。

有些人是天生為牛為馬,有些則是為羅馬而生。

東東一家辛辛苦苦地塑造了一個有成就的人物形象和劇情,而真·富二代,則憑藉著自己的捐贈,輕易地拿到了一張門票。

在貧富懸殊的情況下,底層民眾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

見自己的夢想破滅,兩口子在原地爭吵起來,相互埋怨著彼此不爭氣。

東東被扔到了一旁,感覺自己被自己的親人給遺棄了。

就在這時,那隻傳奇般的烏鴉突然現身。

儘管有些戀戀不捨,但冬冬也很快就明白過來,與其在「高壓鍋」中度過餘生,還不如和鴉烏婆一起前往其他的位面。

在這裡,他可以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不用經歷大學就失去工作,還要忍受數十年的痛苦。

上面的話,還夾雜著一些調侃和幽默。

而《雙魚》,寫的是一對掙扎中掙扎的母親和女兒,卻是一種鋒利的風格。

幼年的時候,她父親用濃汁潑她的臉,後來芬姐為了撫養她,也是受盡了委屈。

每一次見面,都會讓人驚嘆於她的聰慧和聰慧。

但在「母慈女孝」的表象下,母女之間的異化共生:

她要靠著這個男人來獲得「母愛光環」,而她的工作,則是「營業」,以獲得捐贈。

渺小的生命,是需要媽媽照顧的,也是她的自由。

平時,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嚴格的控制,她不能留頭髮,也不能離開自己的椅子,更不能離開自己的家。

我怎麼就沒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命運?我為何要一輩子困在這個破爛的屋子?

察覺到自己的閨女有了反叛之心,芬姐對她的控制力越來越強,迫使她離家出走。

在自己的閨女離開後,在那股神秘的力量影響下,芬姐終於想起了那個被她故意忽略的事實,原來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孩子,而她之所以會和她一起說謊,也是為了不讓母親被警方抓走。

牆壁上的血跡,就是他的親生父親。

她決心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女兒的解放。

到了這裡,只要她能自殺,這件事情就會結束。

但是,一次意外讓這個劇情變得更加黑暗。

和之前的芬姐一模一樣,她每天都要照顧她的生活,還經常和她一起上電視。

在攝像機前,她握緊了芬姐的雙手,一臉的哀傷。

照顧人和被照顧人,控制人和被控制人,這就是權利和地位的轉換。

在漫長的生命中,他們將會永遠的互相傷害和痛苦。

更好的是,在結尾之前,劇本改變了話題,將話題引到了更深層次的問題上。

在一個高度資本主義的國家,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價格和消耗,其中也包含了人類的價值:

「沒有我們這樣的倒霉蛋,別人又如何能感覺到快樂?」

「如果我們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激勵別人,那麼我們的生命就會變得更有意義,不是嗎?」

看客看似給予關愛,其實是在消耗痛苦,以獲取優越性。

這兩個人就相當於一個免費的網遊,他們的目的就是提升土豪的遊戲經驗。

可惜,他們明明知道,但還是很開心。

沒辦法,在這種完全不把貧民放在眼裡的時代,想要生存下去,只能靠自己了。

將大部分的筆墨都集中在了邊緣化的人群中,對他們的痛苦進行了積極的描述。

從這一點來說,《金宵大廈》可以說是一首向社會下層人民致敬的悲歌。

03.

很明顯,這部電影的幕後黑手,想要將「金宵大廈」變成 IP,乃至「金宵宇宙」。

正因為如此,《金宵大廈2》的總體風格和之前一樣,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

比如,為了增加氣氛,增加懸疑度(我的意思是,那些熬夜看電視劇的朋友們,一定要小心)。

到現在為止,劇情已經過去了一半,但主線依舊迷茫,偶爾還會有一些新的提示,讓人捉摸不透。

還有就是,「金宵大廈」的劇本,都是被編劇們添加進去的。

第二季,這部電影不但是劇情的關鍵,更是一種隱喻,直指人性深處的慾望和黑暗,讓這部電影充滿了恐怖和黑暗。

不過,劇本還是一如既往地愛用上輩子和現實之間的遊戲。

在第一部電影里,兩個角色都是對方的理想伴侶。

小時候,他經常會夢到一位身著長裙的女子,時而靠近,時而模糊。

當他抵達金宵大樓的時候,一眼就認出了那位讓他朝思暮想的女人。

Coco在另外一個時空里,經常會幻想著自己的未來。

在夢境中,他們有過一段不清不楚的戀情,甚至還說要一起去觀看一場隕石雨。

醒來後,她在夜店裡遇見了旭輝這個跟阿蕭一模一樣的警官,對他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感情。

到了下一部,故事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一晚相愛的男朋友忽然消失,艾拉(李施嬅)悲痛欲絕,自認為遇到了一個人渣,卻在天台發現了一絲不掛的 Maurice (陳山聰)。

但奇怪的是,這位男朋友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究竟是哪位「Maurice」?

而且,男朋友在她消失前說過的「七樓半」是怎麼回事?他為何要 Ella忘記他?

而這一切,都需要 Ella來揭開。

另外一個60歲左右的時期,一個長相與 Maurice相似的男子(陳山聰飾演)與自稱是從未來而來的精神病醫師(李施嬅飾演)交談。

他來這裡,就是想要見那個女人。

這兩個人的身份,還沒有曝光,但不難猜到,他們肯定有過一場別開生面的戀情,而這個男人,很有可能就是原著中的 Maurice。

從「莊生夢蝶」的一期到「鏡子」的第2集,穿越了夢境,現實,過去,未來。

金宵大樓是「麥高芬」的核心,也是現實和夢境的結合體。

阿蕭踏入「金夜店」,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幅幅場景:

這是一部名為陳旭輝的刑警,講述了一場華麗的金色夜總會,講述了50年前的香港,講述了一場充滿了死亡的浪漫故事。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昔日的虛幻與現在的殘缺交錯,恍若夢幻,朦朧而混亂。

老的幻象時而浮現,時而浮現,時而浮現。

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情緒,也是一種幻想。

香港人,在銀幕上,都會想念曾經的黃金夜總會,曾經的燈紅酒綠,曾經的亞洲,被光環所覆蓋的明珠。

只可惜,越是懷念,沉浸在往昔的輝煌之中,就越能凸顯出他們對將來的憂慮和困惑,還有難以言喻的失望。

就算歌舞昇平,歌舞昇平,縱然是花前月下,也總有一日會被真實所驚醒。

而真實,則是電視劇中為了活下去而放棄了自己的本性的貧民,以及在天橋上靠著行乞的人們;這也是香港在金碧輝煌的表面下,一片與賽博龐克「高科技,低生活」的世界的完美契合。

而正是這一矛盾與糾結的心理狀態,也對《金宵大廈》的創作產生了一定的衝擊。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這段視頻翻一遍,看看男主角和主治的談話。

在接受精神療法的同時,他還受到了折磨,你知道嗎,你叫什麼?你對香港的未來感,是不是錯覺?

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噩夢。

他現在回想起來,穿越了那麼多個時間和空間,嘗試著詢問「我」是誰,「我」應該往哪裡走,不僅僅是男主角。

這種「時過境遷」的悲涼和感慨,正好與 TVB所面對的窘境形成了一種微妙的互動,甚至可以說是交集。

相對於 ViuTV那種不拘一格、堅持創新、敢於播出同性戀主題《大叔的愛》的 ViuTV來說,過於保守、刻板的 TVB早已無法留住年輕人。

雖然很多傳統(冷門)節目可以看,但節目質量和影響力都在不斷削弱。

TVB大股東黎瑞剛亦直言:「這十年是「方向策略上的錯亂」。

回到《金宵大廈》這個話題上來。

一開始, TVB的管理層還覺得製作費用不高,沒有能力聘請大牌演員,對電影的發展前景也不是很樂觀。

還好,這部戲已經定下來了。

之後,因為口碑不錯,收視率超過了預期,所以很快就定了第二部。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老牌但缺少朝氣的 TVB,這部 IP無疑是一塊很好的籌碼。

就像《金宵大廈2》製作人葉鎮輝所說,「時間總是會有新的變化,我們無法掌控。」

曾經的榮光,是無法回憶的。

不過,香港電影的一半,還是要看 TVB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a2d25e37f0828cc7c05515978ddd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