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花友都聽過澆水應遵照 「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的原則,可你知道真正的含義麼?
澆水應遵照 「 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 的原則?其實,盆栽是否需要澆水,要根據盆土乾濕而定,不能機械地給盆花決定一個澆水的固定間隔時間。過乾花草會萎蔫甚至枯死,頻繁澆水,盆土過濕會讓花草窒息爛根死亡。
「不幹不澆,澆必澆透」主要適用於半耐旱花卉。
所謂「不幹不澆」,即等盆土表層全部乾了再澆水,目的是使兩次澆水之間有間隔時間,使土壤中有充足的氧氣供根部吸收,而不是要等到土壤完全乾了才澆水。
所謂「澆則澆透」,澆水必須澆透,這樣,避免表層土濕潤,但深層土還是乾的,根系吸收不到水分,等於白澆水,所以,這就是澆則澆透的由來。
耐旱花卉澆水應掌握「寧干勿濕」的原則;濕性花卉澆水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
「見干」,是指澆過一次水後等到土面發白,表層土壤乾了,再澆第二次水,絕不能等盆土全部乾了才澆水。
「見濕」,是指每次澆水時都要澆透,即澆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滲出為止。不能澆「半截水」(即土濕下干),因為一盆生長旺盛的花卉其根系大多集中於盆底,澆「半截水」實際上等於沒澆水。
怎樣來識別盆土是干還是濕?
識別盆土是干還是濕,傳統老方法有兩種:
1、看
看盆土發白,盆土邊沿的土出現裂痕,是盆土乾的跡象;盆土深褐、無裂縫,是土濕的表現。
2、彈
用手指彈擊、敲打盆壁,聽聲音清脆為土已干,音渾濁則土尚濕。也可憑感覺,彈擊時有空殼感說明盆土已干,有結實感是盆土尚濕。
這些方法都需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才能正確的判斷、澆水量得當。還是多通過觀察植株的葉色和葉態,按一下盆土的軟硬,棒一棒盆的輕重等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