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靠賣燒餅月入3萬,攢了7套房...

2019-07-30   辣梅子母嬰

前段時間,

北京一個煎餅攤大媽火了。

一名顧客拿到煎餅之後,

堅持認為大媽少給自己打了一個雞蛋。

大媽辯解不過,脫口而出:

「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許多網友表示:深受刺激!

新的刺激又來了!

浙江金華有一位賣了8年燒餅的楊師傅

靠賣燒餅攢起家業

最多時手頭上有7套房子,

還不包括店面!


早餐界的「財富傳奇」

2009年,楊師傅37歲,家住農村,學過烹飪。為了養活一雙兒女,他賣過肉、打過工,村裡的紅白喜事,常請他去掌勺。攢下一些積蓄後,夫妻二人一商量,決定做做餐飲小本生意,於是在市區一個弄堂里開了一家早餐店。

楊師傅做燒餅,他老婆炸油條,維持生計不成問題。此後8年,楊師傅的青春都耗在了麵糰和烤爐里。楊師傅做燒餅,從零基礎入行,受到吃貨們的追捧,還一度成為「網紅」,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一個燒餅賣3元,一根油條賣2元,店裡還賣包子、饅頭、餛飩、豆漿、福建羹……

70平方米的小店,7個人輪流招呼,還忙得暈頭轉向。一個月下來能賺多少?楊師傅說,刨除成本,至少有3萬元。

剛開店時,楊師傅的燒餅賣2毛錢一個,現在的價格是原來的15倍。「原來吃份早餐兩三塊錢,大家吃得實惠吃得飽最重要。現在,一頓早飯吃下來,十幾塊錢很普遍。大家對口味的要求高多了,大老遠開著車來我這吃早飯的大有人在。」

在金華早餐界,楊師傅並不是最賺錢的一個。「江南有一家賣紅糖饅頭的和市區一家連鎖煎餃店,一年可以賺7位數。」

2009年底,楊師傅就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從那一年開始,他每隔兩三年就會投資一套房產,最多的時候,手上攢了7套房,還不包括店面。

房產投資為楊師傅帶來了不菲的收益,但也有兩處商鋪投資,砸在了手裡,賣不掉、租不出,自己也用不上。「我不是個做大生意的人,嘗試過很多投資方式,還是憑手藝吃飯最穩當。這個行業很多人看不上眼,但是實打實、風險小,利潤也還好。」



土燒餅漂洋過海 去了加拿大日本

說起自己做的燒餅,楊師傅挺驕傲。從進貨、和面、調味,再到火候、時間的把控,他都有自己的一番摸索,最終抓住了一群顧客的胃。

每天,楊師傅的燒餅爐子前,都是等餅出爐的人,餅等人來買的情況少之又少。

「今天早上5點鐘,店裡來了個大媽,說要買32個燒餅。當時我還在買菜進貨,6點回到店裡,她還在等我。」一爐燒餅25個,32個得等兩爐。楊師傅一邊烤餅,一邊和大媽閒聊起來。原來,這麼多燒餅都要寄到上海,大媽的女兒在那裡。

前不久,還有一個60多歲的大爺在楊師傅店裡買了30個燒餅。這個大爺,楊師傅看著眼生,不是常客。談話中,他告訴楊師傅,自己旅居日本,這段時間回來探親。

在國外的時候,常常想念家鄉的味道,特別是燒餅油條加豆漿的早餐組合。這次回來,他決定帶些回去消解鄉愁。

還有一次,一個老年人訂燒餅,說是在加拿大定居的女兒想吃了……

「我的小姨子在北方做生意多年,早些年回去帶的都是酥餅,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改為帶我家的燒餅了。」楊師傅笑著說。「主要吃的還是一份鄉愁吧。不是有部片子叫《深夜食堂》嗎。

其實我的店可以叫清晨食堂,客人來來往往都很有人情味的,做燒餅的時候我可以聽到各種信息。天天來的客人一段時間沒來,我也會惦記。你們坐辦公室的人可能體會不到這種感覺。」

楊師傅說,他店裡的食材,用不起市場上最好的,但都是自己家裡人也都在吃的。「大家來我店裡吃就是信任我,砸自己招牌的事不能做的。」

月薪3000元留不住年輕人

早餐行當不輕鬆。

楊師傅作息時間是這樣的:凌晨1點半起床,和面、發麵、醒面、買菜、進貨、拌餡……做好準備工作。發麵的時候,可以打個盹,但是又不能睡死。清晨4:30,工人們來了,包包子、蒸饅頭、做豆漿,食物的香氣在店裡瀰漫開來。到了5:30,楊師傅就開始生火,擀麵,準備迎接第一個顧客。

從擀麵到烤餅,十幾個步驟,他要一個人一氣呵成,再循環往復,一天要做掉100公斤麵粉。顧客排起長隊,絡繹不絕,他忙得連上廁所的工夫都沒有,最多只有拿起案板上的涼茶喝上一口的時間。圍裙下面的襯衫早已被汗水浸透,手臂上的燙傷紅痕總是在「推陳出新」……

「我的睡眠總量不少,但是跟大多數人的作息時間都不一樣,人家睡覺的時候我幹活,人家上班的時候我睡覺。」早餐生意是停不下來的,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放個假,探親訪友都來不及,哪還有旅遊度假的時間。楊師傅夫妻倆,幾乎沒有帶兩個孩子一起外出歡度過周末,店裡忙不過來的時候,兩個孩子還得過來幫忙。

曾經有90後的年輕人來他店裡工作,有的是來拜師學藝,有的是來打工的,但都沒留下來。乾得最長的,做了兩個多月;最快的,三天之後就走了。「吃不了苦,耐不住寂寞。我這裡每天工作大概7個小時,賺3000元,他們更願意去送外賣。」楊師傅輕嘆了口氣說,勤快點的外賣員,一天可以做70單,每單至少能掙3元錢,相比堅守一家小店,跑腿的活更受年輕人的青睞。

會不會讓子女做早餐行業?楊師傅沉思了一會兒,說了句:「太辛苦太枯燥了,至少現在他們還不會想做。」楊師傅說,或許還是可以問問兒子願不願意來做燒餅了。「畢竟,留房子給他不如留手藝給他,踏踏實實地打拚過,就不容易學壞了。」

網友:又想騙我去賣燒餅……

@容妝達人:又想騙我去賣燒餅,而且還想騙我賣8年……

@形同墨路1s:我餓了,快遞燒餅給我啊啊啊

@愛吃烤魚的黑土:剛到杜拜還沒開始撿垃圾呢,又想騙我回去賣燒餅

@懟寶懟寶:我們這有個老太太 一家三樓賣瓜子,後來有天換了一撥人。問之前的去哪裡了?說在杭州買了兩套房,去杭州了……

@不瘦到90斤不改微博名:我一個親戚在菜市場賣米,兩年攢了八十萬,我是很服氣的

@再不早睡要猝死了:我樓上賣菜的,賣了我也不知道多少年了,3套房子!

有網友真相了:我們有了錢只想著吃……

@塵埃中一粒沙s:主要是人家有了錢就想著投資,我們有了錢只想著吃……

@lili同學愛旅行:勤勞致富,難道關注點不應該在這裡嗎?

@_Aseity:不要光看到人家的收入,還要看到人家的辛苦。

@木易不是yang:這個是挺賺錢的,但是一般人堅持不下來,太辛苦了!

從今天起,

告訴自己,

只要足夠努力,

我們都是隱藏的富豪!


【轉載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