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超話第一,
重要的是出道20年了,
還有人願意幫他拿超話第一。
7月22日零點,周杰倫的影響力定格在「1.1億」,以超過第二名蔡徐坤將近一倍的數據刷新了微博的超話記錄。
至此,這場老一輩歌手與新一代明星之間的數據比賽,落下了帷幕。
周杰倫保衛戰
這波周杰倫歌迷的大型團建,起源於一個豆瓣用戶的發帖:
7月17日,有用戶在豆瓣小組「自由吃瓜基地」真誠提問,表達了自己對周杰倫演唱會門票難買的不解:
「他超話排名都上不了,官宣代言的轉評都沒破萬,演唱會都是粉絲去看,他的粉絲真有那麼多麼?」
這個帖子的截圖被發到微博上廣泛傳播,一石驚起萬層浪。
而此時的微博超話榜,周杰倫的排名還在100開外浮動,妥妥一位沒有流量的過氣歌手。
隨後,周杰倫的的粉絲開始模仿飯圈,成立夕陽紅粉絲團,甚至推出打榜教程,手把手教其他粉絲給杰倫做數據。
這波粉絲自發打榜熱潮持續到20日上午, 周杰倫已經超越了超話第二名朱一龍,站在了蔡徐坤的面前。
眼睜睜看著周杰倫的排名從100多升到第2,一路向上根本不停,ikun(蔡徐坤的粉絲)們如臨大敵。
蔡徐坤超話里出現了動員微博,決定就此迎戰守住第一的位置,圍觀的路人笑稱這是一場「崑崙之戰」。
蔡徐坤粉絲打榜動員帖
從20日下午開始,雙方正式展開了較勁。期間不斷有周杰倫的歌迷和路人加入到這場刷榜大戰中。
就連陳赫、林俊傑、李現等一眾明星大咖紛紛發動態為周杰倫打榜!
@陳赫微博為周杰倫打榜
@林俊傑微博為周杰倫打榜
@李現微博為周杰倫打榜
超12小時的激烈角逐緩緩落下帷幕。最終在21日凌晨1:15分,周杰倫超話穩坐第一,再也沒被超過。
粉絲們也終於等來了周杰倫本人的回應:
@周杰倫:「知道」,「寶寶不說」
他的回覆顯得低調而克制,和流量明星不同的是,周杰倫並不以此為生。
真正有作品有實力的人,不需要刷流量證明自己。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
重要的不是超話第一,
重要的是出道20年了,
還有人願意幫他拿超話第一。
因為你是周杰倫啊!
如果說有一位歌手是80、90後兩代人的共同記憶,那這個人非周杰倫莫屬。
1997年,周杰倫參加了一檔台灣選秀節目,雖然表現並不算好的杰倫意外得到了吳宗憲的垂青。
他和杰倫深談之後,決定聘請杰倫到自己的唱片公司擔任音樂製作助理的職務。
製作助理的工作做了一年多,這個工作什麼雜事都得做,有時還得幫大家買飯盒,而且薪水又很少,不過杰倫做得很快樂。
逐漸的,他從小扎紮實實打下的音樂根基讓他的表現越來越亮眼,老闆吳宗憲看在眼裡,決定給這個很有才華的小伙子一個機會。
吳宗憲&周杰倫
1999年12月的一天,吳宗憲將周杰倫叫到辦公室,十分鄭重地說:「阿倫,給你10天的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周杰倫興奮不已,因為他知道,實現夢想的機會也許就只有這一次。
那段時間,他幾乎日以繼夜地創作,而每當他疲憊的時候,就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打個盹兒,醒來之後繼續下一首歌曲的創作。
就這樣,僅僅10天時間,周杰倫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而且每一首寫得漂漂亮亮,譜得工工整整。
自此,周杰倫帶著自己的首張專輯《JAY》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成為了我們心中的偶像,成為了我們的青春。
那年,他才21歲。
龍捲風
周杰倫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離不開暴風圈來不及逃
......
愛情走的太快就像龍捲風
不能承受我已無處可躲
回溯起來,周杰倫的《JAY》正是拉開華語流行樂壇新舊交替大幕的那匹黑馬。
仿佛一夜之間,華語流行歌壇幾乎被周杰倫一個人的聲音統治了。
2003周杰倫發布了新專輯《葉惠美》,而在專輯主打歌《以父之名》發布後全球有八億人收聽了這首歌,於是發布專輯的這一天也被稱做「周杰倫日」。
至此,周杰倫的人氣也達到了又一個高峰。
以父之名
周杰倫
仁慈的父 我已墜入
看不見 罪的國度
請原諒 我的自負
......
沒人能說 每人可說
好難承受
榮耀的背後 刻著一道孤獨
那時候周杰倫天馬行空的歌詞,不知所云的吐字,瀟洒前衛的節奏,一度被吐槽為離經叛道,周杰倫這個名字仿佛成了年輕人張揚個性的代名詞。
也是因此,當時中國移動也「瞄準」了周杰倫。
周杰倫×中國移動動感地帶
2004年周杰倫發布了第五張專輯《七里香》,而在這張專輯中就有中國移動動感地帶套餐的推廣曲《我的地盤》。
我的地盤 (鈴聲)
周杰倫
在我地盤這你就得聽我的
把音樂收割用聽覺找快樂
開始在雕刻我個人的特色
未來難預測堅持當下的選擇
在那段時間如果經過移動運營廳,就一定會聽到這首相當「洗腦」的歌曲。
而這首歌也可以說是《七里香》這張專輯裡最火的歌曲之一,甚至能與主打歌相媲美。
當年動感地帶校園卡大殺四方,周杰倫的代言和這首歌可謂功不可沒!
還記得高中畢業上大學的開學季,到處都是動感地帶的廣告語,甚至於「十個新同學九個都在用動感地帶」。
有多少小夥伴都是衝著彩頁上的周杰倫去辦的卡。
如果說在此之前周杰倫已經成為了追趕潮流的年輕人心中的偶像的話,在此之後可以說就成為了一代人的偶像。
一路走來歷經坎坷,還好成功沒有辜負努力的人。
你不是青春,你是一輩子
周杰倫是一個時代,從2000年霸占華語樂壇至今,也霸占了很多80後90後的青春。
去年《中國好聲音》節目中,學員宿涵曾將AI技術與歌曲《止戰之殤》結合,花式表白導周杰倫。
他說:「周杰倫不是我的偶像,他是我的『信仰'」。
《中國好聲音》宿涵
他的一句話打動了很多人,出道十九年來,對於很多周杰倫的粉絲來講他早已不是偶像而是一種「信仰」。
而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記憶中,都有過周杰倫的印記...
@王宇薇:
那年初中,年段組織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到了敬老院後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請爺爺奶奶一起觀看我們的表演。
隔壁班有兩個男生戴著那時候最流行的頭巾,在沒有伴奏的情況下表演了那首周杰倫的《夜曲》。
因為沒有伴奏rap部分在還不流行這種唱法的時代逗得爺爺奶奶還有我們這些土土女孩哈哈大笑,其中一個男孩緊張地都冒出了汗珠,但是他卻依舊很認真很投入的唱著這首歌。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誰是周杰倫,也不知道這首歌,只知道唱著這首歌的那個男孩有點兒和別人不一樣。
這首歌是我聽周杰倫的第一首歌。
後來我去打聽,終於知道原來這首歌叫《夜曲》,唱這首歌的明星叫周杰倫,而那個唱歌緊張到破音的男孩叫初戀。
@看理想
2004年的一天,發小來家裡找我玩,拿著一盒磁帶,就是剛剛發行的《七里香》。
也是從那時起,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文具店買杰倫的海報,選最喜歡的一張小心翼翼地捲起來帶回家,再貼在臥室里的牆上;
買他的貼紙,貼在那個時候還在堅持的摘抄本里甚至課桌上;磁帶里附贈的歌詞本,我會隨身帶著,沒事兒就拿出來看。
那時候很容易買到盜版磁帶,歌詞本里有錯別字,我會一個一個圈出來改在旁邊;早讀時間一半用來背古詩古文和政史地,另一半悄悄用來唱歌記歌詞。
那個時候,我心目中歌手分兩種:一種叫周杰倫,另一種叫「其他歌手」。
有人說,00後現在看我們喜歡周杰倫,就像我們那時候看我們的父輩喜歡周華健劉德華一樣。我們也許不能理解,但是我們不能去詆毀。
這個人對於我們來說,不僅是一個會唱歌的會彈鋼琴的會寫歌的明星,他是記憶,住在我們青春的每一個角落。
時至今日,仍然只有周杰倫的歌有這種魔力,那種帶著青春的懵懂美好,不是隻言片語可以說得清講的明白的,但是卻又是我們這一代人都心領神會的。
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這樣,唯有他。
因為他是周杰倫啊。
今日話題:
#你有關於周杰倫的故事嗎?#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料哥說」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