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陵,不止一個傳說

2019-08-24     xiaoyao游天下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以為我的姓氏和上古時代的帝堯有關,等我長大後看到我們姚氏宗譜才發現,原來我的姓氏跟三皇五帝中的帝舜有關。不過根據傳說,帝舜是帝堯禪讓得來的王位,所以總還是和帝堯有了一點關係。

2017年2月,我在從鄆城回菏澤的途中路過傳說中的帝堯陵,於是走進這處頗具爭議性的地方一探究竟,這也讓我對這個上古時代的五帝之一有了更多的了解。

鄄城縣富春鄉谷林堯陵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關於帝堯陵的記載

中國的帝堯陵有很多處,這不奇怪,因為大凡名人總是很多地方爭奪的對象,山西臨汾的帝堯陵似乎最為有名,而在我們菏澤,鄄城富春的谷林和牡丹區胡集鎮的堯王寺也都堅稱他們的帝堯陵最可靠,我去的這處帝堯陵正是位於牡丹區胡集鎮堯王寺的帝堯陵。

牡丹區胡集鎮堯王寺帝堯陵

姑且不論這處帝堯陵的真假,還是先簡單介紹一個這個人物。

帝堯,姓伊祁,號放勛,又號陶唐氏,這樣的名字聽起來十分奇怪,還是叫他帝堯吧。他爹爹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嚳,母親是陳鋒氏,叫慶都。很奇怪那個時候的女性還能留下一個姓名,比起後來的封建社會似乎要進步多了。帝堯剛開始是輔佐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摯,等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取代了他的哥哥而稱王,九十歲的時候因為年齡太大了,就把王位禪讓給舜,二十八年後壽終正寢,葬於谷林,而這個谷林據說就是鄄城富春鄉的谷林村。這麼算來,帝堯應該活了118歲,在上古時代那樣的自然條件下能活這麼長估計沒人能夠相信,但歷史就是這麼記載的。

準備用水泥牆圍起來的帝堯陵

關於帝堯死後葬於何處,很多歷史資料上也都有記載,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記載: 堯葬於谷林,通樹之。 《尚書大傳》中說: 堯葬成陽。 東漢時期的班固在《漢書·楚元王傳》中記載「堯葬濟陰,丘壠皆小。」郭緣生在《述征記》中記載「成陽東有堯冢,亦曰堯陵,有碑。」西晉時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記載:成陽即谷林。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則記載「堯葬濟陰成陽西北40里,是為谷林。」這些記載無一例外的都提到了一個地方——成陽。成陽是哪裡?我百度到的資料上說,成陽是西周時期成國的國都,現在菏澤還有成陽路和成陽小區,據考古資料顯示,牡丹區胡集應該就是古成陽城遺址所在地。如果的確是真的話,位於胡集堯王寺的帝堯陵是真正的帝堯歸葬地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

開發後的牡丹區胡集鎮堯王陵效果圖

我在2017年2月份去帝堯陵的時候那裡剛剛開發,祭祀大殿的主體建築還沒有完工,帝堯陵的封土堆也正在用水泥牆圍起來,大有豪華裝修的感覺。在我去看了堯王陵的半年後的11月,成陽故城與帝堯陵研討會在胡集舉行,國內歷史、考古學界的學者們先後參觀了帝堯母親慶都陵、堯廟、堯陵遺址、成陽故城城牆遺址、雷澤寺、伏羲廟等歷史文化遺蹟,並現場查看了發掘出土的歷史文物後達成了共識:胡集的古城遺址就是先秦時期的成陽城遺址,成陽故城西邊堯王寺村裡的龍山至漢文化遺址就是傳說中的帝堯陵。這樣的結果無疑給鄄城富春鄉谷林的堯王陵重重一擊,遠在千里之外的山西臨汾的堯王陵似乎也不服這樣的共識,他們依然堅稱他們那裡的帝堯陵才是真正的帝堯歸葬地。

成陽故城位置圖

帝堯陵衛星影像圖

還沒有完工的大殿前的帝堯雕塑

已經破敗的帝舜故里宣傳條幅

帝堯生活的年代距今已將近五千年的時間,假如真的有這麼一個人物在這裡生活過,他的遺骨也早已腐朽為一抔黃土,並且隨著無數次黃河的決口衝擊早已匯入茫茫大海,就像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中寫道的那樣: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OUK2GwBJleJMoPMeL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