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的第13天,她們還好嗎?

2020-02-05     世界時裝之苑ELLE

寫在開始:

今年的春節假期有點特別,新冠肺炎讓每一個中國人揪心。疫情之下,武漢成了一個讓人牽腸掛肚的地名。6位來自武漢的女性,告訴你她們眼裡的故鄉,告訴她們在武漢所經歷的故事和她們此刻的願望。

耿劍君

ELLE數字媒體編輯

我是這篇文章的作者,大家可以叫我辛迪,我是我們部門唯一的一個湖北人。我家在武漢旁邊的一個小縣城,但離武漢很近。從上海回家都是先到漢口站,再坐一個小時的大巴車就能到家。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朋友都讓我退票、今年不要回家了。武漢的朋友也告訴過我形勢遠比報道的更加嚴峻,我不安過、糾結過,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回家。

大概潛意識裡、始終還是覺得春節就是要和家人一起過。而且平時離家在外,陪伴父母的時間並不多,情況越是危險越是希望自己能夠陪在他們的身邊。

2020年的春運,大概是我見過的最冷清的春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20日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後,很多人都已經退掉了回武漢、亦或者湖北其它城市的車票。

22日我乘坐的前往武漢的高鐵檢票幾乎不用排隊,車上也只有稀疏的幾個乘客,這是我到上海5年來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象。到家的第二天,武漢就宣布封城了,有點小慶幸自己趕在封城前到家了。

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在飛速地增長,網絡上充斥著各種信息。我發現,網友們比我們湖北人更恐慌,相比較起來,身處事件中心的我們真的可以說是很鎮定。

但也並不像網上說的那樣,大家都不重視。路上行人不算多,但都做好了防護措施,父母出門也會自覺帶好口罩。小區很早就已經開始登記返鄉的人員,從早到晚都有防疫宣傳車在播報防疫措施。

春節拜年、聚餐都取消了,我從回家後就沒有出過門,雖然有些發悶但卻覺得安心。自從工作後,就沒有在家待過這麼久,父母雖然嘴裡不說,但從每天豐盛的飯菜里能看得出來他們也是很開心的。

雖然目前的狀況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但既然2020無法重來,不如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多陪陪家人,為自己充充電。只要每個人不出門,不聚會、勤洗手,這場「災難」應該很快就能過去。

我相信很快我們就能吃碗熱乾麵、豆皮來慶祝勝利!

疫情發生後,大家都非常關注武漢,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13天,為了讓大家能更真實地感受到這段時間內武漢人的生活狀態,我採訪了5位和我一樣的武漢人、湖北人,一起來聽聽她們的故事吧!

「等疫情結束,我想吃好吃的」@徐嘻嘻95後,呼吸內科護士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個春節,徐嘻嘻本已早早地計劃好,準備和朋友一起去雲南或者重慶旅遊。醫院和其它單位不一樣,沒有固定的節假日、平時工作也很忙,這7天假期是她好不容易湊出來的。

98年出生的她是科室里年齡最小的,剛參加工作一年。她所在的呼吸內科,正是這次新冠肺炎的對口科室,疫情出現後,科室里所有醫護人員的休假都被取消了,她的這次旅行計劃大概要無限期延後了。

她所在的醫院是黃岡市下屬某縣城的人民醫院,這個小縣城有近90W人口、但只有兩家綜合性醫院,一個是她所在的人民醫院,另一個是中醫院,所以她們醫院責無旁貸地成為了這次新冠肺炎的主要接診醫院。

截止目前,黃岡已有一千多例確診病例,是全國第二大疫區。她所在的縣城是市裡離武漢最近的地方,只有不到一小時的車程,許多人平時都是在武漢上學或工作。春節、縣城裡幾乎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從武漢回來的人,防疫形式十分嚴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而小地方獲得的關注度遠遠沒有武漢高,醫療環境也遠遠沒有武漢好。隔離病房簡陋、物資緊缺。為了節約防護服、上班期間不能上廁所。她還有點近視,但帶不了隱形眼鏡所以日常都是帶框架眼鏡,現在還需要帶上護目鏡,一整天下來,臉上都被勒出了痕跡。

這座小縣城也已經封城,原本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除了偶爾飛馳而過的救護車已經看不到什麼車輛、行人也很少。隨著政府的宣傳力度加大,家裡人也越發覺得這次的疫情很嚴重、擔心她的安危,爺爺、奶奶、爸爸都想讓她辭職,而她卻堅持上防疫一線工作。

問她為什麼不同意辭職,年輕的小姑娘也說不出什麼大道理,她只是覺得這個時候不能退縮。而且她的身邊也有不少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小夥伴,也不禁讓人想起那句: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穿上防護服,全力跟死神搶人罷了!

隨著疫情越發嚴峻,她們現在已經被要求隔離居住,不能回家。不過小姑娘心態還挺好的,聊天過程中沒覺得她很緊張或者是害怕,只是覺得大鍋飯不好吃。

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大口吃肉、睡到自然醒,去完成被擱淺的旅行。

「我是醫生,堅守崗位是應該的。

@Eleven90後,放射科醫生

雖然在武漢工作,但Eleven 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她的老家在湖北省內的另一個城市。22號她已經回到老家準備和家人過個團圓年,然而隨著疫情進展加速,剛回家沒幾天就被醫院緊急召回了。

她所在的醫院離華南海鮮市場很近,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不過她是放射科的,在採訪過程中她一直都說自己不是一線醫護人員。問她為什麼會著急趕回武漢,她的回答是:「不說自己能幫上多大的忙,但是堅守自己的崗位應該是最基本的」。

23號武漢宣布封城後,湖北省其它各地也相繼宣布封城,包括她所在的城市。她的老家離武漢並不算太遠,平時交通很方便,每天都有很多趟往返武漢的班車,基本上到站就能走和坐公交車沒什麼差別。

然而封城之後交通被阻斷,高速也已經封路。她不會開車、也沒有代步工具,距離再近卻也是寸步難行。後來輾轉聯繫到了一個志願者車隊,才解了燃眉之急。

湖北是典型的強省會模式,像Eleven這樣在武漢工作的醫護人員並不在少數,正值春節假期許多人都被滯留在了老家。這個志願者車隊是在武漢封城後大家自發組織起來的,從四面八方接到醫護人員,然後將她們送到武漢各個醫院。除此之外,還組織捐款、統一購買物資運送到各個醫院。

這些本在休假,卻不顧風險回到工作崗位,堅守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們,還有車隊的志願者們,也是令人敬佩的「逆行者」。

作為醫生,她希望大家不要恐慌,這個時段本來就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大家不要一窩蜂地湧向醫院,這樣會造成醫院醫療秩序的坍塌。而且極有可能在醫院感染上病毒,希望輕症可先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初步問診初篩,有問題就會被送到各個定點醫院治療,也能減輕一線醫護人員的壓力。

「2020年的第一個願望:能帶兒子找個好玩的地方過生日」@Sharon90後、物業公司職能主管

這個春節假期,Sharon原準備和家人一起去武漢市周邊的溫泉別墅度假,因為疫情的出現只好取消了。

Sharon的家人都在醫療系統工作,她自己所在的單位是負責保障、包括同濟醫院在內等武漢市內多家醫院的後勤工作。當大多數人宅家的時候,她們卻需要隨時待命,幫助醫院處理突髮狀況。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武漢市普愛醫院被定為新型肺炎收治病人定點醫院時,醫院的改造工作就是由她們協調完成的。轉運病人、協助醫院內各科室搬家,並組織人員對所有病區消毒。只用了兩天不到的時間,就將醫院改造為符合各項要求的定點醫院。

直到現在,Sharon還有很多同事都和醫護人員一起堅守在醫院,為醫護人員提供後勤保障,維持醫院正常運轉。其中也有不少90後,他們也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的 「無名英雄」。

這次疫情,雖然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但在Sharon看來,武漢市的醫療秩序和日常生活秩序都還在正常運轉,大部分武漢市民雖然害怕,卻並不恐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街道上確實比以前冷清很多,但超市裡人還是挺多的,大家也都帶好了口罩。剛宣布封城的時候,民眾有些恐慌所以物資確實比較緊缺,現在已經陸續恢復供應,除了蔬菜不太好買,其它的都能買得到。

Sharon 也號召希望大家不要恐慌,1月初她曾得過一次感冒,現在回看當時的狀態和各項檢查結果,都和這次的肺炎患者極度相似,但差不多一星期後就痊癒了。

而且冬天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只是出現咳嗽、低燒這些較輕微的症狀最好能先自己在家觀察隔離。但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在家也要帶口罩,注意消毒,以免傳染給家裡的老年人或者小孩。避免頻繁去往醫院,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2月20日是Sharon兒子一周歲的生日,她希望疫情快點過去,這天能帶他兒子出去好好過個生日。

「聽到鄰居的鋼琴聲,我就不慌了!@ Jessie80後,獨立影評人

Jessie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離開家鄉在上海工作已超過12年。今年春節和往年一樣,她提前搶了火車票準備回家過年。儘管1月中旬已經有一些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例,但她還是回家了,沒有絲毫的猶豫。

儘管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病毒的「厲害」,也還是有許多身處外地的武漢人趕回了家。對於中國人來說,春節團圓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在這種特殊的時期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才最安心。尤其是Jessie的爺爺、奶奶在12月相繼離世,她的家人也需要她的陪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月18日Jessie從上海回到武漢。下了火車到達武漢,在計程車上看到街道上戴口罩的人還不足10%。

1月22日,國務院召開發布會。全球主要媒體開始報道這次疫情,一些國際媒體甚至稱派武漢採訪的記者為「戰地記者」。而這時武漢人的警惕性還只在出門戴個口罩,街道依然車水馬龍。

當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後,武漢的民眾才開始意外和驚慌。Jessie也收到了各個城市的朋友發來的問候。那一天,她特意用武漢話錄了一個小視頻發朋友圈「我們全家都在武漢,我們都不出去,但是我相信一定有辦法,一定會好起來的」。

疫情發生後各路消息在網絡上瘋轉,全國都人心惶惶。Jessie說「這是一個最好的辨別是非的機會,總有一些人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不是正面思維解決問題,他們看不到大的景象,於是在人群中起鬨增加恐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她和她的家人親友卻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冷靜。這時,圍城外的人反而更喪,圍城內的人反而稍好,已經從「天災人禍」的模式切換到「抗戰模式」。

Jessie所在的小區已經有2例確證病例,但她身邊的人都很樂觀,大家都保持警惕,卻又互相勉勵。

Jessie的鄰居是個90後的小姑娘,最近剛懷孕三個月,每天下午3點左右,她家會傳來鋼琴聲,仿佛是戰時的電報信號一樣,鋼琴聲溫柔響起,代表著「我很好」。那半個小時,Jessie會靠在窗口聽琴聲曬太陽看書,然後情緒溫潤地面對線上所有憂心忡忡的所有人。

Jessie相信只要心不亂,勢就不倒!舉全國之力,元宵以後武漢的疫情就會有好轉。

「萬水千山總是家,我們要回去!

@岑岑90後,美妝達人

因為老公平時工作很忙,妹妹又在重慶讀大學,一家人很難得有機會一起出去旅遊,所以12月初岑岑就在旅行社為全家人報了新加坡+民丹島春節6日游的團。本以為會是一次開心的家庭旅行,沒想到卻上演了一出現實版「人在囧途」。

他們的行程安排是1月21日從武漢直飛新加坡,1月26日返回武漢。20日,看到新聞後岑岑一家也擔心因為疫情他們的行程會受到影響,還再三和旅行社確認21號他們能不能飛。旅行社回復的是:放心,肯定能飛。

21日,他們一家懷著忐忑的心情到了機場,當時已經有武漢要封城的傳言,所以他們也做好了不能成行的準備,結果一切都很順利。

行程的前幾天,他們一家玩得還是挺開心的,直到23日武漢宣布封城,情況急轉直下。回程航班被取消,不能回武漢、只能去國內其它城市。

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岑岑一家還是希望能回武漢,其它城市也沒有親戚能夠收留這一大家人。最後他們決定先去廣州,她老公曾在廣州工作過,在那邊有間空房可以落腳。

回家的路途雖然辛苦,但還算順利。他們先是到了香港,然後再去廣州。但因為要等候轉機, 26號晚上只好帶著老人和小孩在機場的候機凳上睡了一晚。在廣州住了兩天後他們一家決定返回武漢。雖然親朋好友都勸說讓他們別回去,說武漢危險,但畢竟武漢才是他們的家,回家才能安心。

此時武漢已經封城,航班、高鐵、大巴全部停運。後來岑岑在「武漢流落在外的微信群」里了解到,坐高鐵可以回武漢。

可以乘坐途徑武漢的高鐵,買票到武漢的下一站,上車後列車員會主動問你到哪,如實說回武漢就行、她會登記,到了武漢站會讓武漢人回家,不過只能下不能上。就這樣他們一家乘坐29號廣州南到信陽的高鐵回到了武漢,她們那班車大概有十幾個人下車。

其實封城後想回武漢的武漢人真的很多,據岑岑說,她加入的互助群是廣東省2群,1群已經滿了,其他各個省份也都有互助群,還有海外滯留的群,這些滯留在外的武漢人都期盼自己能夠回家。

岑岑一家回到武漢後就在家居家隔離了,他們一家的身體情況也健康無恙,生活用品和食物雖然比較短缺,但多跑幾家也還能買的到,只是買不到口罩和消毒酒精。

她期待這次疫情能早點過去,她想帶著家人一起出去吃火鍋看電影!

寫在文末: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經濟發達歷史悠久。武大年年盛開的櫻花為這個城市添了幾分浪漫的氣質。我們期待期春暖花開的時候,大家能回歸正常的生活,去武大看櫻花、騎單車漫遊東湖、領略武漢的魅力!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註:受訪人均為化名

圖片來源:受訪者、UP主林晨同學、武漢大學官方微博、武漢城市宣傳片

採訪:Vivian、耿劍君

撰文:耿劍君、劉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Lk6FXABgx9BqZZI06Wl.html